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及应对策略(1)
2021-09-10李华
李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与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当前创新教学模式尤为重要。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符合当前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特征,有助于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误区;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186
引言
小学数学是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基础,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就很难学好这门学科。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但是,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改正,科学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误区
(一)目标和生活相偏离
从小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来看,其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学生的生活没有紧密联系起来。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及解题能力的强化,旨在让学生获得高分,没有真正地从学生情感的培养及能动性的培养角度出发,也没有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失去了生活化教学的根本意义。
(二)课堂互动机会少
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情况分出几个组,并且选取组长。然而,一节课就是只有45分钟,老师进行生活化描述的时长远比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长要长很多,学生通常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时长是远远不够的,小学生内心大多比较敏感,遇到自己不懂的题目往往会因为害怕而不去询问老师,因此,学生更倾向于询问周边的同学和朋友,如果互动的时间少,会让学生把疑惑堆积在心里,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数学教学泛生活化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内容上比较注重逻辑性及科学性,而和学生的生活联系性不强,同時也存在着过度生活化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内容过于理论化,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对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说到底,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主体还是老师,因此,需要老师耗费更多的耐心选取素材。在充分地了解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之后,再科学合理地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刻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以及掌握二者之间的区别。首先,要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画在黑板上让学生熟悉,最后再由学生举手发言,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正方形,哪些物品的形状是长方形。课堂的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并且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在明确有一个目标之后,就不会再迷失方向,坚定地朝自己的教学目标走下去,就能实现教学目的。
(二)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数学的生活化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应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并且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激烈的探究心理,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了数学的生活化。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作为指导者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各展其能,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与交集,摩擦出不同的火花,使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促进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与开展,使得学习资源实现共享,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会伴随着学生一生,使学生做什么事都会产生信心,并且更加相信自己,为学生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良性的作用,在师生互动之间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得学生能够放心大胆地对教师提出疑问来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三)开展数学课堂的活动,建立生活和数学的联系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堂游戏活动,构建一个小型的模拟市场,“一个橡皮两元,一副手套八元,买一副手套和两个橡皮是多少钱?”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互相扮演角色,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实地测量一些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训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同时,能思考问题,减少对计算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也能避免学生与课堂脱离的现象出现,不断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革方式。
(四)扩大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范围
为构建出一个更完整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数学知识体系的结构进行完善和分类。扩大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范围最好的方式,就是合理运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举个例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学生学习了长度和宽度的测量方法,那么在下课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测量家里冰箱或者桌子的长度与宽度是多少,等到下节数学课开始的时候进行提问。由此类推,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以后,学生能够联系到生活中的日常事物,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这个方式也能够解决数学教学生活化出现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用到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培养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实践的方式将生活融入教学活动中,利用课后作业来加强学生对课堂的知识重点与难点的巩固,加强生活与已有的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敬华.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与解决策略[J].名师在线,2020(01):44-45.
[2]杨生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误区及优化策略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0):80-82.
[3]王盛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误区与解决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9(09):18.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腾越中心小学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