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中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作用刍议
2021-09-10李茜
摘要:本论文解析《洛丽塔》中第一人称叙事角度的两大作用,即,博得读者同情和力图为自己开罪,并告诫读者要警惕第一人称叙事人单方面的主观说辞,不要被恋童癖、杀人犯亨伯特迷惑失去正确的道德观。
关键词:《洛丽塔》;亨伯特;第一人称叙事角度
一、引言
叙事角度指从谁的视野讲述事件,大致可以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事角度。在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中,叙事人就是小说中的角色之一,往往以第一人称代词“我”出现在读者面前。正是通过他或她的视野,读者得以了解其他角色。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或《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就是有恋童癖、绑架养女、逼迫其与他乱伦、持枪杀死情敌的亨伯特入狱后以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书写的自白书。从亨伯特的角度看整个事件,读者非但不会憎恶这个违反社会禁忌、道貌岸然的性变态,反而更容易感知他所经受的痛苦,同情怜悯他,甚至觉得感同身受。与此同时,由于读者所有的信息均来自亨伯特的自述,这就便于他略去对他不利的细节,在法庭上做辩护,替自己脱罪。
二、帮自己博得读者同情
亨伯特不仅是事件的见证人,也是故事的叙述者。在这部自白书中,他用自己的语言,加上其独特的修辞风格,向读者直抒胸臆,展示他悲伤的经历、对洛丽塔强烈的、得不到回报的、受伤的感情。这种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使亨伯特成功地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得以走进亨伯特的内心世界,透过他的视野,设身处地地爱他所爱、恨他所恨,甚至不由自主地站在他那边,接受他的道德缺陷。一些文学评论家称,读完小说后,竟发现书中亨伯特的犯罪情景越来越符合人性、可以理解,不再像以前他们以为的那样邪恶,甚至开始纵容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性变态行为。
例如,亨伯特声泪俱下地讲述了他十三四岁时的那年夏天与同龄的安娜贝尔·莱恩的初恋故事。他全身心地爱着安娜贝尔,不幸的是,她却在四个月后死于班疹伤寒。这让他一蹶不振,在整个青春期中无法与其他女性正常交往,并开始只对九岁到十四岁的小女孩(他口中的性感少女)感兴趣。亨伯特对儿童这种不正常的性亢奋,在医学上被称为“情欲增盛”,为此他还住进精神疗养院进行治疗,也刻意逼自己远离文明世界参加加拿大北极圈极地探险队来抑制自己想接近儿童的欲念。读到这些独白,读者会开始理解亨伯特在看到酷似安娜贝尔的洛丽塔时几乎无法掩饰的惊喜,以及他为了接近洛丽塔甚至不惜与洛丽塔的寡妇母亲结婚的异常举措。通过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亨伯特在他和读者之间建立起亲密感,让读者认为他的恋童癖全因其对初恋至死不渝的爱恋而起,渐渐开始同情为情所困的他、慢慢接受他的所作所为。
三、替自己开脱罪行
亨伯特因被指控强奸继女、谋杀奎尔蒂而入狱待审。《洛丽塔》是亨伯特的自白书,将被他用来在法庭上进行自我辩解。第一人称叙事角度让他可以从他的角度讲述事情的全部经过,他对洛丽塔非正常的迷恋和谋杀奎尔蒂的动机。这种叙事方式毫无疑问会让亨伯特從有利于他的角度讲述故事来龙去脉,略去不利于他的细节,从而达到为自己开罪的目的。亨伯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证明自己的清白。
首先,为自己的恋童癖、性变态开罪。亨伯特在书中引经据典,力证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像他一样对小女孩有特殊癖好。例如,意大利诗人但丁爱上比艾特丽斯时,她才九岁;另外一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疯狂爱上劳力恩时,她也只是一个十二岁的性感少女。纳博科夫顶礼膜拜的美国诗人埃德加·爱伦·坡在写给十三岁就嫁给他的表妹的挽歌——《安娜贝尔·李》中称“那会儿我还是个孩子,她也未脱稚气”,可两人之间的爱超越一切、无人能及,连天上的六翼天使也之妒忌。他还特意查找资料,证实小女孩在青春期前同居和结婚在印度东部的某些省份是常见的;根据罗马法,女孩年满十二岁就可以结婚,而美国有十几个州也在奉行这条法规。此外,他还声称患有恋童癖的性罪犯不是恶魔,从不像士兵一样强奸妇女。他们只不过是一些“不快乐的、性情温和、目光哀怨的上流人士”(137),智商正常,对成年女性没有性冲动,但只要有机会能抚摸一下性感少女,甚至愿意自减寿命。亨伯特在自白书中时不时为自己深陷不伦恋情无法自拔而自责。读者可以从亨伯特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内疚、懊悔,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亨伯特的所作所为是不光彩的,但也是合乎情理、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为拐骗、诱奸洛丽塔开罪。第一人称叙事角度给了亨伯特特权,随心所欲地挑选、删减其他角色的心声,尤其是洛丽塔的心声。小说虽然以女主人公洛丽塔的名字命名,但是狡猾的亨伯特却在自白书中有意删减、过滤了洛丽塔的心声,剥夺了她向读者诉说自己经受的非人折磨的机会。洛丽塔在书中直接发声的地方很少,即使有,都只是亨伯特断章取义的几个词语,以证明洛丽塔只是一个脾气暴躁、举止轻佻、语言粗俗、不懂感恩的美国未成年少女。相反,书中满是他痴恋洛丽塔、不遗余力地想要为这个可怜的孤儿建立一个安全、温暖、舒适的家园的种种努力,却丝毫不提及洛丽塔的想法和感受。另外,在法庭上被指控强奸洛丽塔时,通过精心挑选、整合细节,亨伯特竟然大言不惭地推卸责任,声称是洛丽塔引诱了他,而不是他诱奸了洛丽塔。据亨伯特的描述,当他还是洛丽塔母亲的租客寄宿在她家时,早熟的洛丽塔就因为他酷似她迷恋的男明星克莱尔·奎尔蒂,时不时找机会接近他,巧妙地跟他进行身体接触。在她母亲因车祸突然去世后,亨伯特去营地接回洛丽塔,两人住在一家名为“着魔猎人”的汽车旅店,亨伯特犹豫着要不要冲破藩篱与发生洛丽塔关系时,正是洛丽塔采取主动,勾引亨伯特进行不伦之恋。事后,亨伯特声称那天竟不是当时年仅十二岁的洛丽塔的初夜,她很早前就在某个夏令营露营活动中失身,之后又与多人有过数次不正当的性行为。后来,在他们长达两年在美国四处旅行的过程中,亨伯特也经常用金钱物质来诱惑洛丽塔跟他发生关系。亨伯特对于洛丽塔过去不检点性生活史的控诉给读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洛丽塔就是一个堕落、不知羞耻、为了获取物质满足不惜出卖肉体的坏女孩,从而减轻自己对她犯下的罪行,最终达到为自己开脱罪名的目的。
最后,为枪杀情敌奎尔蒂开罪。在亨伯特眼中,奎尔蒂十恶不赦、罪该万死。在两者戏剧化的扭打过程中,亨伯特化身为替天行道、惩恶扬善的正义使者,在扣动自动手枪扳机前,大义凛然地命令奎尔蒂朗读亨伯特亲手写得、控诉奎尔蒂条条罪行的诗句——“因为你利用了我的不利条件”、“因为你利用了我内心深处本质上的单纯无知”、“因为你从她怒容满面、神色威严的保护人手里劫走了她”(481)。这些饱含血泪的控诉帮助亨伯特掩盖了他枪杀奎尔蒂的真正原因——洛丽塔真心爱着奎尔蒂,暗中与奎尔蒂密谋,从亨伯特的魔爪下逃脱以摆脱亨伯特对她长达两年的禁锢。亨伯特在自白书中多次声称洛丽塔是他的“宝贝儿”、“新娘”,他爱洛丽塔胜过世间一切,不能忍受跟洛丽塔片刻分离,所以他绝对不允许谁将洛丽塔从他身边带走。因此亨伯特三年来一直在绞尽脑汁寻找拐走洛丽塔的奎尔蒂的下落,愤愤不平地策划谋杀以泄心头之恨。通过他对奎尔蒂罪行的控诉,他的犯罪行径在读者眼中似乎变得合情合理了。
四、结语
亨伯特以第一人称叙事角度讲述了整个故事令他的自白书主观性太强。毕竟身为罪犯,亨伯特肯定会想方设法、甚至不惜歪曲事实来为自己辩护。于是为了让他的叙述看起来更加可靠,亨伯特也不时巧妙地将第一人称叙事角度转变为第三人称叙事角度,以增强其自白书的客观性。例如,叙述者“我”偶尔会被替换成“亨伯特”、“作者”、“心烦意乱的父亲”、“鳏夫”、“气息奄奄的亨伯特”等。实际上,这些称呼都只是第一人称叙事角度的变体。在自白书中穿插这些叙事角度的变体可以提高亨伯特辩词的真实可信性,达到骗取读者信任的目的。
通过第一人称叙事角度,亨伯特就像是一个相貌堂堂、仪态大方、知识渊博的欧洲绅士在跟知心朋友促膝谈心。在自白书中他费劲心机让读者完全从他而不是洛丽塔的的角度看待整个过程,期望能引起读者共鸣,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从而达到为自己开罪的目的。从亨伯特单方面深情款款的描述,读者很容易被误导,认为亨伯特全心全意地爱着洛丽塔,甚至愿意为她付出生命代价枪杀情敌。尽管他不能控制住对儿童的汹涌欲望、去除变态本性,但他一刻不停地在自我忏悔,内心一直在遭受极大的煎熬。因此,读者站在他的角度,可以感同身受地理解他的欲望、痛苦。正是此时读者就陷入了亨伯特精心编织的陷阱,放弃正常的道德伦理观,违背初衷,甚至默许、宽恕他的罪行。混乱、模糊的道德观念由此产生。
但是,有鉴别力的读者必须谨记在心,《洛丽塔》是亨伯特这个罪犯在监狱中写的自白书,他会借此文本在法庭向法官和陪审团做自我辩解。由于每个罪犯都会千方百计地粉饰自己犯下的罪行,至少会找某些看似合理的借口来证明自己的无辜,所以亨伯特这份自白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有待考证。如果读者客观中立地评价亨伯特的行为,毫无疑问,每个有良知的读者都会谴责他违反社会伦理法规禁忌的罪行。第一人称叙事角度给亨伯特提供了一件理想、有效的工具让读者走进亨伯特的内心世界,感知他的恐惧、欲望和痛苦,忽视他的不伦爱恋给洛丽塔造成的苦难。而小说的女主人公却沦为失声的客体,她的想法、感受却鲜少被提及。仅在小说的结尾真相大白之时,读者才意识到亨伯特对洛丽塔这个孤独无助的小女孩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读者千万不能被亨伯特迷惑,接受其极度扭曲的道德观。
参考文献:
[1]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主万译.洛丽塔[M].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5).
[2]张学敏.《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D].南开大学,2009,(5).
[3]李敏.《洛麗塔》的艺术特色[D]. 山东师范大学,2009,(5).
[4]李明.从后现代主义看纳博科夫虚幻-现实情节在《洛丽塔》中的表现[D]. 山东大学,2012(4).
[5]张美琳.论《洛丽塔》中的陌生化 [D].四川师范大学,2017,(4).
作者简介:
李茜(1981-),女,研究生,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英语职业教育研究。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