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实习期网络思政教育研究
2021-09-10司慧积
摘 要: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受到系统的思政教育,但是学程短,课时少。进入实习期后面临各种问题和困惑,再加上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潮影响,高职实习学生易受影响。本文试图探索如何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思政教育,希望能够对实习学生进行持续而有效的思政教育以及对其发展有帮助。
关键词:高职实习生;网络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9-0-02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思政教育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高职高专学生的学制一般是三年,在校时间一般是两年,最后一年或者最后一学期是实习期。在校期间,学生思政教育是立体的,特别是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效果比较好。但是,当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去实习,面临职业、生活、学习的问题和困惑增多,就业地比较分散,再加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波动比较大。此时进行面对面的思政教育已不可能。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政教育,特别是把其实习实践和职业精神结合起来融入思政教育,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思政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是非常重要的。
一、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第一,网络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其功能性主要体现在对时间与空间的打破,利用重组稀缺资源,以及合理配置优化资源,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供给能力提供增长,从而满足学生实习期间对于自身能力提升的要求。但是网络教育由于其远程性、分散性、虚拟性,学生之间无法构建出共学生习的氛围。教育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同时还要关注教育氛围的营造。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有一定的群体性,任何一种活动都应当体现人的群体性,学习同样如此。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这种教学活动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并且从他人处得到自身的反馈,从而进行自我行为的调整,这是一种社会性的体现。而在网络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各种网络交流软件,学生可以和教师建立互动关系,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但是学生的这种交流属于一种单向交流,无法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从目前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可以看出,许多软件设计与平台往往局限于使用平台上传信息和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往往局限于此,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对话与沟通,这一点与传统线下教育有着显著区别,也就是无法进行积极互动。
第二,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工作环境、面对的人、需要处理的问题跟学校都有很大不同。学生由主要处理学习问题变成了处理陌生工作、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如何应对,一时间很容易陷入焦虑、迷茫的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使这些心理状态得到有效解决,学生就能很好地完成实习工作,从而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而一个心理健康、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正能量的学生,也是能够做到德技并修、达到国家要求的、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二)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教师遇到的问题
在网络思政教育实践中,教师由于无法与学生面对面地展开交流,所以对教学活动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教师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以及情感反馈,导致其无法意识到自身的教学是否合适,逐渐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陷入焦虑,无法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这种背景下也无法产生理想的教學效果,很难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另外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紧密的交流,所以教师与学校的管理者之间也很难及时就教学问题以及教学管理进行沟通与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感受到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很难将自身的关怀和温暖导入学生身上,最终教师将成为僵硬和冰冷的教学机器,缺乏教学激情与热情。这一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悖。
二、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一)在网络思政中模拟教学环境,增强主流文化的宣传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中,为了满足实习学生的思政教育诉求,网络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网络教育所具有的优势,构建出能够充分展现思政教育特色的教学空间,依托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针,跟随时代发展继续为实习学生传播主流文化。当然这种教学要求意味着教师必须不断对网络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优化,模拟出相应的文化氛围与环境。比如,在编排网络课程的过程中,应当贴近生活,并满足学生个人的心理特征和诉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增强主流文化的传播力度,利用主流文化弘扬正能量。另外还要继续增强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关注网上舆论的引导和分析,降低消极文化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防止错误思潮和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等对学生的思维理念造成影响,并增强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正确的观点与理论,提升整个网络思政教育的效率。另外还要继续增强和凸显出思政教育本身的特色,打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网络文化平台,并拓展和优化思政教育的传播渠道,利用网络教育活动的方式,让实习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的新型人才,完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与要求。
(二)关注学生的自我需求,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实习学生走向社会,寻找的工作不同,面临的环境和氛围不同,各有各的困惑和问题。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视角出发,关注学生实习期成长的诉求,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应对学生需求进行分类,防止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思想加以引导,根据学生不同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活动、知识内容等,从而引导学生向着正能量的方向发展。另外还要规范聊天教育平台,让师生之间的窗口对话更加温情和人性化,不断优化和丰富图书馆的建设,并增强对学生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与综合素质。另外还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发挥的空间,尊重学生个人的知识水平,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与创新理念,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时间展开学习,可以利用一些较短的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与工作中抽取时间学习相关的知识点,让思政教育与大众媒体产生互补与结合,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与针对性。
(三)建立健全网络思政课程体系,实现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思政教育者应当积极拓展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并且开发出不同形式与不同内容的思政教育课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并提升教育效果。首先,要明确网络思政教育核心,要根据实习生的特点开发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现出来,利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编排相应的教学视频,从而为思政教育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选择。远程教育应当从心理学、生理学等多重角度出发,在设计上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吸引实习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让学生能够增强对于思政教育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深化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让学生从自身的思维理念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其中。在网络思政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具有网络课程开发的能力,并且掌握相应的网络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与优化,从而统一实践与理论,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具有生活化。当然还要在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思政教育的知识点,深化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认识。丰富网络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与先进科学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立体化的教学结构,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确理念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正能量和积极的思想态度。
(四)善用实习系统App平台开展思政教育
学生实习期间,学校要有针对实习生管理和指导的实习系统,如蘑菇钉、微信等。这些平台不仅让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也可以作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平台,把相关政策、文件等及时传递给学生。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实习心得、周记、日记等来反馈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开展思政教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社会教育模式逐渐向着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网络信息化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渠道和机遇,可以进一步增强教育事业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应当从人们的生活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当前教育领域中思政教育的特点,跟随时代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围绕学生作为教学核心,帮助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教育模式,从而为思政教育的开放拓展全新局面,促使思政教育更加具有现代性,从而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余荣宝,陈新文.职业教育类型化的内涵与特征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1(1):13-20.
[2]罗琦,陈桃珍.内涵式发展语境下职业教育评价的新思考[J].江苏高教,2019(5):49-53.
(责任编辑:张咏梅)
收稿日期:2021-03-10 修改日期:2021-07-08
基金项目: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时代以职业精神培养为目的的思政课建设研究”(2019SJGLX024)
作者简介:司慧积(1980—),女,河南郑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