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法浅析

2021-09-10杨克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9期
关键词:浅析初中语文

杨克丽

摘要: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举措构建趣味、生动的授课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和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趣味性教学法;浅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091

引言

对于所有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过语文,比起物理、化学等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语文教学更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通过趣味性教学法的使用来吸引学生学习的目光,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文章主要结合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来论述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发挥趣味性教学法的积极作用,从而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成功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整合教学资源

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整合教学资源。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有诗歌、散文、戏剧、资讯、通讯等,而由于文体的不同又包含了听、说、读、写、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不同的知识。因此,针对这种较为复杂和凌乱的知识点,教师必须整合教学资源,从而建立综合型的教学课堂,让学生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法和能力都得到综合性的培养与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在传统阅读教学“以朗读和诵读”为主的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积极设计和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例如划分兴趣阅读小组、设置班级阅览架、读书交流会等,使学生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展开阅读,并在阅读中多动脑,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来展开思考和评价,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又比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教会学生相关的教学方法,并引导他们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帮助他们解决相类似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观滄海》一课为例,教师除了讲解这首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抒发的情感,还应引导学生在赏析诗歌时应从诗人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背景和诗歌内容三方面进行。在《观沧海》这首诗中,诗人曹操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以这首诗歌为例,让学生将诗歌内容与诗人和创作背景相联系来掌握诗歌大意和诗人情感,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思维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知识点,而且还可以在往后的诗歌赏析中掌握学习方法,自主赏析诗歌和感知文本,提高学习效率。

二、丰富教学形式,引导体验知识学习之趣

为了顺利地构建趣味语文课堂,促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和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等多种语文教学形式,确保学生可以通过深入而有效地思考,真实地体会和感受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但是,教师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目的都是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采取探究教学的方式提问:“童话类文章具有什么特征,一般表达何种中心思想?你最喜欢的一篇童话类文章是什么?试对其进行简述?”教师借助这些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有利于构建趣味课堂。

三、运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鉴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人依托信息技术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信息技术也在满足不同行业的发展需求的同时得到了自身的更新与进步。这就让更多的教师开始肯定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将其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量,相应地减轻了他们的教学压力,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他们的教学方法,成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他们的语文学习过程增添了大量的趣味性,使他们更愿意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学习内容,以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中国石拱桥》一课为例,这是一篇说明文,很多学生在阅读这一类文章时,往往会因为它枯燥的内容而不想读下去甚至不想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先为学生播放一段中国石拱桥的视频,让学生初步地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和相关知识,然后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视频,你对中国石拱桥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学生回忆刚才视频的内容并给出答案。然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将每一段有关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部分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文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一组与这一段描述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来增强理解。上述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厌读的问题,以更加新颖和直观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入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而又往复的过程。教师需要借助趣味性教学法,使得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变得无比有趣,从而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自主性,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促使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瑞.语文核心素养与初中语文教学改进之我见[J].读写算,2020(25):95-96.

[2]严小琴.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方法探析[J].家长,2020(21):49+51.

[3]廖彦明.浅论趣味教学提升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试题与研究,2019(23):124.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务德镇一中

猜你喜欢

浅析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浅析搓法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浅析明代漕运轻赍银
浅析“谯”字“酷烈”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