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2021-09-10杨礼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拥有更高的数学知识水平,就要积极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做出改进,尝试着应用微课模式,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平时就给与学生更多接受逻辑锻炼的机会,确保他们能够从小就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0-0034-02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杨礼(1982.4-),男,江苏省连云港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0年度课题 《基于微课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逻辑思维训练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R-76947)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各种基础数学知识,而且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并将这种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延续到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当中,善于使用逻辑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增强自我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笔者将从多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开展学生逻辑思维训练活动.

一、微课教学意义

“思维能力”,其实就是一种让学生更有效思考问题解决方案的技巧,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接触到“逻辑思维训练”这一概念的时候,都因为不清楚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训练活动而对其充满抵触情绪,认为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完成逻辑思维训练活动.实际上,逻辑思维可以在广泛意义上被定义,逻辑思维也分为抽象逻辑思维与具象逻辑思维两种,学生们要想顺利完成逻辑思维训练任务,首先就要打牢具象逻辑思维基础,为今后的抽象逻辑思维训练做足准备.小学生们年龄比较小,自身思维模式还处于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方式无时不刻不在变化,这种变化当然也包括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模式与具象逻辑思维模式两种.教师利用微课,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将逻辑思维模式固定下来,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通过事先由微课模式开展的逻辑思维训练活动激活创造性思维,面对数學难题,冷静分析,用开创性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样的微课模式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直接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对于问题思考过程加深体会,为他们创造更良好的学习条件,打造优质的小学数学教学环境.

二、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微课教学中优势

虽然小学阶段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难度不高,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未在之前接触过数学学科,可以说是毫无基础,这样的教学难度对于他们而言甚至还算吃力.而微课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对传统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模式的改进,可以从多个模块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锻炼,不同的学生都能够依照自己的具体需求与偏好,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任务,对于训练任务往往充满积极性与期待感.另外,利用微课模式,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重难点知识的介绍与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出色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又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对知识的深刻记忆能力,有利于学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显著增强认知能力.

三、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中微课教学的具体应用

1.创设微课情境,开展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教师为学生们开展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进来,就需要在平时多多观察学生兴趣爱好与具体需求,然后依照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与行为特征等等,参考微课资源制定相关的教学情境,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情境当中开展数学知识探究学习.在情境当中,学生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数学符号,而且还需要在情境当中找到对应的各种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线索或者具体问题需求等等,利用情境给出的已知条件还有人物关系等等展开“破案”.学生成功完成问题解答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种自豪感与收获感,迷恋上微课情景中锻炼数学逻辑思维的感受.

比方说,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创设一个“小蜻蜓和小蝴蝶比美,它们争论不休, 最终小花提出建议,将他们俩合成在一张图形上”让别人来评判究竟是谁更美.”的情境,学生们观看微课提供的图片,自己投票选择谁更好看,由此教师顺利引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与性质这一系列知识.

2.鼓励学生自学,开展数学逻辑思维训练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们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较强的表现,但过了一段时间所学内容就忘得差不多,大部分都是因为其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无法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用一种有效的方式彻底融会贯通.而利用微课,教师整合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方法,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给与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锻炼小学生自主归纳数学重点知识的能力,他们自己去总结、研究、归纳,这些数学知识也更容易留存在他们大脑当中,有着更好地学习效果,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基于数学知识或者数学问题深层次思考,拓展自我思维.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克与千克”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首先借助微课视频要让学生进行“克”与“千克”概念的记忆,引导学生边看视频边操作解答过程:微课视频中提到了1g大约是一毛钱硬币那么重,然后会让学生自行思考:“1g的黄豆有多少粒?”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还会充分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一把尺子、一片树叶、一根羽毛的重量都是多少克?接着微课视频中会针对比1g重的物品进一步研究,称量他们有多少克?当称量两袋重量均为500g的食盐以后,学生就会发现两袋食盐一起称重,重量就变成了1kg,这样的微课视频对学生逻辑思维有比较好的启发,使得学生很形象的看到了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3.促进学生深究,开展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因为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简单易学,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如果对于基础知识有了比较强的掌控能力,往往很容易就按照所学知识固定解题模式完成解答,这样虽然也能让他们在测验、考试当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久而久之,容易使得学生思维固化,太过于依赖教师所教授的解题思路,自身并没有在数学问题解答过程当中有较多的思考.所以,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活动的时候,不仅仅要利用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介绍模块进行训练,而且还要让学生不断深入研究提升自我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技巧,确保他们能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于成功解决问题,而是习惯于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找寻出解答问题的最优解.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三角形”相关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建立起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就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为他们提供三角形相关微课资源,要求他们在课下也看一看相关的微课视频,并思考三角形的特点以及性质等等.学生们在看了微课视频以后,自然而言地也就会从生活实际入手,找寻“三角形”相关的物品,有的学生会发现笔尖都是三角形的,还有的学生会发现房屋顶也是三角形的…

这样的教学环节保证了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同时,也能保持较强的思维活跃度,对于生活与数学之间存在的联系有更深刻认知,进而很容易就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有着三条边、三个角”、“三角形每条边都是一条线段”、“三角形是三条边无缝隙首尾相接在一起而组成的”.这样的三角形性质总结过程,就是一个锻炼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而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也就保持更好地学习状态,跟随教师共同深入探究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的顶点分布特等等知识,让学生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减少一部分负担,将自己的精力与智慧放置在更远的数学知识探究上面.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们进行知识的讲解,而且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较强的数学逻辑思维习惯,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善于结合微课资源所创设的情境思考问题,在平时自主学习、深入探究,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欲望与探究热情,提升自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敖丽丽.微课多样化教学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92-93.

[2]廖章裕.微课多样化教学形式对提高数学教学的作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中):213-214.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