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主旨 精挑细选

2021-09-10王丽华

关键词:苦学事例选材

王丽华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同样如此,如果没有素材,肯定写不出好作文。可有了素材,却不会合理选用,同样寫不出好作文。

那么,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进行选材呢?

一、选材要紧扣中心

中心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和观点,是文章的帅旗。一旦确定了文章的中心,那么所有写作活动都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材当然也不例外。凡是入文的材料,必须要跟中心有关;凡是与中心无关的素材,坚决舍弃。比如写《晒晒我们班的“牛人”》这篇作文,将中心定为“赞扬‘牛人’的苦学精神”,那么在选材时,就应扣住“苦学”进行选择,而不应去写这位“牛人”的善良、诚信等。再如写《我的一天》这篇文章,把文章的主旨定为“在这一天中,我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那么选材时就应扣住“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去寻找“特别的一天”,若与此无关,哪怕某一天再有趣,也不应入文。

二、选材要力求新颖

新颖就是新而别致,与众不同。素材新颖的作文,阅读时会让人产生一种新鲜感,更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

新颖来自于素材的“原汁原味”。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如果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打捞素材,把那些富有意义的生活故事提炼出来,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充满个性色彩。比如写《我的一天》这篇作文,只要你是在写自己的真实经历,那就不会与别人雷同;如果你能再精选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来写,读来就更有趣味。

新颖来自于素材的时鲜。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发生许多热点事件,出现许多新闻人物。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能够把选材的目光投向这些事件和人物,紧扣中心,根据表达需要,从中选取相应的素材入文,那么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充满时代气息,显得格外抢眼。比如北斗卫星背后的科研团队、研制新冠疫苗的中国科学家、“甜野男孩”丁真等,你让这些人和事巧妙入文,效果自然与众不同。

新颖来自于素材的独特。选材时,应尽量避免别人也会选用的同类素材。比如不少同学在写母爱时,总爱写下雨天母亲把伞倾斜到自己这一边,结果湿了半边肩;或写自己学习到深夜,母亲悄悄送来热好的牛奶……这样的素材好不好?肯定好,因为它有细节,还十分感人。但是写的人多了,就让人觉得乏味。相反,你如果写母亲是如何严厉批评自己的,如何拒绝自己的无理要求的 ,这种“另类的爱”就别具一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写议论文时,同学们都爱用经典名人事例进行论述,比如匡衡凿壁偷光、华罗庚坚持不懈、文天祥舍生取义等,这些事例由于被广泛使用,因而显得缺乏新意。

三、选材要力求有味

所谓“有味”,就是指入文的素材要生动有趣,富有意义;情节多变,引人入胜。作文是写给别人看的,如果入文的素材平淡无奇,既无情趣,也从中品悟不出什么道理,那文章就不耐读。故而,同学们在取材时,一定要精挑细选,反复比较,把内容丰富、事例典型、曲折多姿、蕴含哲理的素材挖掘出来。像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一文,所选素材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情节一波三折,读起来就让人爱不释手。

选好材料后,还要学会用好素材。

一要注意详与略的安排。比如写《我的一天》,肯定要选择好几个素材,写好几件事。这时,就不能平均用力,而应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取重要事情进行记叙,重要的人物进行描写。

二是注意正与反的搭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议论文写作中。在列举事例、引用名人名言论述某一观点时,最好不要都是正面的,也要有反面的,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比,从而增强论证效果。

三是要避免同质化。在选用材料时,两则材料的内容最好不要是同一类型的。比如写《晒晒我们班的“牛人”》这篇作文,一位同学写了班上的几个“牛人”,而这几个“牛人”的特长都是篮球打得好,这就“同质”了。相反,如果这几个“牛人”,既有篮球高手,也有二胡拉得好的,还有擅长画画的,明显更丰富多彩。

最后,在运用素材时,要灵活多变,提倡创新。比如“‘嫦娥五号’发射成功”这一新闻,别人运用时就是直接引用新闻材料,显得很机械;你若换个角度,以“嫦娥五号”的口吻,介绍自己离开地面后的所有经历,畅谈自己的感受,这怎能不令人耳目一新?

(同步范文见本期19页《晒晒我们班的牛人》,21页、22页、23页《我的一天》。)

猜你喜欢

苦学事例选材
我爱你,妹妹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初三的你我
分析找出题目限制之外的范围,开拓思维,广泛选材
成语故事系列
“例”后有“析”方可取
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的尝试与思考
还是没及格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选材“碰头”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