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赤诚向教育 用心用情育桃李
2021-09-10王长远
王长远
他,是一名扎根乡村教育的中共党员。从教25年,他坚持自己“培养一位学子成才,改变一个农村家庭未来”的信念,在三尺讲台上勇于担当,积极钻研,热爱学生,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奉献心力和汗水,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就是渭南高新中学美术教师魏玉龙。
1997年7月,他入职渭南高新中学,但去了三次都没有找到学校。当时适逢建校初期,学校建在一片玉米地中,唯一的泥泞小路也被隐没在长满杂草的荒地之中。25年来,学校发展的每个场景都能看到他辛劳的身影,每位学生成才的背后都有他的满腔心血。25年的职业生涯使他明白,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懂得精湛的教育艺术,具备敢于担当的职业精神,更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成长的教育情怀。
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创新个性化教学方法
在魏玉龙老师的字典里没有“艰难”二字。建校初期,学校施工工人不足,校园的地砖是他和同事们一起铺设的;课堂的桌椅、宿舍的架子床是他们一个个扛的;教室黑板墙是他们自己动手刷的。再辛苦的体力劳动对他来说都不是问题,真正的难题是学校新增的教学课程,开学后学校有高中班和联办的中师美术加强班,他一个人不仅要带美术学科、素描、色彩、速写,还要带国画、设计、美术鉴赏等课程。面对这么多课程,当时他就懵了——课程开不全,会耽搁学生的学习;课程开设太多,自己又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魏玉龙便尽可能细致地把教材上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一段时间下来,他发现,自己教得已经很累了,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高,美术实践表现能力提升得也很慢。在一次听讲座的间隙,他请教美术教育专家尹少淳教授,问如何才能把美术课教好。尹教授告诉他应该先教好“书”。魏玉龙想了一会儿才明白,教学中所使用的美术教材门类众多,同一学科的知识内容跨越东西方艺术理念,汇聚古今名作,如果处理不好教材,自然就教不好“书”。
从此,魏玉龙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进行变革,这一开始就坚持了二十年。他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寻找学科知识本质,进行知识逻辑分层,明确节次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他的课堂悄悄发生了变化,进而又逐步摸索出“六步探究式”美术课堂教学形式,在课堂中融入实景问题,使课堂教得清晰,学生学得有效且开心。2013年,他被陕西省教育厅、人社厅评为优秀教学能手。在那之后,他借助陕西省名师“大篷车”送教活动和国培项目送培讲座等活动,将他的教学方法进行推广,使广大美术教师受益,也得到了众多专家的好评。
关注学生美育素养,因地制宜开展美育创新改革
2003年6月,在一次和高校大学生的座谈中,魏玉龙问大学生他们家乡的特色美术项目都是什么,学生们多数都回答不上来。这引发了他对“学校美术教育除了提升学生美术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应该给学生留下点什么”的思考。此后他开展的“普通高中美术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对乡土美术内容的印象不深,对美术文化的理解不够,在人文艺术方面综合素养较低,同时表明在基础教育中由学科教育到美育,再到立德树人教育的阶段性教育任务过渡得不好,效果也不甚理想。从表象问题出发,在美术课标指引下开发一节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特色美术教学内容,成了他探索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动力。
为此,他以生活实景体验为先导,设立了韩城党家村写生基地,开发了“韩城党家村古民居建筑美术速写写生实验”课案;多次带领学生感受华州皮影的艺术魅力,学习皮影的造型雕刻艺术,帮助学生在乡土生活体验中形成多元感知的综合文化艺术体验。经过多年的内在育人实践探索,终于形成了“生活体验式”美术实践写生教学模式,形成了乡土艺术、典型城市艺术和美术家分析三大系列案例。该教学改革的实施,增加了学生对艺术样态的感知体验,提升了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引导他们找到了审美的基本规律,帮助学生形成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格品质,对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起到不可预估的作用。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3年以来,榆林吴堡中学的鲁根利老师、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的史美霞老师、宝鸡高新中学的张亚丽老师、铜川市一中的侯小平老师等全省十一位老师在魏老师的带动下,积极发掘整理乡土民间美术教学资源,先后开发出华州皮影、党家村古建筑、陕北剪纸、关中马勺、耀州青瓷、宝鸡青铜器、蓝田玉雕等一系列民间美术实验教学资源。七年来,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和帮助下,魏玉龙和他的名师、学带、能手三个团队共开展了野外调研142次,进入全省120余所学校进行美术实验教学交流研讨,开展省能手、省学带、国培等专题培训,形成了教学设计集三本、教学资源集八册、教学反思集三本、校本美术教材十一本,编辑录制陕西省名师资源库高中美术精品微课50节。近年来,接受美术实验教学辐射的学生达到四万余人,培养实验教师六百余人次。
在美育实验改革中,魏老师也获得了很多荣誉:生活体验式美术实验教学相关论文获教育部艺术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获陕西省一等奖两次。他的教学形式被省内高校和多所中学借鉴。同时,以此学习方式为基础开设的“中国美术感受体验之旅”系列实验活动走进了山西平遥、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798艺术区、党家村、袁家村等地,有效开阔了学生的美术视野,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掀起了研究美术实验教学改革的浪潮。
近三年来,魏玉龙老师和他的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省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坊、省级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在国家级美术核心期刊《中国美术教育》上发表论文两篇,在省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六篇,完成省级重点课题一项、省级指令性课题一项、省级规划课题十一项。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美术实验学习提升了个人美术素养,提高了表现技能,进而生成体验美、表现美的美育情怀,具备了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格品质。
以人为本,关爱学生,让阳光撒满学生心田
2005级有位叫张有恒的学生,在第一次上课时,魏老师就发现他东张西望,总是不自觉地想找同学说话。魏老师及时提醒,让他注意听讲,但这个同学丝毫不理会。课后魏老师才知道张有恒患有听力障碍,当时也只是急着借阅同学的笔记,不是故意扰乱课堂纪律。了解这一情况后,魏老师每次上完课,都会抽出时间在画板上和他笔谈。久而久之,他的画板上左面成了魏老师的黑板,右面是他的感受笔记。长达三年的笔谈,使他顺利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装潢系。张有恒的同班同学李娜因为家庭遭遇变故,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魏老师接到她因交不起学费准备辍学的电话时,听到她在电话中无助地抽噎,痛哭了好久。后来在学校和魏老师的帮助下,李娜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艺术设计系。多年后李娜回忆起当初的困难时,都会感慨:“没有魏老师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2008年,美术专业考试前一天,天降大雪,考场设在西安工程大学,一万多名考生住满了西安工程大学周边的宾馆,魏老师带队的三十六名学生找不到住的地方,他赶快联系往年考入西安工程大学的学生,让他们帮忙把师弟、师妹们安排住进他们的宿舍。忙完以后已經是晚上十二点半了,当他踩着厚厚的积雪,拖着疲惫的双腿外出给自己寻找住处时,心里涌起难言的情绪。“但每每想到我肩负着这么多孩子的前途,关系到他们的未来时,我就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充满了价值!”
于漪老师曾经告诉魏老师:“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魏老师铭记在心,决心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好默默无闻的人梯,帮助学生攀向自己的人生高峰。
作者单位: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