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中游记写作的方法探索与实践

2021-09-10陈鑫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1年8期
关键词:壶口瀑布游览游记

陈鑫

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按照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要求,这是一篇游记写作。要求同学们记录一次有意义有感受的旅游经历,回想游览时的最深印象和总体感受,据此确定写作内容,叙述详略。游记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抒发感受。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需详写;前者则宜简略,只能起交代和串联作用,当然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也可以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笔者试着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将其分为游记写景和游记抒情两个大类。

一、游记写景法

(一)移步换景

1. 方位变换

将景物穿插于旅游的步伐之中,具体写一处景观时,可采用方位变换的写景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中间到两边、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等,这种手法是移步换景。但是这个基本的结构然要取决于文章想表达的情感,不能一味顺着带走,在景物描写上,必须选出重点,将笔墨放在你感情投射的景色上,然后才能仔细地品味你所喜欢的景物。如《小石潭记》片段: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的移步换景是运用得非常充分的。从听到声音,到随着声音看到小潭,到最后走近小潭,其中的写作顺序是非常清晰的。

2. 时间变换

我们在写游记时,可以利用时间的变换来安排景物的描写,时间可以分别设计在三个不同的时段,如早晨、中午、傍晚。三次时间点,所看到的景物也是不一样的,即使看到的景物一样,由于时间的差别,所呈现出来的景色也是不同的。当然,不同季节的景物也是不一样的,如《壶口瀑布》枯水期和雨季的景是不一样的。

3. 人物变换

时间可以变换,人物也可以变换,时间不同所遇到的人也不同。何人?何时?何地?三个不同的点是相互关联的,早上也许在身边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头,中午可以是一家三口,傍晚可以是一对情侣相依在某地看日落彩霞。例如,《登勃朗峰》作者上山时写了所看到的景、下山时写了醉醺醺的车夫驾驶着马车在颠簸的山路上狂奔,还写了自称“勃朗队长”的法国人。

4. 游览移动

游记散文需要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在段落开始或文中的关键位置,放置能体现游踪的词句。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富有代表性的景物为线索,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安排行文,也可以按照参观的顺序来写,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所看到的景物。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梳理一下整个过程的一条游览线路,掌握叙述的顺序,选择好要叙述景物的角度,运用好叙述的线索,就能按要求完成一篇写作。

(二)定点观察

1. 定点静景

(1)颜色的层次。在教材中静景的描写也是很精彩的,在写静景时,一定要写得具体,写出景物的大小、位置、颜色等。颜色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一个点,颜色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有画面感和层次感,如《济南的冬天》片段: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写景密度。写景的密度越大,就越能出现画面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总共写了28个景物,写了景物的具体名称,并在景物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语。

(3)多感官的角度。借用修辞,或比喻,或拟人,或排比,或对偶,或引用,根据景致的不同特点,而用最恰当的语言去表达,彰显出美景的本真美。就如绘画,不同的画要用不同的笔去画一样。除了修辞,我们还可以怎样来写出画面感呢?同学们不妨试着写一写:眼睛看到了什么?耳朵听到了什么?鼻子闻到了什么?身体触碰到了什么?用多感官的角度来提升自己作文的档次。

2. 定点动景

(1)抓动态的变化。对事物的观察不应只是关注静态时的情态,也要关注动景。如何来写动景呢?我们应从细处着眼,写好景物活动或者发展变化的状态,突出景物的整体感和生动性。小石潭中的鱼儿游动,壶口瀑布写水之流态而不着一流字,都是在写景的动态。

(2)活用动词,丰富内容。例如,在《壶口瀑布》中,作者运用“吸”“拢”“冲”“跌”“碎”“升”“跨”“穿”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碎成点,碎成雾,充满灵性与生命力量。在描写所看到的景物时,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刚中带柔的性格特点和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作者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感受。

3.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也是一种方法,把动的事物化为静物,或者把静的事物写活,以动衬托静,造成一种奇妙的写作效果,使静物显出活力,具有生命力,使動的事物显出厚重、庄严,从而显示出别样的表达情致。我们在写作中恰当地使用这种动静结合的方法,能够改掉文章单调的缺陷,使文章生动起来。《三峡》中,“素湍”为白色的急流,为动态,“绿潭”则是静态;“回清”为回旋的清波,是动态描写,而“倒影”又为静物,动静彼此交叉结合。“怪柏”静、“悬泉瀑布”动,“飞漱”是在急速流动,也是动态,同样有动有静,使语句更加突出,让景色的描写变得生动。

二、游记抒情法

(一)突出独特的感受

所谓“独特”,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与别人不同的感受;(2)游览中最强烈的感受。这些独特都可以运用到抒情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写游记类文章,大要求便是“绘景并传情”,景因美而生情,情因景而更惬,情景交融,合为一体。行文中,情的表达要根据景的描写而自然地生发与表达,不可为抒情而抒情,造成写景与抒情两张皮,不能贴合成一体。要学会抒情,写出原汁原味的作文,要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感触很深,也能打动别人,做到有一个好的故事、好的情感、好的文笔。选材的过程中应遵循真实、合适、吸引人,写作时应紧扣中心、乐观向上。

《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表达了与主旨有关的情感并要符合语境,融入自己独特的感受。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更切题。我们在平凡中生活,从琐细中深刻,拥有独特的内心体验,这样的体验包括了角色体验、感悟体验、比较分析,从体验中提炼人生真谛。把平淡的故事写得华美充实,巧妙地设计作文的详略,开头结尾,前后照应,用情景的方式来写好一个开头。拥有好文笔需要做到言之有文、言之有情、言之有境——有好的修辞、联想,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事物,有独特的体验,从而得出人生道理,升华写作的素材。

(二)情感升华,透过现象看本质

把自然与心灵融为一体,写景抒情,情因景生,不但写出了对美丽风景的感受,更述说了内心独特的感悟及心灵的启迪,游中有赏,游中有思,韵味悠远,令人回味不已。可以在不同的景物描写中思索人生问题,把大自然和现实联系,给予自己一些启迪。在我们写作时敏锐的思维和深邃的目光中,会闪现出哲理的光芒,如旷达的胸怀、高远的情志、深刻的思想,让读者感受天地之灵气以及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壶口瀑布》中写海、河、瀑、泉、雾(水流千姿百态)由情入理、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情感的丰富多样(喜、怒、哀、怨、愁),水之形神写出了人之情感——至柔至和的水,被压迫就会奋力抗争,由人的情感升华到民族精神——博大宽厚的中华民族,被压迫也会奋力反抗。

课本是最好的实例,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可以引导学生写作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好课本,做到读写结合。

◇责任编辑 晏祥辉◇

猜你喜欢

壶口瀑布游览游记
壶口瀑布的美
哪些动物灭绝的危险最大?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我想去壶口瀑布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游览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