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家族发展历史 探寻乡土文化传承
2021-09-10钱炬
钱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统编教材随之出炉。两者都更强调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具有实践性或指导性的能力。为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变化和要求,在疫情期间,曲靖市第一中学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尝试,在各学科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项目成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将整本书阅读与项目式学习结合,做了一次创新尝试。
一、项目式学习概述
(一)项目式学习概念阐释
在项目式学习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前瞻性的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强调,项目式学习首先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应该是课本知识和生活知识的结合。采用实践体验、探索创新等方式来习得性学习,强调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学科知识的完整性。项目式学习能有效合理利用学习资源,使学生获得学科思维和技能的提升,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尝试的能力,赋予学习者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二)项目式学习在新课标中的体现
2020年最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科课程的标准阐述中,有这样的表述:“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与我们的项目式学习密切相关,“学科大概念”就是用学科素养的标准将原来的版块知识进行进一步整合,“主题为引领”就是打破具体篇目的束缚,要增加内容的容量和聚集度,“内容情景化”就是要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结论。在新课标中,思维能力的提升被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而项目式学习正是通过项目的实施过程来强化学生思考、推理、思辨等能力。具体到每一个学科中,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有不一样的层面,但是总体都表现出要将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的特点,这就为项目式学习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也对今后高中教学的多样化提供了保障。
(三)项目式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比较
在之前的学科学习实践中,我们采用过研究性学习、问题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成果,被普遍运用在日常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属于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需要学生发挥强大的自主性,自己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项目式学习的针对性更强,对问题的设置有效性也更聚焦。项目式学习与问题式学习是深度联结的关系,项目式学习需要依靠问题的深入来推进学习项目的步骤和措施,不同之处在于项目式学习更在意于参与者的实践能力,项目实施过程更需要真实生活的参与。项目式学习本身也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比起之前的小组合作更进一步明确的是小组成员的各自角色分工和整合能力的提升。项目化学习是在我们过去推行的各种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基础上的优化和提升。
二、整本书阅读与项目式学习结合的实践
(一)项目设计意图
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一的第五单元推荐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作为整本书阅读的书目。这本书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教材中对于本书的阅读指导主要内容是通过阅读这本书,让学生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并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促进对学术著作的理解。
笔者任教的班级是高二年级文科班,学生的阅读功底较扎实,阅读面较广。在上一个学期中,已经进行过两次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活动,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辨思维。但是,在学生的阅读视野中,还没有真正接触过学术著作,在这个领域存在空白。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筆者认为作为思辨阅读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也是为了弥补学生阅读的空缺,培养学生对学术著作的兴趣,趁着寒假回家能与家人团聚的时机,将阅读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产生了这个项目式学习的思考。
(二)项目学习实践过程
项目名称:《乡土中国》整本书项目学习
学习目标: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家族历史传承研究。
项目任务:(1)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完成不少于1000字读书笔记。
(2)根据其中“乡土本色”“家族”“差序格局”“血缘和地缘”四个章节进行以下实践研究:①搜集家里的老照片,研究清楚拍摄年代,仔细观察其中的背景、人物神情、衣着,并与如今现实进行对照,自己设计表格,列出形成对比关系的各项内容。②请父母或祖父母讲述他们从相识相恋到今天的婚姻和家庭往事,感受家史中的爱与哀愁,列出家史的大事年表。
学习时间:2月6日—3月9日
学习方式:田野调查法,面对面访谈,搜集整理,撰写文章。
成果呈现方式:幻灯片、访谈记录、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
(三)项目学习成果展示(以读书笔记、大事年表、读书报告会图片为例)
1. 读书笔记
始于乡土,不止于炊烟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曲靖一中高二(18)班 包广卓
旧时代中国人身上撕不下来的刻板标签,时至今日仍是批判社会的“利器”——无论是所谓应试教育,抑或是饱受诟病的形式主义——但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是不是在批判我们从未深入了解过的中国?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从乡土社会的特征着手深入挖掘其成因,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乡土社会思考的典范。本文选取“人情社会”为切入点,浅谈对《乡土中国》的一些感悟。
一、生于斯,长于斯
费孝通先生在开篇便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基层社会的一个缩影已然凝聚于眼前。乡土社会中的人离不开土地,臧克家先生在《三代》中如是概括:“孩子在土里洗澡,父亲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土地是人的根,家乡的田间地头时时有人在转悠,不是农忙,只是一种心底对土地的牵挂,曾有戏言说村里的人哪怕到了田里扔穿着西装,所言非虚,土地使然。
在第一章“乡土本色”也是全书的总论中,费孝通便给中国社会下了一个定性——“土”,有了“乡土性”这颗土地的种子,进一步便得到了以下结论:
1. 由历史及地理因素所决定的“乡土性”所对应的“不流动”。
2. “不流动”:中国农村以村落为单位彼此孤立隔绝。
3. 中国农村聚村而居大致是由于4个原因:小农经营下屋舍与农田较近、共用水利设施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土地不断继承积累。
4. 在缺乏流动性的乡土社会,每个人从出生便被嵌入了熟人社会的网络。
5. 在熟人社会,从俗即是从心,“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从这五点,尤其是最后两点出发,即可对“人情社会”试作探讨了。
二、泱泱华夏,“人情”二字以蔽之
这样囫囵地概括,确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自有其道理。想我中华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为何最后浓缩为“人情”二字呢?不妨先看看费孝通先生对礼治的阐释:“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它本和法律无异,不同之处在于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样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乡土社会看似“无法”,这“无法”却是无形之法,亦即维系着乡土社会的礼治,“法”由外而内约束人,“礼”由内而外控制人。这段阐释,堪称惊艳!回看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待人行事,亦是如此:家中长辈以是否向从未谋面的远方亲戚问好来定性“礼貌”,这本无可厚非,但我们的问好是真情所致,还是一种并不涉及道德,而只是约定俗成的“礼”?而这也正是“礼”于“法”的区别之一:法律靠国家权力推行,而礼由人维系并处处透露着人情味儿。乡土社会的框架由人搭建,自然也带上了人的影子。
再回到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上来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希望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以利于统治和管理。而要让大多数人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除了给予必要的硬件(土地、职业),还需配备一定的软件,安土重迁的思想就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试看古代社会,“士农工商”四民,农位居二等,再如老百姓的排外心理,都是这一思想作用的结果。加之固守一方的“老土”们并不依赖文字,也缺乏对文化的热爱,整个社会更趋于稳定,基于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凸现出“人情”重于“事理”的状态。
至此,又引出了费孝通先生更为惊艳的一个社会学观点——“差序格局”:“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的所有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在这个如水波一样的圈子的不同位置,我们个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存在差等的次序,也就是“差序”。差序格局的人情,体现在它的收放自如,处在差序格局的中心是我们自己,我们通过一根根的道德纽带联系着自己的圈子,并因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自行调节。《论语》中“昭公知礼乎”一问一答就是很好的例子——哪怕仁义礼智信也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尺度。
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知礼在人,维持礼俗在人,传礼亦在人。于是千年的礼治,流传于乡土社会,也在一代代乡土民众的手中得以传递,无形间成了造就了人情,也因此为人情所缚。
三、走向大山的穆罕默德
西洋的社会“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而乡土社会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西方现代社会建立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绝对的位置,也由此决定他所属的团体。而乡土社会中,没有个体平等的文化基础,每个人只能从自己的视角望去,看到围绕自己的一圈圈社会关系涟漪,每个人的位置都是相对的。谈及“绝对”,难免给人以冰冷的感觉,而“相对”则显得冷暖自如。所以西洋社会里不谈人情冷热,争的是权利,而在中国却是重交情、话不尽的人情味儿。虽然在中国见不到《纸牌屋》中政治权力下冰冷的“宫斗”大戏,但不可否认的是,人情社会下,方见真情流露。或许这些真情在外人看来,难免沾些世俗气。但这只是因为乡土社会长期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体系,体系中每个人都有统一的认同,对体系之外的人而言显得格格不入,才有了所谓世俗之说罢。
时过境迁,距费孝通先生写下此文也有七十余年之久了,中国也已步入法治社会,人情社会中的那些“规矩”又将何去何从?根据人情社会的内在核心,解决问题在“内”不在“外”,在于讲人情而非一味地套规则。而我们的规则应用,也有着自成体系的一套调节机制,如此看来,一向为人们所痛斥,内心却又难免有点向往的“不公平”,不正是人情社会的产物吗?而之所以不公平,只是因为我们单纯地站在湖面上去看一圈圈的涟漪,而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身处涟漪之中,倘若有朝一日自己被纳入了曾经看似“不公平”的那一圈水波中时,方才明白所谓的“不公”,只是因为离核心太远。在这个时代,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不变的是换了个“马甲”的人情社会。乡土社会决定了我们不能如神灵般凌驾于众生之上,我们只能在自己的水波中尽力将其扩大,把既定的“不公”化为动力,向这个社会的核心圈靠近甚至拥有自己的核心圈。
我想,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绝不仅仅是为了解释,而是为了指引。人情社会并不是中国的缺点,而是我们自己的缺点。正如《古兰经》中所说:“如果大山不会走向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可以走向大山。”乡土中国所需要的,从不是逆天改命颠覆这数千年的既成格局,而是生于斯、长于斯、兴于斯的华夏儿女,识人情世故而不陷于世俗纷争,圈圈涟漪亦能荡漾起滔天巨浪之势。
扎根乡土,亦不止于炊烟。
3. 读书报告会
四、项目学习反思
这个项目学习的形成是机缘巧合。学校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项目式学习,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与新课标素养教育理念深度吻合,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概念,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乡土中国》作为学生视野范围内不多的社会学理论著作,阅读有难度,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时代距离。因此,笔者尝试将整本书阅读和项目式学习结合起来,设计了本项目。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既能完成书籍的理论学习,又能借助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将书中的内容通过不同形式呈现,最终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很少关注家族的来源及家庭的传承,这个项目能从情感上给学生以触动和共鸣,让他们对自己的家庭多一些了解,对父辈的艰辛多一些体会,记住家族的来源和那些温暖感动的瞬间。
在整个项目学习实践推进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整本书阅读的做法,要求学生先读书,做读书笔记,然后根据项目任务完成采访、记录、列表等实践,最后提交成果,然后在班级内进行读书报告会分享研究成果。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都投入了很多時间和热情,但因为对项目理解的不同,最后的成果呈现,有的略显粗糙。总的来说,这次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研究很成功,找到了一种新的实践形式,为今后新教材的探索打开了一扇窗。
◇责任编辑 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