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重解与再育

2021-09-10唐丹白玲

职业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职业时代信息技术

唐丹 白玲

摘要:5G具有的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等特点重新定义了技术的内涵,致使对TPACK的传统解读日益显现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升级,对职业教育教师TPACK进行重解已十分必要。根据5G时代的技术特点,可将职业教育教师TPACK重解为四部分,即V-TK(融合职业背景的技术知识)、 V-TCK(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知识)、 V-TPK(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教学法知识)和 V-TPACK(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教学知识)。为更好响应5G时代对职业教育教师提出的诉求,可通过技术浸润加强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自我发展意识,利用技术赋能创新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提升方式,依托技术联盟构建职业教育教师TPACK再育共同体,从而实现5G时代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再育。

关键词:5G时代;职业教育教师;TPACK;信息技术

2021年,5G已进入规模商用时期。5G具有的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等特点重新定义了技术的内涵。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纳米科技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正如陈宝生部长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讲:“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赋能、可以赋权,将带来教育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源自美国的教师TPACK的传统解读已无法适应当前的5G时代,尤其是“T”的内涵在新技术背景下急需重新解读。

同时,“十四五”期间将深化落实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职业教育教师作为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承担者,其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对TPACK的掌握直接影响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之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升级,重解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内涵,探索職业教育教师TPACK再育的路径则显得更为必要且迫切。

一、5G时代职业教育教师TPACK重解的必要性

(一)技术泛化:5G时代TPACK传统解读存在的局限

TPACK(Technology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于2005年由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在舒尔曼(Shulman)PCK(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是对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技术整合的要求,以扩充教师现有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养。TPACK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即学科内容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技术知识(TK),以及由三个核心要素交叉组合而成的四个复合要素,即学科教学知识(PC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从2005年开始,国内外学者对TPACK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对于TPACK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一能力是未来教师必备的能力。该框架也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综合已有研究,过去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架构承袭了普通教育(见图1),只是在内涵解读上有所不同,融入了职业教育的特征。但随着5G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领域对TPACK的解读日显局限,且对其技术的理解存在泛化问题。

已有的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研究中,大多将TK(Technological Knowledge)解读为关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的知识[1],从其内涵看,不但没有体现“T”的技术变化,更没有彰显职业教育中“T”所具有的特殊要义,仅仅指职业教育教师要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如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能够熟练制作Word、Excel、PPT等。TCK(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亦如此。随着信息技术和E-learning的迅猛发展,教师利用计算机搜索相关教学资源更多地指网络资源,其质量难以保证,能运用于职业教育教学的非常有限。TP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是关于使用信息技术支持某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的知识,主要指职业教育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或者混合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造性学习;能够利用技术工具,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TPACK是关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高效率开展某个学科内容教学的知识。总体来看,有关TPACK的解读都比较泛化,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教与学,没有彰显5G时代万物互联、泛在网、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低功耗等技术特征,更忽视了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技术、光学和电子媒介技术在职业学校中的广泛应用。

(二)技术升级:5G时代对职业教育教师提出的挑战

随着5G时代技术的发展,担负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教师正面临进行技术升级的挑战。这种技术挑战不仅指专业技术技能的锤炼与提升,更指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进行管理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信息资源获取与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

1.对职业教育教师信息资源获取与应用能力提出的挑战

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师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单一,大多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浏览大众网页来获取教育信息资源,传统时代对职业教育教师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的要求不高。然而,进入5G时代,网络迅速发展,把突破时空限制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典型应用,为职业教育教师的资源获取提供了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职业教育教师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资源,如何结合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找到最适合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将技术与内容(V-TCK)融合起来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学习,这是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面临的一大考验。此外,在5G时代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否借助网络工具,如Blog、ICQ等通过网络与国外职业教育教师交流学习,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将现代教育技术高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这对职业教育教师来说已成为巨大挑战。

2.对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对于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囿于课前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备课、课中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传授等。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已融入职业教育,这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师会通过多媒体或者实地参观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高危行业,职业学校难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如化工实训室等,为避免现实场地造成的危险,就可依托现今的5G技术,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将危险的环境虚拟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身临其境地操作虚拟仪器,进行虚拟实验。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相应行为的后果,从而降低从业之后的风险性,并且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2]。目前很多职业学校为使学生了解到最真实的操作,专业技能课上每个学生都配有一台计算机,计算机系统内都安装了专业所需的仿真系统软件,教师可利用虚拟技术等先进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中,职业教育教师如果没有较强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就无法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编写电子教案、设计课件,无法游刃有余地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3]。因此,5G时代对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

3.对职业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提出的挑战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局限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线下管理,如平时对班内情况多观察,课上加大对学生秩序的巡视等。 然而,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可以基于培养过程数据库构建学业成就数据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与动态监测[4]。如目前流行的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 System,LMS)就是一个典型的可供教师使用的基于技术的教学管理系统,该系统可提供学生课堂实际情况与可视化报告。此外,教师也可利用人工智能、VR等技术,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诊断,进行学情分析,因材施教,使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厌恶学习转向爱上学习。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学生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学习的效果就得到了体现,从而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然而,这都是在技术支持下利用大数据才能实现的,教师不可能直接将智能教学系统生成的个性化学习方案推送给学生。相反,职业教育教师还需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进行自我反思,构建个性化教学,开展个性化的教学管理,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三)技术进化:5G时代对职业教育教师TPACK重解的诉求

5G时代,信息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化对教师也提出了相应要求。2019年,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5G时代正式开启。2020年,5G技术研发和标准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提出要大力推进5G联合研发、试验和预商用试点[5]。5G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职业教育的教与学带来了便利,也给职业教育教师带来了更大挑战。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变得更加智能化、立体化,教学内容也呈现跨学科的趋势,高清超清移动视频、3D视频、VR、AR等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运用。职业教育教师是“三教改革”的关键,不论是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教材内容的更新都需要其来带动。5G时代,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多为“数字原住民”,因此,职业教育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学习并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职业教育中,以更好地实现教学、技术和教学内容的融合。

二、5G时代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重新解读

5G时代是由互联网技术革新主导的信息技术革命时代[6]。技术的变革与升级赋能职业教育,诸多职业学校引入VR、AR、MR、XR、IOT、DB、AI、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了大量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平台、数媒教学共享管理中心等,使得职业教育教师原有的技术知识、职业教育知识、职业教育教学法知识、职业教育教学知识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中受到了巨大冲击。为使职业教育教师更好地适应职业学校现代化教学需求,融合5G新技术特点,可将其TPACK重解为以下四部分。

(一)V-TK:融合职业背景的技术知识

5G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的升级更新了教育的内容,提升了教育信息的传播速度,改变了信息交流方式。这对目前职业教育教师的技术知识提出了挑战。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教育教师必须要具备三年企业工作经验。这足以说明职业教育教师拥有职业背景知识、了解企业先进技术的重要性。职业教育教师应该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将技术纳入到职业教育中,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教师掌握全新的技术知识,即融合职业背景的技术知識(V-TK,Vocational-Technological Knowledge)。V-TK是指一系列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相关的硬件与软件知识。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8年6月7日发布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目前,智慧校园就是利用5G新技术实现泛在无线接入,实现“万物互联”的智能教学环境,打造远程互动式教学;通过超高清视频数据边缘计算,打造智慧平安校园;通过高清音频实时互交,打造AR沉浸式互动教学等。因此在5G技术的支持下,教师需要学习如何利用VR、AR技术,将智能化学习环境与学习者特征匹配。5G时代,职业教育教师要能结合专业背景,掌握相应的现代化技术操作,了解知识和技术操作的深度联系,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以满足国家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V-TCK: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知识

5G时代为职业教育的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载体支持。教师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借助物联网、互联网等获取相应的教学资源,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学生在未来工作场景中学习,并能够操纵相关工具,且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都能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随时答疑,从而获得与实际场景相同的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因此,在5G时代,教师需要掌握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知识,即V-TCK(Vocational-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通过技术将职业教育知识传递给学生。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知识是由技术与职业教育知识双向互动产生的,是职业教育教师利用新的技术合理表征职业教育内容的知识。V-TCK包括职业教育教师获取相关职业知识的能力和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相关信息技术的能力[7]。教师必须具备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获取信息资源与应用的能力,从而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信息化时代紧密相连,以培养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人。《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要推动“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职业院校中将出现启发式的专家资源库、学分银行和资源银行等虚拟资源仓库,以供教师资源共享。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开始向数字化教学转型,因此,职业教育教师要遵循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基本规律,加强技术T与内容C的联系,使数字化资源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最大功效。

(三)V-TPK: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教学法知识

5G时代,人才培养方式已经全面发生改变,教育面临更多来自非传统领域的挑战。职业教育将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学习者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随时随地抓住零碎的时间去学习。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因此,职业教育教师掌握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即职业教育教师需要掌握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教学法知识(V-TPK,Vocational-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V-TPK包括职业教育教师主动获取信息技术资源的能力、批判性的选择信息技术资源的思维以及创造性的使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未来的职业教育将走向多样化、全时空的智能化新时代,这也预示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学生成长,职业素养,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将占主导。5G时代,职业教育教师可将先进的技术融合到教学中,若教师欲检测学生掌握职业知识的程度,可以通过答题反馈器,了解学生答题结果,获得学生的最终数据,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职业教育理论知识。新一代数字技术重构了教育教学生态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利用VR、AR等技术可以给学生创建和现场类似的效果,从而带给学生具象的教学体验[8]。由传统的纯粹讲授知识教学转变到实际的教学,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四)V-TPACK: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教学知识

V-TPACK(Vocational-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目前对职业教育教师素养的一种诉求,旨在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将技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V-TPACK教学实施能力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也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会相关的技术知识,还需要将自身学习到的技术知识加以运用,即教师不仅要懂得各种技术的操作步骤,还需要了解如何将技术运用于职业教育的相关专业。教师要根据专业需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传递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9]。V-TPACK实际上是教师将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课堂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掌握技术知识。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如果只是具有创建网站的技术,却不懂得创建网站和教学的联系,不懂得如何运用创建网站进行教学,不知道如何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这就是技术与教学严重脱离的表现。整合技术的教学就是利用技术在特定情境中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解决,当技术元素融入教学情境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利用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如何运用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切忌只注重技术,而是必须把技术、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考虑。教师也不能只关注于拿什么技术来运用,而是要考虑这个技术怎样才能更好地支持教学。

三、5G时代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再培育

TPACK由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ma)提出后就成为了国内外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技术作为2G、3G、4G迭代赓续和创新的产物,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职业教育教师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只有在重解其TPACK内涵的基础上,重新探索其培育路径,才能满足5G时代提出的要求。

(一)通过技术浸润加强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自我发展意识

职业教育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态度会影响其对教学的感知。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如果认为采取传统的信息技术讲学的方式同样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与职业相关的知识,获得与未来职业相关的技能,教师对新兴技术持有默然甚至拒斥的态度,则可能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操作技能不强,无法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教师对信息技术对于教学作用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其是否会使用新兴技术进行教学。

目前,针对教师TK知识欠缺的情况,需要提升教师的技术素养,用观念引导行为。职业教育教师要自觉转变传统传授式教学理念,树立信息意识,提高利用技术辨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超前性需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时空不再仅仅局限于线下课堂,学生的学习区域已经扩大到线上、企业以及家庭。这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利用课堂实时互动系统等技术,在课堂上实时联系专家,使多元主体参加成为可能[10]。转变职业教育教师的传统思维,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学习,同样,职业学校也需要为教师创造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如果职业教育教师有很强的信息意识,当他在教学方面遇到问题时,最开始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职业院校教师对技术的敏感度越高,也就越容易解决问题。职业教育教师需要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职业教育不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传授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更可以起到训练学生思维以及让学生体验虚拟现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作用。除此之外,隨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职业教育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积极采取行动提升技术素养,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如教师了解并且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帮助学生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从而保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二)利用技术赋能创新职业教育教师TPACK的提升方式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意见》指出“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

首先,学校要支持教师参加多种信息化教学培训活动,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技术实践”的机会,使其在技术支持的环境下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反思的练习,从而有效提升其技术整合能力。除此之外,学校也可建立拥有多专业背景的教师团队。现实中,只有少部分教师对职业教育技术知识、职业教育学科知识以及职业教育教学法知识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团队合作可以弥补个体某些知识的欠缺,实现优势互补。由职业教育教学法的教师专门负责指导关于如何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的问题;由职业教育专职教师指导有关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问题;由职业教育技术教师指导关于职业教育技术问题;关于技术的缺失,每个团队可配备一个技术型教师,随时为其他职业教育教师解答相关的技术问题,以增加其他职业教育教师在技术上的自信,从而推动整个团队技术的发展。其次,创立教师实践项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谢奎教授创立的EDCITE(Evaluation Digital Content for Instructional and Teaching Excellence)教师实践项目,在教给教师技术知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教师对可应用于教学的数字化技术的评估能力,即教师要能够识别可应用于教学的各种技术,在评估各种技术质量的基础之上,确定使用何种技术可使教师教学效果最大化[11]。这个项目不仅可以提升教师TPACK能力,还有利于增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技术的内在动力。最后,改善学校教学软硬件设施。职业院校应该为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提供数字化教学环境。5G 时代,职业学校应提供免费WiFi,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实验室等,购置相关仪器设备,为教师开展实训教学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同时,对于购置的部分设备的使用,应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培训,鼓励他们参加技术购买单位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广研究项目,让技术真正赋能教师,进而促进教师TPACK的提升。

(三)依托技术联盟构建职业教育教师TPACK再育共同体

创建信息化教學共同体首先是为教师探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供一种保障与支持,为他们创造一种归属感,而不至于感觉自己在信息化教学的进程中孤军奋战[12]。同时,TPACK具有缄默性,很难通过文字传递,教师之间需要借助共同体的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可以借鉴科勒和米什拉提出的LBD(Learning by Design)方法,在职业教师群体中形成设计小组,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问题,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寻求对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利用技术,同时,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为了促进技术与教学的创新融合,还可以基于网络学习空间,通过自主学习或者项目合作的方式形成学习共同体。TPACK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在不断反思中发展,在交流与共享中增值,因此,构建具有共同目标的虚拟学习社区对一线教师TPACK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虚拟学习社区是为教师搭建的交流协作平台,通过互联网围绕共同的主题,团队协作,相互对话,参与社会活动。在虚拟学习社区,教师之间反复讨论,可让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知识是教师知识的基础,让教师在交流实践中领悟TPACK的魅力。

此外,在5G时代,欲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信息技能,也可利用“两培一研”双赢利益驱动模式,以利益机制为纽带,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基地与企业协作发展。“两培”是指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企业参与基地职教师资的培训,为职教师资提供实践基地。“一研”就是基地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服务[13]。其核心就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协作培养职教师资。职业学校教师在上课之余,可深入企业内部学习相关的先进技术。在信息化时代,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适应企业发展的职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层面,还需要恰当运用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以适应当下企业的发展。教师只有在深入了解并熟知专业的操作技能之后,才能向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描述企业工作的真正过程。总之,不论是信息化教学共同体,还是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学习共同体,抑或是“两培一研”的双赢利益驱动模式,都是希望依托技术联盟,借助共同体的力量促进职业教师融合职业背景的技术知识(V-TK)、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知识(V-TCK)和融合技术的职业教育教学法知识(V-TPK)的提升,进而促进教师TPACK的培养。

参考文献:

[1][9]董同强,马秀峰.高职院校教师TPACK:绩效分析及改进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1):52-57.

[2]张琳.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78-81.

[3]李红波.职业教育信息化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3-25.

[4]闫广芬,张栋科.“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架构与创新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6(8):7-13.

[5]庄榕霞,杨俊锋,黄荣怀.5G时代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1-8.

[6]李炜炜,袁军.融合视角下媒介素养演进研究:从1G到5G[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9):161-165.

[7]宋雨璇,董艳,蔡翔英.基于V-TPACK模型的职教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研究[J].职教论坛,2020(8):91-98.

[8]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91-95.

[10]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45-48.

[11]李鹏,石伟平.中国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的政策理想与行动路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内容分析与实施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20(1):106-114.

[12]杨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目标层次、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68-71.

[13]周志刚,米靖.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制度与机制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3-144.

(责任编辑:张维佳)

猜你喜欢

职业时代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我爱的职业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