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的重要意义、问题及建议

2021-09-10鞠光宇江虹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组织协调匹配直播

鞠光宇 江虹

【摘 要】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必须解决组织协调问题、利益补偿问题、直播校与直播校之间的匹配问题和信息技术应用问题。应以义务教育为重点推动优质课程直播进校、进班、进课堂,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协调机制,对直播校进行专项资助,推动直播校和输入校资源精准匹配,建立直播校和输入校校内组织新机制,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运用录播辅助教学。

【关键词】优质课程;直播;组织协调;匹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但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与人民群众需求之间存在突出矛盾。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其他相对薄弱地区和学校,成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提升全国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

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的重要意义

优质课程直播是指将优质课程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输送到其他学校进行直播教学,并由输入校的教师结合直播课程进行辅导教学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

推动优质课程直播是国家政策的明确要求。2016年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名校利用“名校网络课堂”带动一定数量的周边学校,使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2020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2021年公布的《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本地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以直播方式为薄弱学校、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提供‘专递课堂‘同步课堂服务,注重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并兼顾双边或多边课堂学生学情,提高互动交流的针对性、有效性。”

1.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之需

首先,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需重点推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17年之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可以归结为“基础建设+设备配套+应用探索”,这个阶段称为教育信息化1.0 时代,建设重点是教育信息化硬件。教育信息化2.0时代建设重点是软件建设,核心是构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优质课程直播能有效结合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点,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和融合,可以连接多个不同地区的班级,实现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混合、不同学校学生的混合,师生、生生间可通过网络进行及时互动,使新型师生关系建构、多元交互学习成为现实。

其次,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能有效推动我国教育资源均衡。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使得输入校广大学生也能够同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帮助不发达地区和薄弱校的学生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同时,也有利于薄弱校的广大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

再次,我国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的基础条件。要进行优质课程直播,必须具备教育信息化硬件条件和实践基础。从硬件条件来看,2020年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上升到99.7%,出口带宽达到100M的学校比例达到98.7%,绝大部分学校已达到课程直播的硬件要求。

2.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是提升教育效率的有效举措

优质课程直播比面对面教学具备一定优势。优质课程直播将互联网教学与传统课堂的优势有机结合,借助互联网连接一切、交互共享、资源高效率传播等特性,加之传统教育高效的课堂指导、师生交互等优势,实现二者优势结合,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优质课程直播优于其他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有直播与面对面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录播与面对面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两种。相比录播混合式教学模式,优质课程直播更具优势,更具现场感,更具互动性,更有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大规模优质课程直播将教师分为直播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两类,通过直播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整个教育过程,有利于整个教学过程效率的提升。

3.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是教育实践创新的重要方向

我国已经开始了优质课程直播的实践。2002年成都七中将本校的课程直播到四川不发达地区的248所高中,这248所高中跟随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课,一起上课、作业、考试,这是我国优质课程直播的开端。近几年,北京、四川、陕西、湖南、宁夏、甘肃等地积极开展优质课程直播,创建了“克隆班”“平行班”“扶智平台”“双师课堂”“阳光课堂”等优质课程直播模式,扩大了优质课程的覆盖面,显著提升了薄弱校的教育质量。在国外,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也进行了基于优质课程直播的教育改革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教育部发布报告肯定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认为在线教学与面授教学两种教学形式的融合远远大于任意一种单一形式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存在的问题

1.组织协调问题

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组织协调问题,即如何跨省、跨市、跨县在不同水平的学校和班级之间建立联系,这需要教育部,省、市和县的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协调。在国家、省、市、县四个层面,分别面临跨省、跨市、跨县、跨镇组织协调直播校和输入校的问题。

2.利益补偿问题

开展优质课程直播,直播输出校需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直播输出校的主讲教师负擔很重,不仅需要在设计课程时担负大部分工作,也要关注直播输出校的班级学习活动,有些直播校的主讲教师表示“如果课酬不提高,这样的课太累了,我不希望再继续授课。”如何对直播校进行利益补偿,特别是加强对直播主讲教师的激励,是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必须解决的问题。

3.教育资源精准匹配问题

从实践来看,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面临直播校和输入校以下三方面的配合问题。首先,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必须解决直播校和输入校之间的学生能力匹配问题。影响课程直播效果的最大因素就是直播的课程和输入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距过大,双方不能很好衔接。2013年人大附中优质课程直播就是因为人大附中和输入校之间的学生学习能力差距太大,使得直播在进行一年之后被迫改为录播。其次,必须解决输入校与直播校的配合问题。在优质课程直播过程中,输入校不仅是被动接受课程,也需要分担配合讲解、组织、辅导和作业批改工作。在一些直播课程中,输入校的教师存在班级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如交互活动进行中,不同班级学生操作时出现了混乱,但输入班教师在一旁协助不足,造成交互效率不高。在班内交互中,学生对指令不清楚,输入班教师无法及时跟进学生的问题,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再次,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面临直播校和输入校教材匹配问题。在全国使用多套教材的情况下,如何协调使用不同教材的直播校和输入校,也是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必须解决的问题。

4.直播教师和辅导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问题

为提升优质课程直播的效果,须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应用,这就要求直播教师和辅导教师都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但是实践中发现,许多教师对于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够熟练,直接影响了直播课程的效果,需要加强直播教师和辅导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大规模开展优质课程直播的建议

1.以义务教育为重点推动优质课程直播进校、进班、进课堂

义务教育是最需要推动教育资源均衡的学段,建议以义务教育为重点先行先试推动优质课程直播。从县域内的优质课程直播做起,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质课程直播试点县,将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段的优质课程在全县范围内直播。进而将义务教育学段的优质课程直播扩大到市域范围,选择一批地级市作为优质课程直播试点市,将市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段的优质课程在全市范围内直播。最后,将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课程直播扩大到省域范围和全国范围,推动优质课程直播进校、进班、进课堂,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学习到优质课程。

2.建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协调机制

在教育部层面,建议由教育部科技司、基础教育司和中央电教馆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协调需要跨省的大规模优质课程直播,在不同省份的直播校和输入校之间建立联系。在省级层面,由省级教育行政相关部门牵头,对需要跨市进行的优质课程直播进行组织协调,在本省不同市的直播校和输入校之间建立联系。在市级层面,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对需要跨县进行的优质课程直播进行组织协调,在本市不同县的直播校和输入校之间建立联系。在县级层面,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对需要跨镇进行的优质课程直播进行组织协调,在本县不同镇的直播校和输入校之间建立联系。

3.对直播校进行专项资助

优质课程直播需要直播校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提高直播校的积极性,提升直播课程的质量,建议各地设立优质课程直播专项资助项目,根据直播校的课程数量、质量和覆盖面,对直播校进行资助。允许直播校向输入校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提高直播校的积极性,收费的标准由教育行政部门和物价部门联合制定。

4.推动直播校和输入校教育资源精准匹配

一是创建优质直播课程目录。为解决直播校和输入校学生能力匹配问题和双方的教材匹配问题,需对不同层次的直播校进行分类,创建优质课程直播梯队,使直播校和输入校之间能够有效匹配。创建优质课程直播目录,目录上列明所有直播校、课程名称、课程主讲教师名称、课程简介、上课时间等,供输入校进行选择和匹配。

二是建立直播校和输入校之间的试运行机制。建议直播校和输入校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期对双方匹配能力进行试验与检验,双方能很好匹配再签订合作协议,进行正式的优质课程直播。

三是加强直播校和输入校教师交流与合作。为解决直播校和输入校教师配合不足问题,需加强直播校和输入校教师的交流。交流与合作形式既采用面对面形式,也采用在线形式。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定期的交流、学习和培训进行。虚拟形式通过微信群、QQ群、腾讯会议等进行交流、学习与合作。

5.建立直播校和输入校校内组织机制

为推动优质课程直播进校、进班、进课堂,打通优质课程直播最后一公里,须在直播校和输入校内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直播校须建立支持优质课程直播的领导团队、技术团队和备课团队。领导团队负责直播校的组织协调,技术团队负责为直播提供技术支持,备课团队负责为直播教师研发专业的直播课件。输入校须建立支持优质课程直播的相应领导团队、技术团队和辅导团队。领导团队负责输入校的组织协调,技术团队负责输入校的技术支持,辅导团队负责输入校的学生辅导。

6.加强直播教师和辅导教师培训

優质课程直播既需要直播教学,也需要辅导教师的积极配合,因此加强直播教师和辅导教师的培训非常必要。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直播教师和辅导教师进行培训。重点培训直播教师的直播教学能力和应对大规模现场教学能力,培训辅导教师的现场解答问题能力、课后辅导能力和作业批改能力,加强培训直播教师和辅导教师的配合能力。

7.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为更好地提高课程直播的效果,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直播课程教学。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输入校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反馈,帮助直播教师实时了解教学效果,更有效地改进现场教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输入校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区块链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更加精准地记录,客观反映学生的进步程度。

8.运用录播辅助教学

录播可以在优质课程直播中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直播课程录播回放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难懂的知识点,可为不具备优质课程直播条件的学校和班级提供学习素材。与直播课程相关的录播课程可以成为优质课程直播的课前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预习课程。因此,需发挥录播在优质课程直播中的作用,应用录播辅助直播课程教学。

作者单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组织协调匹配直播
试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工作
中职学生职业性向测评维度与就业岗位匹配研究
基于新型双频匹配电路的双频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工程车辆柴油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功率匹配及优化分析
气质类型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广播二次传播和可视化路径探析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的组织协调措施
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研究
立法主导要从加强组织协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