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2021-09-10唐靖淞
唐靖淞
(宜州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广西河池 546300)
随着中职学校教学理念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学徒制度能够更好地适用于现代就业市场的变化,是一种更具有经济性和高效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不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的有效内化与理解。建立学徒制度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与就业之间的关联,对于中职学生有很大益处。教师要重视学徒制度中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效果,结合学生实际接收到的内容,逐步从夯实基础迈向更高水平的学习与发展。
1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学徒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现代化教学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当中极具优势,是一种实现了校企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方向补充的科学模式。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在完成了基础的理论教学之后就可以参与到相关企业的岗位实习当中,通过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师傅带领参与并融入到日常工作当中,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实践活动消化和理解理论知识,利用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反复练习,达到提升个人综合水平的目的[1]。学校和企业在开展学徒制度教学中要注意对其比例的把握,避免一名师傅带领多名学生的情况,切实落实好学徒制度的模式,充分发挥其实践育人的优势,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 中职学校开展学徒制的优势
2.1 整合就业资源
结合中职学校育人的特点与目标来看,开发学徒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学校整合就业资源,与企业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企业师傅的带领学习下,可以对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推荐或颁发认定证书,为学生的就业履历增添光彩。通过经验丰富的企业师傅带领与教学,学生能够快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在双师制度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人能力水平也有很大提升。学校在筛选校企合作对象时能够对行业中的企业发展现状和学生就业形势进行良好的把握与预测,为学生的实际就业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保障学生找到更加心仪匹配的工作岗位。
2.2 构建知识体系
烹饪专业的学习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学徒制度的帮、传、带能够为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其专业水平,并为此后续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校企合作与学徒制度当中,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分别充当了不同方向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补充[2]。在烹饪专业的知识体系当中有明显的互相渗透与影响,如中餐与甜点当中都对食物的色泽与外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必须达到色香味俱美。通过与不同专业方向师傅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烹饪知识和审美理解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烹饪专业水准和工作认知。
2.3 提升职业素养
在中职学校开展学徒制度教学的模式当中,学生不仅能够在学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还能够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构建更加全面的职业认知,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优势。学生在学徒制度学习中不仅要学习企业师傅的专业技能,还要对其处理工作中各类突发情况的方法要点进行分析,完成在烹饪专业之外的道德素养提升。职业素养的学习在学校中很难有较大成效,只有通过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勤于观察才能从思想认知与心理层面更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职业素养对于中职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帮助,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需求,在有突发情况时也能凭借高素养和专业度予以妥善解决。
3 中职烹饪教学现状分析
3.1 缺乏实践资源
由于受到场地和资金等现实因素的限制,中职学校在烹饪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无法提供更加充分地实践资源,导致学生缺乏实习应用的机会,无法实现实操能力的提升。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使学生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更快地融入实际工作环境,通过消化理论知识和解决实践中的突发情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水平。在学徒制度学习中,企业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师傅要充分发挥帮、传、带的学徒制度优势挖掘学生的潜力[3]。针对缺少实践资源的中职学校更应当重视校企合作制度,正确认识实践活动在烹饪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实现“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3.2 培养定位不准
烹饪专业的就业方向较为多元化,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结合中职学校本身的发展目标与特点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定位就是加强其就业能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要求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践行这一目标。学校必须要重视对烹饪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的能力提升,通过校企合作和建立学徒制度给学生带来与校园学习截然不同的学习经历,使学生能够在双师教学的影响之下快速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能够在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和就业当中占据更多优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水平,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与做的并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验证理论,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
3.3 缺乏政府支持
中职学校对烹饪专业学生进行培养与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规范性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没有相关政策与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推动校企合作与学徒制度,导致其落实效果不够明显。由于一部分企业师傅在带领学生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会影响其本职工作效率,一些师傅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教学,企业内部也没有成文的规定能够保护学生在实习中的学习效果和个人权益。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和参与协会等应当联合起来为人才培养共同努力,通过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予以相关优惠和扶持提升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并制定严格的三方协定保证对学生多元化发展与方向培养模式的有效落实,维护学生的实际权益,加强对学徒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力度。
4 优化学徒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4.1 重视校企合作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徒制度对中职人才教育的重要影响,学校必须要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通过维护好学校与企业的关联性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学徒制度开展的过程当中学校要根据教学需求和市场变动选择行业当中发展规模较大、 学习就业有保障的企业予以合作,双方通过共同培养和就业输送的方式达成良好合作,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人才的全面发展的培养[4]。在进行学生招收时可以发挥学校与企业两方面的效力,通过协商规定学生录取标准和人才培养模式。在达成合作后双方也可以与学生共同签订培养与就业的三方协议,切实维护好各方主体的实际权益与责任,提升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水平,向企业不断输送烹饪专业人才。
4.2 多位一体模式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中职企业在开展学徒制度时也要重视构建高效且畅通的模式与流程。首先,作为学校必须重视对合作企业的选择,通过有机筛选和建立长期的合作交流等方式,企业必须要和学校签订一定的协议,确保学生在进行学徒制度培养和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护双方权益。学校和企业需要结合内部的实际情况共同商议制定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可通过内部推荐的方式,安排优秀员工和优秀教师合作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共享,确定好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导师[5]。其次,要按照中职教学三年制的特点对学生的授课进行合理规划,确保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发展。在第一年应当重视对学生行业基础知识的教育,可以通过参观等方式逐步渗透使学生更快的熟悉工作环境。在第二年可以采取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训双向发展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可以按照教学进度以周为单位进行划分,采用轮岗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与锻炼。在第三年的教学当中要侧重于企业实践和学徒教学,将更多的教学侧重在企业实训上,由经验丰富的师傅带领学生更快地融入工作当中(见图1)。
图1 多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流程
4.3 建立考评机制
建立必要的考评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性,还有利于督促校企积极合作培养高质量的烹饪专业人才,在传统的学校考评工作当中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过于偏重,导致一些实操基础和创新研究能力不足,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适应。学校应当建立更加综合全面的考评机制,结合学生的课业进度情况和市场需求对学生的理论、 实践与创新等展开不同维度的考察,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的不足,提升每年向社会输出烹饪人才的标准与质量[6]。考评工作开展的对象并不仅限于学生,还要对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教学水平展开年度考察,及时总结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学校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对学徒制度教学中的意见形成反馈,优化教学方法中的不足。
4.4 开展实践活动
针对中职学校育人的目标与特点,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对加强其就业竞争力有很大帮助,学校必须加以重视,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进行企业实训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学生课程开展进度和个人接受能力选择不同的实践方向,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并结合中职学校本身的特点为学生合理规划发展路径。在学徒制度当中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与机会,通过提前接触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在实际就业过程当中能够有效提升竞争力,并搭建学生与企业之间良好的关系,为学生的就业增添一份履历。在实践活动当中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系统性地向具体应用进行转化,更有利于提升对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
4.5 加强校园保障
为了保障学生进行学徒制度学习中的权益不受损害,中职学校要做好后期保障工作,通过签订合法合规的三方协议和为学生谋取实习就业福利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徒学习。中职学校在筛选校企合作方时要对其市场规模和制度等进行考察,在双方能够良好商定对学生有利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再开展实践合作活动。在三方协议中,学校与企业必须将对学生的具体培养方案和教学形式进行严格规定,并在实际中按照协议约定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学生烹饪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针对一些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采用分等级的方式开展学徒制度教学工作,为其筛选一些能够提供实习工资或补助的企业进行对口合作。学校必须严格把关企业的筛选工作,这是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稳定保障。
4.6 开放教学环境
在企业进行学徒制度学习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规划专门的教室和实习场地进行教学与练习活动。企业必须明确开发学徒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烹饪专业人才,并非是招聘一些价格低廉的学工完成企业经营的基础活动,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学徒制度发挥更大的效用。为了有效提升学徒制度的教学效率,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活动,通过实习与学习并重的方式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企业可以采取一些网络教学的方法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并满足不同烹饪方向学生的学习。企业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本地区的餐饮协会培训,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行业师傅,结合自身的能力不断学习与提升。
4.7 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以企业的双师制度能够最大化实现教学资源的补充与共享,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烹饪水平有很大帮助。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教学侧重点的合理分配,学校的教学更侧重于理论和全面发展,而企业的实践活动则更偏向于应用和个性维护。学生在参与企业的学徒实践活动当中,不仅要向师傅学习专业的烹饪技术和应用方法,还要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掌握职业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更快地融入角色。企业有许多持有高级烹饪证书的师傅,发展的方向也更加多元化,包括了中、西餐、甜点和营养师等,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灵活选择,充分保护其特长方向。对于完成企业学徒培训并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学生,企业也可向其颁发奖励证书,通过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等方式,提升企业证书在行业内的认可度,为学生构建更好的就业前提。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发学徒制度培养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学校要重视开展校企合作,打造学校、学生、政府和企业多方位的人才培养方式完成教学工作。学校要重视学徒制度的有效性,可以建立考评机制对实际效果进行检验,保证学生的实际接受效果。学校要注意加强学生就业的保障工作,通过签订学徒合同等方式维护学生的利益。借助企业中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经验刺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对能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