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ax抑制因子1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

2021-09-10陈韦任周玉杰吴雪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磷酸酶平滑肌孵育

陈韦任,杨 霞,周玉杰,马 茜,吴雪萍,沙 媛,钱 赓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12病房,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冠心病精准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3第一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北京100853

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它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3]。血管钙化主要表现为血管硬度增加和顺应性下降,其机制和骨发育相似,是主动的、可以调节的过程[4-6]。研究发现血管钙化机制包括细胞凋亡、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由收缩型向成骨样细胞表型分化、钙磷沉积、氧化应激等[7-11]。Bax抑制因子-1(BI-1)是抑制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的关键性调节因子[12-14]。最新研究证实BI-1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5-17]。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I-1表达降低,细胞凋亡增加,而激活BI-1能下调线粒体分裂蛋白表达,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减轻再灌注损伤[18]。BI-1对血管钙化的具体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建立VSMC钙化模型,观察钙化时BI-1的表达和BI-1对钙磷沉积、VSMC骨型分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雄性SD大鼠30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动物试验中心提供),4周龄,体质量80~100 g;主要试剂:β磷酸甘油;氯化钙;磷酸盐缓冲液(PBS);胎牛血清(Hyclone);DMEM(Gibco);茜素红S染色试剂盒、碱性磷酸酶试剂盒(Sigma);钙测定试剂盒(北京中生北控生物公司);BI-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β-肌动蛋白(β-actin)(Abcam)。动物实验规程已获批准,符合首都医科大学实验伦理委员会的伦理标准。

1.2 细胞培养、模型建立和实验分组

在洁净台内分离4周SD大鼠胸主动脉,剥去外膜,使用眼科剪将血管剪成小碎块(1 mm2)接种于细胞培养瓶中,置于10%胎牛血清和DMEM培养液中,在37 ℃、5%CO2孵箱中培养[19-21]。3~5 d换液传代1次。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形态学检测VSMC纯度>95%。

VSMC钙化模型的制作:将细胞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待细胞贴壁后加入10 mmol/L β磷酸甘油和7.2 mmol/L氯化钙诱导14 d,每隔2 d换1次液体[22,23]。

实验采用随机方法分为4组:对照组(10%胎牛血清的DMEM液培养14 d)、BI-1过表达组(过表达BI-1蛋白后,10%胎牛血清的DMEM液培养14 d)、钙化组(钙化培养基培养14 d)、钙化+BI-1过表达组(过表达BI-1蛋白后,钙化培养基培养14 d)。每组检测均重复6次实验。

1.3 BI-1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建立BI-1过表达的重组质粒(江苏吉玛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将VSMC 接种至6 孔板,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BI-1,24 h后裂解细胞提取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法验证转染效果。

1.4 茜素红S染色

钙化诱导14 d后,使用4 ℃PBS缓冲液冲洗3次,多聚甲醛固定15~20 min,PBS冲洗3次。标本中加入l%茜素红S(1 g茜素红S,100 mL蒸馏水),室温下孵育20 min,PBS冲洗细胞3次,显微镜下观察红色钙化结节并拍照。

1.5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

建模成功后收集细胞,加入细胞裂解液,然后提取细胞总蛋白,使用BCA定量试剂盒检测蛋白浓度,计算各组上样量。常规进行8%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蛋白电泳,然后将蛋白转移至PVDF膜。5%牛奶封闭1 h后,加入一抗室温孵育30 min、4 ℃孵育过夜,洗膜后使用封闭液稀释的二抗室温孵育40 min。使用化学发光试剂与膜孵育后,暗室曝光,使用Image J软件对条带进行数据分析。

1.6 钙含量的测定

建模成功后,4 ℃PBS冲洗细胞3次,使用0.6 mol/L盐酸37 ℃孵育24 h进行脱钙处理,次日取上清液用于钙含量测定。收集细胞,加入细胞裂解液,提取上清液,BCA定量试剂盒进行蛋白测定。钙含量标准化数值=样品钙含量/样品蛋白含量。

1.7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钙化培养基诱导14 d后,4 ℃PBS冲洗3次,加入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取上清进行测定。按试剂盒说明书加入缓冲液,37 ℃孵育30 min,终止液终止反应,测定405 nm范围内吸光光度值。BCA方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然后用蛋白含量校正碱性磷酸酶含量。

1.8 VSMC凋亡检测(TUNEL法)

细胞爬片中加入4%多聚甲醛室温下固定30 min,1%Triton X-100液体通透打孔,爬片加入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反应液混匀,冲洗3次后,加入标记液37 ℃反应30 min,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照相。凋亡率=阳性细胞/总细胞数×100%。

1.9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作t检验分析,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SMC钙化中BI-1蛋白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可见随着钙化时间的延长,BI-1蛋白水平逐渐下降。钙化培养基诱导第3d,BI-1蛋白表达开始下降;诱导第7 d,BI-1蛋白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诱导第14 d 下降达到最低值(P=0.001),结果提示BI-1蛋白和钙化时间存在负反馈关系(图1)。

图1 钙化诱导后血管平滑肌细胞BI-1蛋白表达Fig.1 Expression of BI-1 protein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with induced calcification.*P<0.01 vs 0 d,#P<0.01 vs 7 days.

2.2 过表达BI-1蛋白对细胞钙磷沉积的影响

钙化培养基诱导14 d后,钙化组茜素红S染色可见弥漫性红色钙化结节,而BI-1蛋白过表达后钙化被抑制,钙化结节消退(图2)。另外我们还测定了细胞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钙含量结果提示,VSMC钙化后,钙含量明显增加,而过表达BI-1可以显著减少细胞钙含量(P=0.0002,图3)。碱性磷酸酶结果提示,VSMC钙化后,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加,而BI-1过表达能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P=0.0006,图4)。

图2 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茜素红S染色结果Fig.2 Alizarin red S staining of the cells in the 4 groups.

图3 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含量Fig.3 Comparison of calcium content in the cells in the 4 groups.*P<0.01 vs control;#P<0.01 vs VSMC calcification group.

图4 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Fig.4 Comparison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mong the 4 groups.*P<0.01 vs control;#P<0.01 vs VSMC calcification group.

2.3 过表达BI-1蛋白对细胞骨型分化的影响

Runx-2和BMP-2是VSMC骨型分化重要标志性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SMC钙化后,Runx-2和BMP-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I-1过表达能抑制Runx-2(P=0.0003,图5)和BMP-2蛋白表达(P=0.0001,图6)。

图5 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Runx-2蛋白表达Fig.5 Comparison of Runx-2 protein expression among the 4 groups.*P<0.01 vs control;#P<0.01 vs VSMC calcification group.

图6 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BMP-2蛋白表达Fig.6 Comparison of BMP-2 protein expression among the 4 groups.*P<0.01 vs control;#P<0.01 vs VSMC calcification group.

2.4 过表达BI-1蛋白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VSMC钙化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过表达BI-1能明显降低VSMC凋亡率(P=0.01,图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SMC钙化后,凋亡蛋白活化的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而钙化+BI-1过表达组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较钙化组明显减少(P=0.0003,图8)。

图7 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Fig.7 Comparison of apoptosis rate among the 4 groups.

图8 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活化的caspase-3蛋白表达Fig.8 Comparison of cleaved caspase-3 protein expression among the 4 groups.*P<0.01 vs control;#P<0.01 vs VSMC calcification grou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随着钙化时间的延长,BI-1蛋白水平逐渐下降,两者存在负反馈关系;另外BI-1表达下降,伴随着VSMC钙沉积、细胞凋亡和细胞骨型分化增加;而促进BI-1蛋白表达后,VSMC钙沉积、细胞凋亡和细胞骨型分化减少,血管钙化明显减轻。

Lisak等研究发现BI-1不仅可以减少细胞内质网钙浓度,还能降低细胞钙水平,保持细胞内钙稳态平衡[24]。大鼠免疫细胞敲除BI-1蛋白后,细胞内和内质网钙浓度明显增加,细胞坏死增多,免疫功能下降,而过表达BI-1后,细胞钙浓度恢复,免疫功能得以改善,可见BI-1调节钙平衡对免疫系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5]。Doycheva等认为BI-1能减少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过表达BI-1能减少小鼠大脑梗死面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沉默BI-1后,神经细胞凋亡增多,大脑梗死面积增加,神经系统功能恶化[26]。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中,BI-1表达下降,肾小管细胞凋亡增加,而促进BI-1表达后,肾小管细胞凋亡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减轻,肾功能明显改善[27]。近期研究发现BI-1对心血管疾病能起到保护性作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BI-1蛋白表达减少,而过表达BI-1能降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线粒体活性氧爆发,抑制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而抑制BI-1则加重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28]。另一心肌梗死研究中,BI-1蛋白能抑制心肌细胞坏死,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改善心脏功能,而基因敲除BI-1后氧化应激增加,细胞凋亡加重,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脏功能恶化[29]。本研究中,血管钙化时,BI-1表达下降,VSMC钙含量、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分泌增多;而过表达BI-1 蛋白后,钙含量、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分泌减少,血管钙化明显减轻。

血管钙化时,细胞凋亡能促进VSMC骨型分化,而抑制细胞凋亡则减少VSMC骨型分化,BMP-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30]。另有研究发现肾脏透析患者VSMC凋亡诱发血管钙化,凋亡的VSMC通过囊泡释放羟基磷灰石促进Runx-2和BMP-2表达,进而诱发血管钙化[31]。本研究中,VSMC钙化后细胞凋亡增加,BMP-2、Runx-2表达增多,而促进BI-1蛋白表达后,BMP-2、Runx-2表达减少,血管钙化明显减轻,因此BI-1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抑制BMP-2、Runx-2表达,进而减轻血管钙化。综上所述,血管钙化抑制BI-1蛋白表达,加重细胞凋亡、钙磷沉积和VSMC骨型分化,而促进BI-1蛋白表达能抑制细胞凋亡、钙磷沉积和VSMC骨型分化,进而减轻血管钙化。由此可见,BI-1蛋白作为新的血管钙化调节蛋白,具有多重细胞保护作用,相信随着BI-1和血管钙化深入研究,将来一定为血管钙化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该研究局限性在于缺乏更深机制研究和动物相关实验,比如BI-1是线粒体重要的调控蛋白,而线粒体融合蛋白(OPA1)/线粒体融合/自噬和血管钙化密切相关[21],BI-1是否通过该途径抑制线粒体损伤,进而减轻血管钙化。动物实验方面采用血管特异性BI-1过表达小鼠,建立血管斑块钙化模型,测定细胞钙含量、Runx-2、caspase-3等指标,明确BI-1的血管保护作用。另外BI-1能降低细胞钙水平,是否这一改变对细胞内外电位存在影响,进而对钙化产生作用,有待下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磷酸酶平滑肌孵育
大蒜素抑制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扳机日血清雌激素不同水平时授精前后卵母细胞孵育时间对短时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ALOX15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瘦素对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及ROS表达的影响
ANO1抑制剂对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
用课程“孵育”会“发光”的教室
酶级联反应放大策略用于灵敏检测酸性磷酸酶
军事电子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孵育与拓展
应用快速孵育法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过程探讨——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