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垄膜沟灌与膜下滴灌技术应用效果试验报告
2021-09-10魏鹏
魏 鹏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庄浪744699)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位于庄浪县永宁镇秦洼村,海拔1 914 m,地力中等,肥力均匀,土层深厚,前茬作物为黄瓜。土质属黄绵土,含有机质13.5 g/kg、全氮1.06 g/kg、有效磷44.1 mg/kg、速效钾149 mg/kg,pH 8.04。
2 试验设计
试验相关因素主要有灌溉方式和肥料施用量,灌溉方式为垄膜沟灌(W1)和膜下滴灌(W2);氮肥 施 用 量 分 别 为0 kg/hm2(Z0)、300 kg/hm2(Z1)、600 kg/hm2(Z2)、900 kg/hm2(Z3)。试验共设W1Z0、W1Z1、W1Z2、W1Z3、W2Z0、W2Z1、W2Z2、W2Z38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法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33.6 m2,各处理均基施农家肥75 000 kg/hm2。各处理的氮肥均于开花前期、开花结果期、结果盛期和结果后期随灌溉追施,每次追施25%。参试番茄品种为中研TT,氮肥为含N46%的尿素,地膜为宽120 cm、厚0.10 mm的农用地膜。垄膜沟灌应先起垄,再在垄上开灌水沟、覆膜,垄 宽90 cm、高15 cm,沟 宽30 cm、深20 cm;膜下滴灌地膜平铺,每带幅铺设2行水带,水带间距30 cm。番茄双行定值,行距40 cm,株距50 cm。各处理均先铺膜、后定值。收获期测定番茄的生物性状和产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1可知,8个处理生育期均相同,说明不同灌水方式和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番茄生育期没有影响。
表1 各处理生育期记载
3.2 不同处理对番茄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株高处理W2Z2最高,为182 cm;处理W2Z3最低,为164 cm;处理W1Z2为180 cm,处理W2Z0为178 cm,处理W2Z1为176 cm,处理W1Z0为173cm,处理W1Z1为172cm,处理W1Z3为168cm。果间距各处理均为5叶1穗。果穗数各处理均为4个。穗粒数各处理均为4个。果实色度各处理均为粉色。单果重处理W2Z2最重,为276 g;处理W1Z0最轻,为225g;处理W1Z2为268g,处理W2Z3为264g,处理W2Z1为258 g,处理W1Z3为257 g,处理W1Z1为247 g,处理W2Z0为243 g。单株产量处理W2Z2最高,为4.42 kg;处理W1Z0最低,为3.6 kg;处理W1Z2为4.29 kg,处理W2Z3为4.22 kg,处理W2Z1为4.13 kg,处理W1Z3为4.11 kg,处理W1Z1为3.95 kg,处理W2Z0为3.89 kg。
表2 番茄主要经济性状
3.3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处理W2Z2折合产量为145 464 kg/hm2,纯收益为21.519 24万元/hm2,位居第一;处理W1Z2折合产量为142 080 kg/hm2,纯收益为21.277 8万元/hm2,位居第二;处理W2Z3折合产量为138846kg/hm2,纯收益为20.40036万元/hm2,位居第三;处理W1Z3折合产量为136 803kg/hm2,纯收益为20.373 48万元/hm2,位居第四;处理W2Z1折合产量为137 031 kg/hm2,纯收益为20.229 96万元/hm2,位居第五;处理W1Z1折合产量为130 681.5 kg/hm2,纯收益为19.514 04万元/hm2,位居第六;处理W2Z0折合产量为129 262.5 kg/hm2,纯收益为19.047万元/hm2,位居第七;处理W1Z0折合产量为119 361 kg/hm2,纯收益为17.762 76万元/hm2,位居第八。经方差分析,重复间差异不显著(F=0.3310<F0.05=3.738 9),处理间差异极显著(F=129.955 0>F0.05=2.764 2,F0.01=4.277 9)进一步进行SSR测验,处理W2Z2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该处理对番茄的增产作用优于其他处理。
表3 产量结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尿素施用量为600 kg/hm2时,番茄产量和纯收益均最高,分别为145 464 kg/hm2和21.519 24万元/hm2;在相同的灌溉模式下,番茄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高先增加后降低;氮肥施用量相同时,膜下滴灌的产量高于垄膜沟灌的产量;膜下滴灌模式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垄膜沟灌模式的氮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