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徽州宗族聚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21-09-10马可莉袁晨晨张伟吴伟东周宝娟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安徽建筑 2021年9期
关键词:大族歙县世家

马可莉,袁晨晨,张伟,吴伟东,周宝娟 (安徽科技学院 建筑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0 引言

古徽州是我国宗族社会的典型地区之一。自魏南北朝至明清时期,众多世家大族或因躲避战乱或遭贬、调任或领军驻守或留恋山水风光或弃官隐居或进赘定居于此,其中以躲避战乱者居多。这些世家大族迁徽之初与当地土著山越人混居或另辟新地而居或与其他大族混居,后逐渐演变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宗族聚居的格局。

目前关于徽州宗族聚落空间特征的理论研究较少,大多偏向于对某姓氏宗族发展演变的历史、社会情况进行考察整理,而在空间方面则偏向个案宗族聚落的空间结构分析、优化或权力结构分析与应用,或聚焦于该聚落的主要宗族特色建筑或文化符号的活化。总体来看,从区域层面分析古徽州宗族聚落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少,研究的尺度多以微观视野截取宗族网络中某一大姓宗族或某个村、镇为主,研究内容偏向于文献梳理及定性描述,研究方法以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等,以量化的方式关注古徽州宗族聚落区域层面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少。本文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文献资料整理、实地调查等方法,探究古徽州宗族聚落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对宗族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解析,以期为古徽州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1.1 研究区域概况

古徽州是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其范围包含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绩溪县、婺源县、徽州区在内的一府六县和黄山区,区域内的聚落浸润于宗族秩序下的血缘与地缘网络。

1.2 研究对象

本文以古徽州地区1-5批325个中国传统村落和55个选自一府六县的县志、《士商类要》《新安名族志》等书籍中较有代表性的宗族聚落作为样本,共计380个,这些聚落遍布一府六县,建立时间从秦汉至明清时期,并包含了自然村、行政村、乡镇所在地等行政等级。对这些聚落进行详细的文字资料考察并实地调研后梳理出了近百个主要宗族姓氏情况。

本文对380个宗族聚落样本进行以下预处理:①宗族聚落矢量化,在91位图中对宗族聚落经纬度进行精确定位,导入ArcGIS进行位置显示;②将徽州古道、航道等要素与宗族聚落坐标系统一,并建立数据库以便进行拓扑关系的分析;③进行网络数据集构建,设置网络属性后,利用ArcGIS10.2的网络分析工具,进行空间分析探究宗族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2 世家大族入徽总体特征

2.1 历史漫长的迁入时间

古徽州宗族姓氏多来源于朝代交替、战乱爆发之时。中国历史上每当战争发生,即出现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渡江南迁的现象,古徽州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是世家大族南迁选择的热点地之一。世家大族迁入古徽州相关资料记载中较为有代表性的如吴、汪、芳三族在东汉末年中原南地区门阀混战,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南渡入徽。另外西晋末年“永嘉南渡”、唐末的黄巢起义、北宋末年宋金对峙等时期均出现中原人口大规模南渡现象。因此,北方世家大族迁入徽州地区主要时间也主要集中在两晋、唐末、五代及两宋之际,尤以唐宋为多(图1、图2)。这些世家大族入徽之后,依然会保持原来的宗族组织聚族而居,这些强宗大族虽失去世代为官的门阀特权,但其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能够快速地适应科举制,从而衍变为保持着士族宗族诸多特征的名门望族。

图1 隋唐前宗族姓氏入徽州时间分布图(一)(作者自绘)

图2 隋唐后宗族姓氏入徽州时间分布图(二)(作者自绘)

这些世家大族选择迁居古徽州的原因多样,据《新安名族志》记载西汉时期某舒姓太守、南北朝时来自山东的新安太守任昉等喜爱当地山水,所以均迁居至此;唐、宋、元时期亦有。另外许多中原地区士大夫因为在徽州居官任职,遂定居徽州,如歙县棠樾鲍氏,鲍伸原籍为青州,在晋太康年间调任新安,偕其后人寓居于此,子孙繁衍分散至蜀源、岩镇、新馆等地。可见众多世家大族或因躲避战乱或遭贬、调任或领军驻守或留恋山水风光或弃官隐居或进赘定居于此,其中还是以躲避战乱者居多。

2.2 水陆结合的迁入路径

世家大族迁入古徽州大都通过鸟道、驿道等古道或从水上经区域内江、河、湖泊行船(图3),较为重要的入徽路径有:从浙江衢州开化县过白际山向西入休宁县境;从睦州陆路进入歙县境;从江西饶州乐平县,经婺源县,越白际山进入休宁县境,或由浙江睦州淳安县,逆新安江上行,进入歙县境;或从江西饶州的浮梁县,逆着阊江向上行至祁门县境。世家大族始迁定居的地点遍布一府六县,但主要集中在歙县、黟县、休宁县等地依水而居,这些区县位于古徽州东南部,水陆交通条件较好。

图3 宗族姓氏迁入古徽州路径图(作者自绘)

2.3 百花齐放的迁入氏族

选取较有代表性的380个聚落进行宗族演变梳理后发现81个(表1)主要姓氏的世家大族入徽,且大多来源于北方,规模较大的宗族有程、汪、吴、黄、胡、王、李、方等八姓,洪、余、戴、鲍、江曹、孙、毕等姓氏规模次之。除了林、奚、高等几个姓氏始迁入古徽州的时间不确定外,其他姓氏初迁入时间均有史可依,还有同姓但来源地却不同,迁入时间分前后,属于同姓不同宗,如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安定胡氏与明经胡氏、青州孙氏与富春孙氏等。根据表6-2可知唐、宋时期迁入姓氏最多,其次为汉晋。

81个姓氏迁入徽州时间分布 表1

除了徽州历史上同名宗大姓外,还有一些杂姓,这些杂姓来源于佃仆、船民和明代以后的外来移民。这些杂姓居民受到较大宗族的歧视和剥削压迫,遭受不得与大族平起平坐,被禁止与大宗族联姻等待遇。

2.4 范围广泛的迁入地域

根据梳理的姓氏资料,按其最早迁入古徽州的时间追溯其原居住地,发现这些世家大族原籍至少遍及13个省(表2),主要来自北部中原地区(河南、陕西东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等)如图4,遍及华东、华中、华南等地,还有部分来自西北地区。整个迁入的线路北到山东,南到福建,西到甘肃,东到苏浙,有的姓氏则在同一时代从不同的地方迁入古徽州,以山东、浙江、江西、河南迁入姓氏最多。

图4 宗族姓氏迁入古徽州示意图(作者自绘)

81个姓氏原居地分布 表2

3 古徽州宗族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3.1 空间分布特征

为进一步探析宗族聚落分布的高密度区(热点区)和低密度区(冷区),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得到古徽州宗族聚落的密度分布图(图5),可见古徽州宗族聚落中部、东部密南北和西部疏,表现为以歙县高密度区向周围过渡,黟县为次密度区的特征,即聚落分布热点区。这是由于歙、黟早在秦即已置县,且歙县区域内新安江及其支流冲积形成了地势平坦的盆地,水资源又丰富,另作为古徽州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交通便利,因此宗族聚落分布最为密集。另外对古徽州各区县进行宗族姓氏始迁地的空间聚类分析(图6)也反映了各区县对宗族迁居吸引力大小的差异,歙县、黟县仍为宗族始迁地选择的热点区域,且很多世家大族入徽集中于休歙盆地的歙县岩镇、黄墩、古溪、潜口、丹阳,休宁万安、阳湖等平畴沃野之地建起移民型聚落。

图5 古徽州宗族聚落和密度分布图(作者自绘)

图6 古徽州宗族姓氏聚类分析图(作者自绘)

3.2 区域发散特征

选取的380个聚落中近百个姓氏的世家大族入徽后,经过世代繁衍由某一地或多地如细胞复制般扩散开来。选择其中发展规模较大的12个主要宗族姓氏进行聚落始迁地和现状聚落分布情况进行宗族发散的分析,据图7可见王、程、吴、胡、江、汪姓宗族始迁地覆盖范围较广,宗族地域发散较为广泛,而且宗族网络也较为密集;黄、洪两个姓氏始迁地和发散地集中于歙县盆地;余氏宗族始迁地集中在歙县重要的县域,宗族呈歙县向四周分散状,覆盖地域较为广阔,几乎涵盖古徽州一府六县。总的来看,这些宗族聚落的扩散方向多沿古道、航道方向迁至歙县平原、黟县平原地区,且呈现就近规律。

图7 古徽州主要宗族发散示意图(作者自绘)

3.3 外部扩散特征

古徽州宗族向外迁移的原因主要是外出经商或者出仕调任,迁徙的途径主要为沿长江、钱塘江、京杭大运河等水系航道或古道,主要迁移地为邻近的苏浙鄂等省份。在明万历年以后,徽商经营地遍及大江南北,其中的重要商贸城镇成为徽州宗族外迁扩散的主要选择地,如:歙县江氏、新馆鲍氏于明清时期沿钱塘江流域聚居于杭州、绍兴、江山等地;元末至清初黄氏、程氏、汪氏、吴氏、曹氏等徽州商人沿京杭大运河把传统建筑、传统习俗带到南京、扬州、淮安等经营地,其中扬州甚至被称为“徽商殖民地”;另外沿长江流域易于到达的两湖的岳阳、汉口、黄陂、京山、广济、黄梅等城镇也曾是徽商的集结地区,远至西蜀、云贵、陕甘等地也有徽商的身影,歙县汪氏、王氏宗族曾行商至沿海的福建地区,明嘉靖、万历间更有不少徽商因海外贸易侨寓日本。

3.4 宗族内部结构特征

古徽州很多宗族一方面集聚发展,另一方面以血缘关系相联系横向扩大逐渐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其系宗族聚落可能为一个,几个,或者数十个。宗族聚居并通过建祠堂、纂修族谱、置族田、修坟茔、兴办教育、建家庙等行为巩固宗族组织和宗族制度。宗族血缘群体又有联姻纽带的联结和交叉,类似家族宗法集团,由宗族的族长担任管理经营领袖,其下又设房长等,以聚落或以族为一约,形成里长和乡约并存权力网络,保证了大族对小族的控制。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宗族聚落的裂变,促使了徽商向以江、浙等客居地迁居,进一步扩大了地缘圈。

4 结语

古徽州宗族聚落形成时间自秦汉经两晋、唐末、五代及两宋较长时间,逐步形成姓氏繁多的宗族聚落群,其迁入线路水陆结合且分布地域范围广泛。因黟、歙二县较早设立,尤其歙县作为古徽州行政中心是宗族聚落的分布热点区。宗族聚落在古徽州范围内经过世代繁衍由某一寓地或多地如细胞复制般向歙县平原、黟县平原等地区扩散开来。一方面因徽商的繁盛,另一方面因地少人多竞争激烈,徽商经营之地往往也成为徽州宗族的外迁地,进一步扩大了宗族网络,其本质是血缘和地缘社会关系的拓展。

猜你喜欢

大族歙县世家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河北大族与东魏建立新论
徽港
SAGA世家表:跨界演绎,链“饰”潮流
由蒐狝为务到崇儒之美:契丹大族社会性格转变述论
借补充公告致歉 大族激光归因“工作疏漏”
木玩世家第三代的接班故事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世家大族联姻背景下的辽朝政治生态
萧相国世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