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与优化举措分析
2021-09-10陆晓晓
陆晓晓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优化举措,行车调度调整在地铁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对于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与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保证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地铁运营;行车调度调整;优化举措
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地铁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方式,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大中城市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地铁建设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地铁将会逐渐成为国内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地铁在运行中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
1调度调整的意义
地铁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突发性的情况,如客流量剧增、设备故障以及地铁晚点等,这些情况并不能够提前预见到,这就需要地铁相关工作人员对地铁的日常运行情况进行及时地关注,当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采取适当的应急方案,对地铁行车进行调度调整,从而保证地铁的持续稳定运行。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人们对于地铁的需求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城市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增开地铁新线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地铁的行车调度调整工作增加难度。相关地铁工作人员应做好行车调度调整工作,为乘客提供舒适的运营服务,保证地铁能够最大程度地按照既定的列车运行表准点运营,实现城市交通的安全顺畅。
2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的基本原则
地铁运营中行车调度调整的基本原则如图1所示。
第一,安全。这要求在地铁运营时出现一些突发性的事件,在行车调度调整的过程中应将乘客以及行车的安全放在首要地位,这是保证地铁持续稳定运营的首要条件。第二,全面。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地铁运行进行调度和调整时,要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既要关注突发性事件本身,还要综合考虑到其他因素可能会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第三,快速。相关企业和部门在地铁行车调度调整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节约时间,在突发性事故发生的初期,就将损失降到最低。第四,服务。对地铁行车进行调度调整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到地铁运营的服务质量,在做出相关的调整安排后,要在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等形式告知乘客,最大程度地降低对乘客出行造成的影响。
3地铁运营中行车调度调整的优化举措
3.1组织列车在车站多停晚发或扣车
地铁运营中行车调度调整的优化举措如图2所示。
当车站的相关设备以及前方运行的列车出现故障时,在行车调度调整的过程中一般组织列车在车站多停晚发或者扣车,通过这种方案能够将列车之间的车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间隔内,有利于实现地铁的均匀运行。实际上,多停晚发也是扣车的一种方式,应遵循“谁扣谁放”的扣车原则,在后方车站实施扣车。
3.2组织列车越站运行
为了让晚点的列车按时达到站点,可以让列车司机越站运行,也就是不停站地通过。在组织列车越战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对乘客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并充分地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对于首班站、末班站以及客流量较大的车站,不能够组织列车越站运行。除此之外,当列车前方站点发生意外情况时,需要组织列车越站运行,但是既要避免同一辆列车连续地越站,也要避免多辆列车在同一站点发生越站。
3.3组织列车反向运行
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需要按照上行和下行的方式来设计,导致列车路线相同时运行方向也相同。在列车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列车故障救援等突发性事件,导致上行和下行中的一个方向列车密度过大,而另一方向列车密度较小,这时候就可以组织列车反向运行,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有效的列车调度调整,使列车能够恢复正点运行,从而缩小列车的间隔。
3.4组织列车站前折返
当列车运行中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可以组织列车在站前进行折返,缩短行车的距离,从而减少列车折返的時间。但是这种行车调度调整方式本身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列车在折返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会占用该条线路,产生上、下车合流,对后续列车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车站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地做好乘客的思想工作。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除了上述提到的几种举措,还能够实施列车停运、调整始发站的发车时间以及组织调整列车救援等方案,这需要相关人员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根据列车运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列车调度调整方案,保证列车的持续稳定运行,保证乘客的出行。
参考文献:
[1]刘文斌,任望. 高线路客运强度下地铁行车调度指挥的难点和应对措施[J]. 中国科技纵横,2020(3):240-241.
[2]周伏武. 对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方案解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7):4319.
徐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