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

2021-09-10郝春芳

智慧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预防效果下肢深静脉血栓

郝春芳

摘要:目的 分析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86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采用电脑随机编号法把其分成观察B组和对照A组,各93例,对照A组采用常规妇产科护理方法,观察B组在常规妇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围产期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B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远远的低于对照A组,12h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指标显著的优于对照A组,两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妇产科护理方法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入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对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降低,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perinat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aternal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afte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186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Nov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A,9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incidence of DVT and coagulation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DVT in group B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 the coagulation indexes such as 12h D-dimer and prothrombi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routin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methods for cesarean s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maternal care to join the perinat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maternal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can obtain better nursing effect,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Key words]caesarean section perinatal nursing intervention;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Preventive effect

深静脉血栓(DVT)是产妇行剖宫产手术后常见性的、严重性的一种并发症,重要原因是产妇手术后需要相对长的卧床休息时间,因此,经常会导致腰背酸痛、四肢麻木等问题的出现,还有很到的几率并发DVT【1】。一旦并发DVT就会出现下肢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等临床症状,在我国现阶段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需要从预防的角度加强管理。具大量临床数据资料显示【2】,在围术期给予产妇有效的、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对DVT发生的几率进一步降低,还能够帮助产妇尽快恢复出院。本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8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2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186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采用电脑随机编号法把其分成观察B组和对照A组,各93例,观察B组年龄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28.49±2.67)岁;对照A组年龄在25-39岁之间,平均年龄(29.13±3.0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A组

对照A组采用术前饮食指导、术中监测病情、术后监测生命体征等常规妇产科护理方法。

1.2.2观察B组

观察B组在常规妇产科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围产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引导产妇进行术前常规检查,详细的介绍剖宫产的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准备物品等【3】;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产妇出现的焦虑、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密切的监控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音等。(2)术中采取保温措施、无菌操作,通过说话等方式帮助产妇缓解紧张情绪【4】。(3)术后鼓励产妇尽快下床活动、监测生命体征、指导其肢体训练、叮嘱产妇合理饮食。

1.3指标观察

(1)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发生率=发生例数/總例数×100%。(2)对比两组凝血指标。采用12h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检验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B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15%明显没有对照A组的15.0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凝血指标

护理前,12h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B组显著优于对照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下肢DVT作为静脉回流出现障碍的一种疾病,具有危害性大的特点,产妇的临床症状主要有浅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疼痛等【5】,甚至会出现肺栓塞。剖宫产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具有多样性,其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数下肢DVT,一旦并发该病,不仅会给产妇带来身体方面的痛苦【6】,极为不利术后康复,还会给产妇带来大量的不良心理情绪。现阶段对该病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还要从预防方面加强管理【7】。

围术期护理术前引导产妇进行体检,评估健康状态,重点针对凝血功能进行检查。根据下肢DVT形成主要诱导因素,对具有高发几率的产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生活方面对产妇进行指导,叮嘱产妇多喝水,多运动,饮食合理【8】;术中采取保温措施、无菌操作;术后详细的讲解下肢DVT的重大危害以及预防的有效方法,叮嘱产妇尽量缩短下床活动的时间,帮助产妇按摩肌肉。

综上所述,采用常规妇产科护理方法对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入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对产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降低,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唐龙凤.精细化护理模式对于剖宫产产妇康复与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探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7):86-87.

[2]亓爱英.精細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与提升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3):28-30.

[3]李阳,张礼.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3):159-160+164.

[4]王慧,吴晗,杜晓慧,孟祥凤.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5):181-182.

[5]徐洁.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康复及产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26-27.

[6]徐元春,吴跃芹,康程,等.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围手术期管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5,17(6):11-13.

[7]朱媛媛,梁会妮.胎盘前置剖宫产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2):96-98.

[8]张燕.综合性护理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当代护士,2019,26(15):68-70.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猜你喜欢

预防效果下肢深静脉血栓
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
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控制作用分析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化疗性静脉炎采用湿润烧伤膏的预防效果观察
高海拔地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