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2021-09-10陈日铭
陈日铭
1910 年11 月12 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 (现常州市金坛区) 一个农民的家庭。到了读书的年龄,就和姐姐一起上小学。小学毕业后,家中无力让 姐姐读书,只把华罗庚送到金坛初中。初中毕业后,家中无力供他读高中,他 只得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但终因交不起学费,不久就失学了。回家后,他 就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忙。顾客来了,他就帮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 顾客走了,他又埋头看书或演算题目。有一次,有个顾客买东西时把他的草稿 纸带走了,他不顾一切地把草稿纸追回来。
华罗庚酷爱数学,在他的柜台上,常常一边放着账本、算盘,一边却放着 数学书籍。他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书本,坚持自学。华罗庚差不多每天花 10 个小时钻研数学。有时,睡到半夜,他忽然想到一个解决数学难题的方法, 便立即点亮小油灯,把它写下来。他的父亲看不懂那些数学书,以为儿子是在看“天书”,对他说道:“人生在世,最要紧的问题是吃饭。你应该殷勤招呼顾客,多做些买卖,不要死钻书本。”后来,父亲看到儿子那么勤奋学习,被感动 了,不再阻止他学习数学了。
19 岁时,华罗庚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当时上海《科学》杂志上,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重视。经熊庆来教授的推荐,他于1931 年到清华大学工作。在清华大学时,华罗庚立下一个宏愿:我受的教育比别人少,我必须用 更多的时间来补救我的缺失,人家工作8 小时,我要工作12 小时才觉得安心。
28 岁时,他受聘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授,他在艰苦条件下工作并写出了60 万字的数学专著。
后来,华罗庚应美国伊利诺大学的聘请,到那里当教授,学校以1 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终身聘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罗庚决定回国。他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
1950 年,华罗庚带着家人,冲破重重困难,毅然回到祖国怀抱,先后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研究 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他一生发表了150 余篇学术论文、10 部专著, 为祖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5 年6 月12 日,华罗庚在日本东京讲学时,不幸逝世。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科学的精神,永远 值得我们学习。
华罗庚善于动脑筋。有一次,他的数学老师王维克在数学课上给同学们讲《孙子算经》中的一道题: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 何?”(该题的意思是:某数除以3 余2,除以5 余3,除以7 余2,求某數)
华罗庚看过题目,不慌不忙地说:“我是这样想的,3 个3 个地数,余2;7个7 个地数,也余2,余数都是2,那么总数就可能是3 乘7 加2,等于23。23 用5 去除,余数又恰好是3,所以23 就是题目所要求的数。”
“啊!”王老师惊讶地说,“你肯定看过《孙子算经》这本书。” “我不知道有《孙子算经》这本书。”华罗庚回答。
“算得巧,算得巧!”王老师连连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