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复习课中过程性教学的重要性

2021-09-10苏延红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小亮投影仪凸透镜

苏延红

在中考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大多数同学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很难理解。其实深入了解后,发现孩子们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原理不够了解,死记硬背下的规律并不能灵活应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经过实验再现, 再演,理解规律的本质,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应用成像规律来解决问题。基于此我设计了以过程性教学为主的一节复习课。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夏天,严禁把带有水的矿泉水瓶随意丢弃在森林里, 这是什么原因?

考点一:认识透镜

活动 1、说说透镜种类及辨别方法?

活动 2、请同学们回顾与透镜相关的概念。思考并交流以下问题:

1. 什么是焦点,实焦点和虚焦点的区别是?

2. 焦距的长短反应了透镜怎样的光学性质?

设计意图:透镜的相关概念通过自学孩子可以掌握,但关于焦点、焦距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点,必须使学生通过上述问题能正确深入理解。

考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活动 1、影响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 2、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活动 3、请观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视频明确以下问题:

(1) 设计与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器材及作用、安装与调节、三心等高的目的);如何观察成的实像和虚像。

(2) 实验结论(像的虚实,像的大小,像的正立和倒立,像和物的动态变化)

(3) 交流与反思:蜡烛变短的结果、解决的方法、改进的措施;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验证光路可逆的方法; 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时的实验现象;凸透镜前加凸透镜时像的变化,加凹透镜像的变化(水透镜)

活动 4、利用三条特殊光线通过作图法深入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设计意图:作图的方式最能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原理,并且这样使学生对其有更为理性的认识。通过作图,有些同学惊讶的说:“原来是这样成的像!”

活动 5、播放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动画视频,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获得规律,通过作图理解成像规律的本质, 在学生理解的基礎上通过动画的播放使学生对成像规律有个具体、动态的感性认识,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动态变化规律,更有利于规律的应用。

考点三、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

练习 1、观察图 1,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回答以下问题

(1) 若要拍半身像,如何调节人到相机的距离和镜头到胶卷的距离

(2) 若要拍全身像,如何调节人到相机的距离和镜头到胶卷的距离

练习 3、观察投影仪成像原理图 2 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图 3, 回答以下问题

(1) 使用投影仪时,若要使屏幕上投影片的像大一些,应当使投影仪的镜头与幻灯机的距离 ,同时还应把投影仪移到离屏幕较远的地方。

(2) 用放大镜观察近处的物体,要使观察到的物体变大,应将放大镜稍微 被观察物体。

练习4、完成以下问题,请同学们总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及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 喜爱天文学的小亮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远处物体经物镜成一个 的像,当这个像位于目镜的 以内,通过目镜又成一个 的像,小亮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

(2) 小亮同学又通过显微镜观察花叶上的气孔,叶子到显微镜物镜的距离与焦距的关系是 。经过目镜叶子最后成一个 的像。

本节复习课本着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本质分析的思路,利用过程性教学方法,使学生重新认识知识的来龙去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应用知识。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等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课后同学们反映,这下只要能将理解了的规律记忆,就能解决问题,从心里上消除了学生闻透镜就犯难的思想负担,获得了积极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注:“陕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策略研究》,SGH18B343”。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陕西 延安 716000)

猜你喜欢

小亮投影仪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知多少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识巩固
小小凸透镜 成像应用多
天空投影仪
防尘投影仪支撑架
防尘投影仪支撑架
高校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维护技术分析
学好凸透镜 成像点点通
小亮答疑
小亮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