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同一概念不同学段教学方法分析
2021-09-10林慧娴
林慧娴
摘要:本文探讨了同一概念在不同学段应采用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查阅分析相关课程内容,提出了依据各学段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内容难易度的不同应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观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不佳。为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关键词: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法;身心发展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及内容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在旧版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完善,明确了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 构成了科学的课程体系。新课标考虑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水平,依据学习内容难易程度与抽象程度的不同,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划分了不同的学习任务与目标。
以物质科学领域第 5 个概念的学习目标为例。
仔细分析这些学习目标,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的内容,把学习目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什么”、第二类“为什么”、第三类“怎么办”。不同的学习目标,解决不同的问题。对于 1-2 年级的学生,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简单认识世界,教学方法通常采用观察法、简单描述法、分类法、比较法等,学习目标大部分属于第一类问题。对于 3-4 年级的学生,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世界,了解事物的一般现象及特点,教学方法通常采用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测量法、归纳法、概括法等,学习目标大多指向第二类问题。对于 5-6 年级的学生, 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领学生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探寻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教学方法通常采用控制变量实验法、统计分析法、建模推理法等,学习目标涉及到三类问题。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和学段的上升,新课标规定的学习内容在综合性、应用性、抽象性方面逐渐增强。对此,笔者认为同一概念在不同学段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个性特点、学习内容难易程度等,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完成各学段学习目标, 为培养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同一概念在不同学段应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原因
以新版课程标准为依据,查阅分析相关课程内容,笔者认为依据各学段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知识难易程度的不同,教师教学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概念在不同学段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水平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教育要遵循这个规律,不违背儿童生长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可采取对话式教学、翻转课堂、分组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喜悦感与积极性。在教学时, 教师应极力营造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这对教师及学生来说都是极好的,学生能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真正把吸收知识最大化。
三、教学方法分析
学习内容3.1 对于1-2 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目标为认识空气。在此阶段,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同时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实验中,利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空气的特性,使得学生对空气有初步的认识。
学习内容 3.1 对于 3-4 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目标转变,教学重难点在于能让学生设计实驗,通过动手实践,发现空气是有重量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想法,学习怎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完善实验方案,通过类比解惑实验、演示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讨论,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做好讨论总结。
学生由 1-2 年级转向 3-4 年级,认知活动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将经历发现问题、独自设计实验、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采用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归纳法、练习法、概括法、研究法较适合。
四、结语
小学科学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旧有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新课标将同一概念知识划分成不同阶段进行教学,教师教学也应依据各学段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内容难易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霞,张获,胡卫平 . 核心素养价值取向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 [J]. 课程 . 教材 . 教法,2018(5):99-104.
[2] 徐小凤. 刍议高校声乐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J]. 戏剧之家, 2020(34):94-95.
(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