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文题为轨,铺展阅读教学之路
2021-09-09仲维娟
仲维娟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程标准的这一表述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所以,读写结合,读写共生,一直是焦点。每次作文课,必少不了引用名家名篇的经典文段来总结方法,引领学生写作文。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让读与写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呢?鉴于学生一次作文中的突出问题,我进行了尝试:将作文题目作为阅读教学的设计线索,使作文讲评与课文精读合二而一,一举两得。
一、问题情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实践中有这样一篇作文训练: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___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初读此题,预想学生可选择的材料是十分广泛的,中心是明确而多样的。特别是三条提示语,以简洁的语言为学生确定写作内容和写作中心指引了方向。但是,很出乎意料,作文本收上来,我发现学生写得基本都是环卫工人。怎么会这样?在惊讶,甚至有点失望之后,我静下来,思考其中原因。
这个写作实践安排在第一单元之后,回顾一下第一单元的文章,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和孙权,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这些人物的非凡成就和高大形象深入人心。而紧接其后的写作指导即以本单元的文章为例,指导学生在写人物的时候,在抓住人物特点的基础上,更要寫出人物的精神。“精神”一词,在学生的心目中本是一座丰碑。于是在学生有限的人物圈里,兜兜转转,“环卫工人”就首当其冲地进入学生的视界,进入学生的文字,舍他其谁!也有个别学生写到志愿者、交警,但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的只能是这样的人吗?鉴于学生此次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我调整了课文学习顺序,把第三单元与第二单元进行了换位处理。在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我以学生的作文问题为靶心,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及各课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设计,特别是本单元的开篇《阿长与〈山海经〉》。
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本课以作文导入,以作文题目为话题,构造基本句式,对话交流,开展教学。
环节一:
“这样的阿长让我____ ,因为____。”请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用上面的句式说一说我对阿长的认识,梳理全文的结构。
学生依照句式,快速默读,组织语言,自由表达。
如:这样的阿长让我不大佩服(让我讨厌),因为她喜欢背地里说人长短,对我过分看管,睡姿不好。
这样的阿长让我不耐烦,因为她的规矩烦琐,礼节麻烦,所谓的道理很多。
这样的阿长让我对她发生了空前的敬意,因为她常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让我以为她有伟大的神力。
这样的阿长让我对她的敬意消失,因为她谋害了我的隐鼠。
这样的阿长让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因为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
环节二:
请再读课文,抓住精彩词句和段落,圈点批注,深入认识阿长,深入体味作者对阿长的复杂感情。然后朗读,用你的声音再现人物,传达作者情感。
学生精读文本,勾画、圈点、批注、交流,并运用学过的朗读方法和技巧(重音、停连、节奏和语气),用声音传人物之神,表作者之情。
如文中写道:“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絮说”“竖”“摇动”“点”一系列动词,写出了阿长动作的粗俗,流露出作者的厌恶。这些动词做重音处理,自不必多说。除此之外,由于几个动作是同时或连续发生的,所以各个分句之间可作停连处理,连接稍微紧凑些,整个句子的节奏不宜过慢。但是,朗读时四个分句也不是匀速的,相对而言,“在空中上下摇动”一句中,“上下摇动”可以一字一顿,给“摇动”这一动作以充分的时空感。“或者”之前的停顿可以相对长一点儿,引着读者转换视角。有了具体的指导,朗读才会更有效。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会有新的发现,或者说更容易发现——比如“还”字的表现力,同时也更容易激发想象,形成画面,从而认识阿长,理解作者。
环节三:
回归作文。回顾课文《阿长与〈山海经〉》,比照自己的作文,想一想,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以用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然后试试看。
三、作文《这样的人让我 ___ 》指导与讲评
在有的放矢地进行了《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教学后,我安排学生再次动笔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大部分学生选择了重写。于是,我眼界大开地看到了不同的“这样的人”,尽情地品评“我”的各种内心滋味。
读过《阿长与〈山海经〉》,读过学生后来的习作,我和学生一起讨论、反思并总结。
(一)打开思路,拓展写作的空间
阿长、老王、父亲、卖油翁,这样的人是不是也很值得写一写。显然,与第一单元中的人物不同,可是正如单元导读所说,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出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
再来想一想“这样的人”除了“环卫工人”,还有谁?现在同学们已经发现,还有更多的平凡人,平常人,比如我们的老师、同学、亲友和父母,都可以写一写他们。看看我们的“阿长”,她不是一般的平凡,简直太平常,甚至卑微。相貌平平——黄胖而矮,身份平平——保姆(补别人的缺),品性平平——粗俗愚钝,追求平平——一年到头,顺顺溜溜……可就是她,却有那么大的魅力,在鲁迅笔下被反复提及,甚至专作一文。
那些平凡而平常的人物,他们的那些平凡事和琐事更适合初一的同学,易于学生关注捕捉,细致观察,抓住细节,彰显其神。这是多么亲近的写作材料啊!内心强大的外婆、喜欢占便宜的爷爷、对打扫卫生有些固执的妈妈、经常醉酒的爸爸、贪吃的妹妹、爱较劲儿的弟弟、负责的外卖小哥、舞蹈班里一位严格要求自我的小伙伴……再次作文时,不同年龄、不同圈子里的人物纷纷走进了学生的作文。可见,写作素材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养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意识,从日常生活看见非日常,别让所谓的“一般”“理所当然”禁锢了学生的心灵。
(二)丰富主题,感受自己的心跳
有了亲近的人和亲近的事,就更容易捕获自己的真心和真情。作文提示第一点,请同学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在作文中学生习惯了抒发“敬佩”“感动”之情,所以,此篇作文所抒之情基本雷同,是否纯属巧合呢?
从课文到作文,想一想:
1.抒发的情感不必唯一
阿长可不是一个让“我”心如止水的人物。“我”对她“实在不大佩服”,对她“不耐烦”,然而“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甚至对她有过“特别的敬意”。后来,敬意“逐渐淡薄,完全消失”,再后来,竟又“发生新的敬意”,终生感激与思念,还有歉疚和悲悯。此刻,学生是否恍然大悟?可以写入文中的人物,是因为他或她让我们心动。心动,有很多具体而生动的定位:触动,震动,悸动,激动,感动,躁动………学生会选择哪一个?这样的情感才是真切的。
作者对阿长有过敬意,也有过厌烦,其中的情感是复杂的,因而人物立体,真实。在这篇习作中,不必拘束自己,尽可能让自己的心声诉诸纸笔,让真情自然流露于笔端。内心强大的外婆让“我”敬佩,负责的外卖小哥让“我”感动,喜欢占便宜的爷爷让“我”哭笑不得,经常醉酒的爸爸让“我”没辙儿,爱较劲儿的弟弟让“我”叫苦,爱八卦的王奶奶让“我”厌烦……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自己,最能打动读者。
2.情感的抒发方式何必唯一
(1)直接抒情:比如作者在文中有直接表达自己对阿长不同情感的词语或句子。“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憎恶” 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作者此时的情感。再如前面所引的表达“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的语句。
(2)间接抒情:除了直接抒情,作者在对人物的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处处见情,同时运用虚词,耐人寻味,情怀满溢。
如课文第三段,阿长“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这些动作让人浮想联翩,给人以如在眼前的形象感,同时也看得出作者“实在不太佩服她”“讨厌”的情感,尤其是“摆”,在作者看来,阿长是故意为之,所以“我”的不满非同寻常。而在“竖起第二个手指”之前加了一个“还”字,表明作者对她“喜欢切切察察”的讨厌,因此动作而倍增了几分。“又不许”一个“又”,“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一个“又”字,“又已经烤得那么热”一个“又”字,反反复复的“又”字。在下文中也多次出现,童稚的言语间包含着诸多怨言。“就”说“我”顽皮,一个“就”字,表明在我看来,阿长是多么小题大做,兴风作浪,实在是让我大不佩服。
习作片段1:
爸爸到了家门,长长地按着喇叭,特意按成了某首歌的节奏。给他开了门,车子进来了,人却没了动静。他准是又醉了。他慢慢打开车门,缓缓伸出一只脚,头冲着下,手随着身体摆动,三步并成两步拐了拐地走路,脸上还扬着浮夸的笑容,并发出“嘿嘿”两声。在台阶上一个跌绊,嘴里“咦”了一声。眯了眯眼,什么也没看清,干脆一屁股坐了下去。推他呢,不理;叫他呢,也不闻。非要待到自己想走的时候才走,不然愣是天王老子也拿他没辙。
学生习作片段2:
年近七十,外婆还是每天拿着笔,一笔一划,全神贯注地练着字帖——那神情,像极了一年级的小学生。连我这个整天与文字打交道的学生都做不到的事情,她却做到了,而且做得那么好。至今回想起来,一家人仍对她啧啧称赞。
学生习作片段3:
一到吃饭时他就盛一大碗饭,夹满一碗菜。每次都像几年没吃过饭似的,狼吞虎咽,一粒饭一滴汤都不剩。不仅这样,他还要再舔一遍,舔得呀,碗好像都发光了。谁不知道他吃了满脸的米粒?告诉他呢,也不以为然。
显然,这些片段都有模仿《阿长与〈山海经〉》的成分。
(三)重组内容,灵动篇章的格局
顺叙是学生在作文时最普遍采用的写作顺序。在本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文章进行截选和重组,呈现一件事情的多种叙述样态,给学生做例子,让他们学习用不同的叙述顺序写同一件事情。就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而言,只需要此文中的一部分就足以满足要求。那么是不是可以试着这样,如果只选取“买”《山海经》一事,记叙自己从听说到渴慕得到这本书的来龙去脉,这就是顺叙;如果由四本最为心爱的宝书引起回忆当年买《山海经》的前前后后,这就是倒叙;在得到书之后,在25节与26节之间,利用第1节和第2节的文字介绍阿长其人,这就用到了插叙,有了这看似无足轻重的插叙部分,读者才会读懂阿长的真心实意,深情厚意。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组织方式来叙述,是不是变得鲜亮灵动了呢?
以上是一文记一事,如果想多事并举,可以像作者一样,欲扬先抑,表达自己由厌到喜的情感,全文摇曳生姿;也可以采用横向式结构,把几件事一一展现,则锦上添花,情感随事而愈来愈浓,表达自己由喜到爱到敬的情感。这样安排,我们就可以进行几次练笔,让学生先写随笔两三篇,再改编成作文。一篇课文、一篇作文,二者的整合或者说融合最初出于巧合,但是读与写的结合是天作之合,我們需要努力实现,日日实践。读因写而生,写也因读而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