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对课程思政构建的启示

2021-09-09王锦孝

公关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导言启示课程思政

王锦孝

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课程思政也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拟从课程思政构建的现实原因、关键环节和主要路径及意义旨归等方面来探讨《导言》对课程思政的启示。

关键词:《导言》 课程思政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简称《导言》)深含丰富的思政教育思想,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拓展渠道,所以《导言》对课程思政同样有重要意义。

一、《导言》对课程思政构建的现实原因启示

我国传统专业课程已出现“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使人片面发展,不能满足国家需要,这是构建课程思政的现实原因。

1. 专业课程异化的“神圣形象”

《导言》开篇指出,批判人“自我异化”形成的“神圣形象”——宗教。对它批判,就是要人放弃“虚幻的幸福”,“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长期应试教育,使专业课程近乎全部关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知识接受度和熟练度成为评价专业课教师教育优劣的唯一标准。专业知识技能成了人发展的唯一。单纯知识技能的“教”与“学”,促使专业课程脱离教育本性。这种教学理念控制着人的发展,造就专业课程的“神圣形象”。这是“此岸”课程思政理念严重缺位而致课程教育的“异化”,它忽视人本身,“只去寻找他自身的假象”——纯粹的加工技能人。这种专业课程教育使人在“幻想中的实现”,绝“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必须批判专业课程“神圣形象”,实现其教育人的本质的现实性。

2. 专业课程异化的“非神圣形象”

《导言》还对人“自我异化”的“非神圣形象”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以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受经济统帅思想的影响,传统专业课程紧紧围绕知识传授展开,育人内容少而又少,育人目标也虚假空,教学设计也无育人环节。单纯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成为专业课程教育的全部,成为人成长发展需求的全部。纯粹传授知识与技能成为专业课程世界的“太阳”,进而造就了自身的“非神圣形象”,阻碍着“此岸真理”的确立与表达。这种“非神圣形象”是忽视人的精神需要而出现价值观实践的空位所致的“异化”。只有确立专业课程“此岸的真理”,才能使其回归教育本性,促使专业课程教育把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3. 课程思政的构建源于“国家的需要”

《导言》还强调“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即理论越是能满足国家需要,实现程度越大。“国家的需要”是理论产生和存在的现实基础。

国家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国家需要通过教育来为自身的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保护本国利益的、维持和推动本国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国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需要根本上是人民的需要。课程思政的构建源于新时代我国广大人民对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这也是国家需要的主要方面。专业课程必须正面和着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课程教育培养出一批批有良好素质的人,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好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传统专业课程过多专注于“培养纯粹的加工技能人”,仅能在物质需求单方面满足国家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课程思政就是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出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导言》启示课程思政构建的关键环节

《导言》通过确立“此岸真理”、奠定“物质基础”和转化物质力量三个方面对构建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提供重要启示。

1. 确立课程“此岸真理”

《导言》明确指出:批判人的本质幻想式实现,是“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此岸世界的真理”即是“新鲜的花朵”。

传统专业课程“神圣形象”和“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致其偏离教育本性,在相当程度上消解了课程根本任务。“批判”课程教育的“自我异化”,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以归正其本位,成为课程思政构建的首要关键。通过对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思想理念进行深刻的“批判”,确立课程教育“此岸真理”的“历史的任务”,其旨意是“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专业课程只有在“此岸真理”的指引下,才能彻底打破纯粹专业知识传授与技术培训的异化现象,并在物质力量的作用下使“此岸真理”变为现实,正确回答专业课程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2. 奠定课程思政构建的“物质基础”

《导言》强调革命需要形成一个“特殊阶级”,“与整个社会亲如兄弟,汇合起来,……它真正是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从事社会的普遍解放”。“特殊阶级”把“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批判“異化”、确立“此岸真理”,推动“此岸真理”成为“现实”。

由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构建和实现的“特殊阶级”。他们为受教育者“普遍解放”提供“此岸真理”的指导。思政教师作为“社会的头脑”,帮助专业教师从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分析思政思想;专业教师作为“社会的心脏”,从专业课“特殊地位”出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思政思想融入其中,以求得“社会的普遍解放”。课程思政“特殊阶级”必须要深入到受教育者学习与生活中,同他们“亲如兄弟,汇合起来”,充分把握他们需求,使自己能够“和人民魂魄相通”,进而用课程思政“此岸真理”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与自身的解放“完全一致”。

3. 转化专业课程“此岸真理”为物质力量

《导言》还指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此岸的真理必须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即在实践中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

课程思政“此岸真理”的确立仅仅是专业课程“在思想中站了起来”;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特殊阶级”的创建也不过是为构建和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了“革命物质基础”,绝不是课程思政的完成。“这种课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实践”即转化“此岸真理”为物质力量的行动过程。课程思政绝不是“只凭虚构的方式满足”。课程思政教师队伍通过课程教育的“思想闪电”“击中”人,使课程思政“理论掌握群众”,成为改造现实的物质力量。这些“物质力量”通过课程思政培养的一批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充分表现出来,他们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国家与人民的需求,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明确课程思政构建主要路径和旨归

《导言》为课程思政构建的主要路径和意义旨归提供启示。

1. 理论掌握群众的路径

《导言》明确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物质力量是人改变现实、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通过人的实践表现出来。理论思想只有说服、掌握了群众,才转化为物质力量。

理论掌握群众是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课程思政能使人民群众队伍不断扩大。“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队伍的扩大”,表现在人民群众质的提高,即发展的全面性。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其理想信念的坚定、能力的提高和责任使命的自觉担当,表现在对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激情,表现在为实现美好生活的追求。课程思政是彻底的课程教育理论。彻底的理论能说服人、掌握人。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本身,就是人作为人的存在,是全面发展的人。课程思政将融入思政教育专业课程,不仅能发展人的专业技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要,生成发展的外在物质基础;更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满足人民对精神的需要,促成发展的内生精神条件,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思政以其满足人的需要,必为人认同、掌握,明证其“彻底性”。

课程思政掌握群众的过程也是满足国家需要,达到其归旨的过程。课程思政能说服掌握人,满足人民需要,决定了其必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为“人民的要求本身则是能使这些要求得到满足的决定性原因”。“这些要求”即是“国家的需要”。而且,我国国家需要与人民需要的统一性,更容易使课程思政为人民所认同接受,激发越来越多的人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

2. 满足国家需要的意义旨归

《导言》强调“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理论是为滿足国家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越能满足国家需要,理论实现越有意义和价值。

在我国,国家需要同人民需要是一致的,而且人民是理论实现的决定性物质力量。这种一致性和决定性使我国国家需要必然以人民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需要则通过国家需要来反映和体现。课程思政构建的归旨是满足国家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的需要。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越是被满足,人民就越幸福,国家就越强盛。新时代,我国国家的需要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此过程中,国家需要同人民需要一起得到满足。理论满足国家需要的实质是理论被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掌握。课程思政满足了国家和人民需要,必能使人民认同和掌握课程思政思想,促使其将自身需要同国家需要融为一体,把专业技能转化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

课程思政不仅是对传统课程旧的教育思想及行为的解构,更是建构新的专业课程的“此岸真理”,实现课程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更新提升,引领课程教育思想和行为。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6):71—7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导言启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论教学中的导言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导言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分析
序言、导言、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