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当止

2021-09-09吴之翔

共产党员·上 2021年8期
关键词:指尖形式主义政务

吴之翔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各类办公软件、政务APP等应运而生,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变得十分快捷,方便了基层干部群众。但时间一长,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文山会海”搬到互联网上,把形式主义由“线下”搬到“线上”,美其名曰“提升效率”,实际上却导致了各种通知越来越多、各种任务随时下达、各种统计层出不穷,让基层应接不暇、不堪重负,由此滋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人苦不堪言。

近年来,各級党委和政府在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政务APP规范了,工作群数量减了,打卡拍照、签到留言等形式主义泛滥势头有所遏制,但部分工作中形式大于内容的积弊还没有彻底纠治。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个基层工作者,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多个工作APP,转发通知、落实工作、反馈结果……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指尖”上,让人疲于应付、不胜其扰。

纠治“屏幕”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关键在于摒弃形式主义,而不是简单否定“屏幕”和“指尖”。信息化、大数据本身没有错,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由此否认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否认其对更好服务基层群众、提升工作效率的积极作用。比如,利用信息手段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把各类“线下”事务尽量整合到“线上”办理,让基层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足不出户就能把事情办好。比如,利用信息手段及时掌握群众冷暖和诉求,坚持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解难题,建立实时反馈评价机制,对群众反映的一些急事、难事、闹心事,做到接诉即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实事求是,真正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更高效地服务基层和群众。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真正将温暖通过“指尖”穿越“屏幕”送到基层群众的心坎上。

猜你喜欢

指尖形式主义政务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形式主义的标准
汕头在粤东首推“5G+政务服务”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如果上级不官僚
指尖童话
“哈尔滨政务服务网” 年底建成
指尖开启“浪”模式 HOLIDAY NAIL
跟着指尖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