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正创新 笃行致远 探索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路径

2021-09-09杨文慧

新长征 2021年9期
关键词:志愿文明基层

杨文慧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进一步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当前,如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做实,做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是地方党委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集安市作为全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要聚焦重点任务、坚持守正创新,统筹推进“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工作,扎实开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努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服务基层群众的“综合体”。

一、盘活各类阵地资源,建立完善科学服务体系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对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进行科学整合、统筹使用、协同运行,以整合推动共享、以共享实现效能。一要整合基层阵地资源,打造“一盘棋”优质服务平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基层便民服务中心、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站、未成年人活动室和室外文体广场等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阵地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根据文明实践工作需求统一调配使用,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以“五大平台”线下活动为主,“集安文明实践”手机APP线上平台为辅,着力打造基层服务平台。二要共享行业优质资源,实现“全深实”整体综合效能。发挥各行业部门在机构、人员、资源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建立健全共享资源机制化、制度化工作模式,推动市级宣讲、教育、文化、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等优质资源下沉至乡镇(街道)、村(社区),采取“群眾点单+志愿者接单”相衔接的方式,创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满足群众的全方位需求,推动文明实践向基层深入,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实效。三要深挖城市文化资源,推动“城市精神”深入人心。对高句丽文化、鸭绿江文化、抗联文化、抗美援朝文化、边境文化、民俗文化、人参文化、葡萄酒文化等具有集安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赋予其新时代精神内涵,着力打造“城市名片”,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精神动力。

二、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推升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水平。一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做强市级志愿服务总队。鼓励引导各部门、各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市级志愿服务总队,广泛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遍访民情大走访等志愿服务活动,做好群众身边的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生服务员、民情信息员,以热情的服务、专业的素养增强志愿服务工作的感召力和覆盖面。二要发挥行业组织的凝聚作用,建立专业领域志愿服务队伍。依托统战部门、群团组织以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动员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科技特派员、律师、“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参与志愿服务,组建科技、法律、文化、救援、卫生等多领域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切实提升文明实践活动专业化水平。三要发挥群众自我服务作用,提高文明实践活动参与率。指导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加大农村志愿者注册比例,在助力农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文化繁荣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邻里守望”“情暖村屯”“乡村环境整治”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农村弱势群体送去关爱和温暖,让基层群众共享文明实践活动的成果。

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强化核心价值引领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一要扎实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依托村级“一场”即文化广场,“两堂”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道德讲堂,“三墙”即好人榜、文化墙、文化走廊,“四室”即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居家养老室和卫生计生室,广泛开展农民丰收节、人参美食节、民俗文化节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活动联办、文化品牌联创、文化场地联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二是推动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惠民活动形式,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结合“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以及“文化惠农直通车”“三下乡”等主题,经常性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读书看报、文艺培训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三是推动文艺创作出新出彩。立足文化资源优势,鼓励文化文艺创作,编辑出版《东北抗联在辑安》《抗美援朝研究成果汇编》《集安峥嵘岁月》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红色书籍、红色诗词、歌曲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进一步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赢得人民群众的精神共鸣,实现文艺事业的蓬勃发展。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战略之举。要充分发挥县级主体作用和枢纽功能,聚焦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科学统筹调配资源、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作者:中共集安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柳   絮

基层传真

“三措并举”切实为民办实事好事

安图县二道白河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做好“老”“小”群体服务事项,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激励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促进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实施精准帮扶,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全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常态化开展“大走访”活动,瞄准群众需求,办好民生实事。依托良好的水资源优势,投资建设完成红丰社区饮用矿泉水项目,满足了社区居民喝上“矿泉水”的迫切需求。

抓好载体活动,切实提升群众认可度。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关爱困难群众 精准救助在行动”和点亮“微心愿”活动,机关干部立足本职岗位为民办实事并建立长效机制,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建立工作台账,推动实践活动见实效。为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纵深开展,明确推进措施、责任主体、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每个党员都有实事项目并积极完成,立足本职推动活动落地见效。

(安图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隋幸真

猜你喜欢

志愿文明基层
The Price of Beauty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对不文明说“不”
走基层
文明歌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