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粉丝经济的几点反思
2021-09-09中人
文 中人
日前,某红极一时的流量明星因涉嫌强奸罪被依法批捕。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方对于粉丝经济和“饭圈文化”的反思,眼镜行业亦掀起了一场讨论。
对“偶像”和“流量明星”人设的反思:
反对“造星”运作,崇尚实至名归和德艺双馨
从社会大众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来看,无论任何时代,“名人效应”都是客观存在的。回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特别是劳模和英雄,不仅是社会大众崇尚和尊敬的对象,更是学习的榜样,是社会的正能量,值得大力提倡。此后,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为适应社会大众娱乐化的心理需求,一些组织和机构在资本的助推下,借助网络综艺节目开始从事“偶像养成”,以此制造娱乐、文化的噱头,收获流量。
从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而言,“偶像养成”类节目似乎无伤大雅,但从客观效果看,“偶像养成”类节目释放的并非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而是过度商业化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价值观的“异化”和扭曲。在这种文化泡沫的催生下,近年来一些要演技没演技、要德行没德行的“小鲜肉”成了娱乐圈所谓的“网红”“顶流”,圈粉无数。相反,那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具有真才实学的老戏骨则被挤到了文艺的边缘。对此,当前社会各方需要重树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出于过度商业目的而背离基本价值观的“造星”运作,使整个社会形成崇尚实至名归和德艺双馨的良好风气。
对粉丝缺乏理性、盲目追星的反思:
追星有底线,谨防当“韭菜”
毋庸置疑,当下粉丝中的绝大多数都是95后、00后年轻一族,部分涉世未深的年轻粉丝缺乏理性的价值判断,将明星偶像视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在追星过程中,时常出现不理智行为,如“粉丝骂战”、窥探明星生活、侵犯个人隐私等。在一些资本和商业机构的运作下,过度狂热的粉丝经济成为不少粉丝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身居人气顶端的“明星”及背后的资本则将粉丝当作可以无限收割的“韭菜”,除了诱导其购买电影票、专辑、演唱会门票等基础操作外,还通过后援会卖积分等方式增强粉丝黏度。更有甚者,一些“明星”和商业机构采用应援集资的方式,让粉丝更爽快地掏钱,具体而言,就是由一些公信力较强的“粉丝”团体,例如明星后援会发起,由“粉丝”参与,为明星募集资金用于打榜投票、线下活动、生日会等,常见的形式为后援会定下一定数额的众筹目标,开设众筹链接并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粉丝”通过该链接将钱款打入“粉丝”团体账号中。对粉丝的“收割”,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当下粉丝群体当中存在的狂热冲动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年轻粉丝对善恶美丑和是非观念的缺乏。对此,有行业人士指出,涉世未深的年轻粉丝表现出的非理性举动,除了通过家长和学校进行积极引导、讲明利害外,主流媒体也应该通过切实有力的行动,宣传正能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沦为粉丝经济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对媒体一味追求眼球和流量的反思:
公正、公信、良知是底线
采访中,有行业人士认为,对于近年来狂热的粉丝经济之下的种种乱象,部分媒体和网络平台难辞其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社交平台建立以来,无数品牌和互联网平台,借艺人的流量获得了成功。社交平台借助艺人获得更多的用户,经纪公司围绕艺人打造IP,大型视频平台通过艺人为自己导流。这些利益相关者与艺人深度绑定,因此,对于将艺人打造成顶流,一些媒体平台乐此不疲。
以文章开头提到的明星为例,该事件爆发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始频频出手,推出强力规范和整治措施:广播电视总局宣布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网络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要求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重点加强选秀类网络综艺节目管理,严格控制投票环节设置;坚决抵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和“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加强对粉丝群体正向引导,强化平台“水军”“黑粉”治理。
此外,早在今年6 月份,中央网信办即已启动“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该行动针对网上“饭圈”突出问题,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据报道,目前,饭圈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网信部门已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15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关闭问题群组1300余个,解散不良话题814个,拦截下架涉嫌集资引流小程序39款。
粉丝经济何去何从:
规范整肃,因势利导,重新整装再出发
对于粉丝经济未来的发展,更多行业人士人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粉丝经济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在国家政策法律的有效监管和社会大众舆论的有力监督下,对粉丝经济因势利导,可以带来巨大的消费潜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正面效益。实践证明,一个良性循环的粉丝经济运行模式,在解决就业的同时,也将推动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如近几年粉丝后援团以爱豆名义发起的灾区募集筹款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与此同时,粉丝经济还能够催生一些新的商业形态或者商业模式。
针对粉丝经济与眼镜行业的关联,有行业经营者指出,从视光验配的主流来看,粉丝经济效应并不完全适用于眼镜行业。但对于一些特殊产品品类,譬如太阳镜和彩色隐形眼镜,包括部分时尚潮流眼镜,通过明星效应带动粉丝消费,进而扩大产品销量,还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从目前行业的实践来看,上游生产商邀请明星代言产品、品牌或从事直播带货,早已司空见惯,且成效明显。因此,围绕当下国家对于粉丝经济的规范行动,眼镜企业经营者应当积极响应、大力配合,同时也需要对粉丝经济固有的利弊进行深入思考,在因势利导的基础上,加以积极利用,以此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