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视光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新探索

2021-09-09彭冬林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眼视光职业资格职业技能

文 彭冬林

2020年7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安排进行公示的公告”。公告称,为贯彻落实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拟分批将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14项职业资格(涉及29个职业)拟于9月30日前第一批退出。其中,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为第一批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水平评价类职业。

如今,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正式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已有一年,行业内从业人数众多的主要技术群体,在职业标准认定和评价体系方面,经历了哪些转变?目前,行业内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又是如何开展的呢?

职业资格制度改革

自1994年建立职业资格制度以来,我国将职业资格分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两大类。其中,职业资格中按性质又分为准入类、水平评价类两种类型。准入类职业资格是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职业,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从业人员只要从事相关的工作,就必须取得对应的资格证书,才能就业上岗,如教师资格证、律师职业资格、注册会计师等。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则是指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职业建立的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制度,技术技能要求较高,行业管理和人才队伍确实需要,劳动者可以自愿参加评价,如电工、筑路工、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我国的眼视光技术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职业名称是“眼科医师”和“中医眼科医师”;另一类是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属于技能人员,具体职业名称是“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两类人员构成了眼视光技术人员的合理梯队,分别适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眼视光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断在提高,而原有的职业资格评价体系下,由于片面注重考试和证书的作用,考试太乱、证书太滥等问题十分突出,花钱买证现象更是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对于眼视光行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人才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人社部在《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职业资格目录有关政策的解读》中指出,改革不是取消相应职业和职业标准,更不是取消技能人才评价,而是由资格评价改为技能等级认定,改变了评价发证主体和管理服务方式,主要实行“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政府主要做好开发职业标准等公共服务,对评价主体进行监管和服务工作,建立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更科学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

第三方评价机构试水

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接受市场和社会认可与检验,这意味着眼视光职业资格证书的发证机关发生了变化,由原“各省、市人社厅”改为“第三方评价机构”。

那么,在对眼镜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中,“第三方评价机构”的遴选标准是什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关于征集第三方评价机构的通告》(中就培函〔2018〕95号)中对第三方评价机构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界定,简单来说,以人才培养评价服务为主要工作职责的企业或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在拟开展评价的职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同时具备人力、场所、资金条件等,均可提交申请,评估通过后即可成为第三方评价机构。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省市人社厅对于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要求会有所差异。以江苏省为例,作为全国率先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工作的省份,其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评价机构覆盖、职业(工种)覆盖、评价机构数量、发放证书数量等方面,均位于全国之首。江苏省人社厅鉴定中心负责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估工作的相关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人社部的政策文件依据,眼视光行业的企业、技工学校、行业组织、社会培训评价机构等,只要符合评价认定的条件,都可以参与到第三方评价机构中来。

在这一背景下,万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眼镜行业首家获得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企业:2020年10月,万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了江苏省职业能力鉴定中心专家组评估,在江苏省镇江市成功备案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具备开展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光学磨工等3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2021年4月,江苏省人社厅公布了《第二批面向全省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目录》,万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入选,成为了首家设在县级市面向全省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这也是镇江民企中首个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

万新光学集团教育中心总监董光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万新成功备案行业首个第三方评价机构,源于多年来持续不断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2007年,万新光学开始开展培训教育;2011年成立万新学苑,同年申报成为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站。在多年实践中,万新在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方面,积累了一整套成熟经验和良好口碑。截至2020年,万新光学集团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职业资格鉴定65批次,为眼视光行业输送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视光技能人才3359人。截至2021年4月初,短短7个月时间里,其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已独立开展13批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涉及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两个职业工种,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3个技能等级,633人通过万新光学集团职业技能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认定,通过率为86.2%。

除了企业之外,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无疑是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主力军。以广州市新概念眼镜视光职业培训学校为例,其作为民办培训机构,已于2021年1月取得广州市的第一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机构资质;2021年7月,该校更是入选成为广东省2021年第一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第一批省级重点民办培训机构。这也是广东省眼视光行业目前唯一可向全省社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的学校,具备开展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两个职业工种,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3个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在上述同批次的名单中,汕头技师学院作为院校类入选,同样具备开展上述认证工作的资质。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院校类第三方评价机构,主要是面向学校眼视光专业学生进行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的考核和等级认定,局限性较大。

“中心—总站—基地”的行业自主评价体系

随着眼视光行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不断增加,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出的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等职业技能认定证书的权威性、专业性及公正性等问题,成为了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尽管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已经退出国家职业目录,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求职者/员工考取了相应的证书,仍然会获得企业的认可。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面对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出的证书,首先会对发证机构进行评估,查看其是否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考核,是否严格考试,这就要求第三方评价机构要严格把关,公平公正,提升所发证书的含金量。

有行业人士指出,眼视光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求各个行业要进行自律,进行自我管理,由国家进行相应的监管。行业如何进行自我管理?自然是需要行业协会做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不仅要做好产业的管理自律,而且还要进行自我评估,为政府管理行业、企业提供参考意见。因而,在眼视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新政策下,中国眼镜协会及各地方协(商)会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作为经人社部批准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之一,试点开展14个轻工特有工种的评价工作,同时启动开展151个职业的自主评价。按照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关于开展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的通知》(中轻联工艺〔2020〕145号)文件要求,2020年6月9日中国眼镜协会发布了《关于开展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的通知》(中镜协字〔2020〕17号),号召在眼镜行业内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该评价属于行业自主评价。

在眼镜行业内的自主评价工作中,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中心作为“中心”,负责全面统筹;中国眼镜协会作为“总站”,负责牵头组织;各省市具备职业技能鉴定资质的地方行业协会、院校、企业进行申请并经审核成为“基地”,共同开展眼镜行业的技能等级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1家单位审核通过,成为开展眼镜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的基地,其中包括地方眼镜协会(商会),如重庆市眼镜协会、长沙市眼镜商会等;高校,如天津职业大学等;培训机构,如海南精功视光学眼镜培训学校等;企业,如卡尔蔡司光学(广州)有限公司等。经考核认定通过后,学员可以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职业能力评价证书》,该证书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中心和中国眼镜协会共同盖章。

“中心—总站—基地”的行业自主评价体系,既具备了专业性和权威性(由眼镜行业协会组织考试),又保证了公正性和公信力(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监管发证),并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对于提升行业整体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准,推动国内眼镜行业健康、有序、良性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望:

当前,我国眼镜制造业不仅逐渐发展为全球眼镜制造基地,眼镜零售业亦在人口红利和市场红利的推动下,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眼镜消费市场。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专业人才体系不健全、从业人员缺乏清晰的职业定位等现实问题日渐暴露,行业人才流失严重,进而导致眼镜零售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与市场的需求相差甚大。对此,不少行业人士呼吁,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从业者职业认同感,而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退出国家职业目录,亦被视为构建新的职业体系的机会。

千叶眼镜连锁股份公司董事长叶定坎在和记者交流时指出,眼镜零售不同于其他零售行业,不只存在于买卖市场,更强调专业性和服务性,即精准地为顾客提供眼健康服务。因而,作为眼镜零售企业的专业性体现之一,以往的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需要不断进行提升,成长为视光师、配镜师。“在职业技能认证改革的新政策下,国家对眼镜行业的从业人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作为企业应当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按照高标准从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完整的职业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助力行业的发展。”据了解,2021年1月份,千叶眼镜连锁股份公司在重庆市渝中区成功备案第三方评价机构,具备在企业内部开展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两个职业工种的等级认定工作。

随着眼视光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不断展开,眼镜验光员(视光师)、眼镜定配工(配镜师)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进而促进眼视光行业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眼视光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Q&A

Q:第三方评价机构在生源、考核鉴定范围方面,如何进行界定?

A:据了解,取得第三方评价机构备案后,即可在备案地范围内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如在取得镇江市市级备案后,万新光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即可在镇江市内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在2021年4月成功升级江苏省第三方评价机构后,其具备在江苏省内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的资质。从考生的角度而言,无论是本省或外省,可以自行选择服务质量好、社会信誉度高的评价机构进行评价。

Q:新政策下,如何对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进行职业资格等级认定?

A: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是区别于企业自主评价和院校对在校考生开展评价的一种技能人才评价方式。以江苏省为例,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评价认定工作,要依据国家标准或省级行业规范,完全使用国家或省级统一的题库资源,考核模式目前沿用之前职业资格的鉴定模式,同一职业工种,全省相关第三方都必须遵循这一要求。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行业发展和对相关从业人员要求有所变化时候,如需对题库资源或考核模式等进行调整,需报送论证材料到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经同意后方可调整,调整结束后,须经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定发布,全省统一更新。

目前,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2个工种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即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眼镜验光员(2018年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眼镜定配工(2018年版),主要由中国眼镜协会负责牵头编制,由人社部进行审核发布。该标准不仅用于眼镜行业自评,对其他评价机构也适用。在眼镜行业自主评价体系下,中国眼镜协会基于新修订的职业标准,已完成相应培训教材的开发及评价题库的开发。为规范各基地工作的开展,中国眼镜协会拟定了工作流程,在考生资格审核、试题组建、考评员和督导员选派、考评情况公示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建立考评员和督导员数据库。

Q: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职业资格等级认定证书是否可以在人社网站进行查询?

A:由于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已经退出人社部公布的水平评价职业资格目录,因此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中心和中国眼镜协会共同颁发的眼镜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证书在国家人社部还不能进行查询。在地方人社厅备案的第三方机构,其颁发的证书目前可以在地方人社厅进行查询。

猜你喜欢

眼视光职业资格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探索眼视光 深化专业路 第三届福盛康斜弱视诊断治疗与近视防控论坛闭幕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