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改革
——以《汽车配件管理》课程为例
2021-09-09郭忠庆高聪聪韩玉科
郭忠庆,高聪聪,韩玉科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兼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课教学工作。如何恰当地开展“课程思政”,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并进行探索创新。本文针对《汽车配件管理》课程,结合课程特色,挖掘总结思政元素,对其融入及实践进行探讨。
1 “双高计划”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内涵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课程思政并非新开课程,也不是将思政教学元素强行加进专业课程中,使得专业课程思政化。课程思政真正的内涵是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后,合理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政育人价值的联动效应,潜移默化地引导年轻人进行政治理论和德育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等[2]。
2 “课程思政”背景下《汽车配件管理》课程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核心及关键所在,并且“课程思政”建设遵循大学生发展成长规律,贯穿于人才培养整个过程。
《汽车配件管理》通过对汽车配件流通的运作程序及管理内容和方法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的理论和方法[3]。本课程思政目标是结合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给汽车服务行业带来机遇,同时我国汽车后市场的经营模式发生重大转变,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责任感,培养政治素养。
3 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知识传授的同时引领学生价值观,科学素养养成的同时培养学生伦理道德,专业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在教材中大部分属于隐性存在,只有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思政元素挖掘与把握,才能达到良好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要坚持整体性原则,思政元素挖掘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汽车配件管理》课程相关要求相结合;坚持循序渐进性原则,挖掘过程以及挖掘内容要分步分阶段进行,不可一蹴而就,把握《汽车配件管理》课程标准对应的课程育人目标,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的融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主观添加思政点,本着《汽车配件管理》课程专业教学的实际内容,精细化着重选择思政元素;坚持创新性原则,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创新手段,潜移默化的树立道德情操、职业素养等思政意识;坚持时代性原则,在遵循《汽车配件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同时,也要跳出教材,将新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更有吸引力的社会正能量引入到课堂讲解中[4]。
例如,从专业课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通过失败的教训、警示性的问题等,反思分析,提高学生辨识能力和责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对专业相关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恰当切入“课程思政”点。从专业课的学科发展史、大师成长道路、教师个人经历等方面完成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以第二章“汽车配件采购管理”为例,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融入点及具体实施如下表所示。
表1 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融入点及具体实施
4 《汽车配件管理》课程思政开展探索
4.1 加强教师使命以及责任教育意识
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要加强《汽车配件管理》课程承担的使命以及责任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到本课程中所隐含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放弃灌输式教学方法,能够把握好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5]。将思政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渗透到教学中,增强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讲解配件采购中,让学生了解到我国配件加工生产、销售现状,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国家自主工业化发展,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个人理想发展与民族大发展相结合,树立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
4.2 修订《汽车配件管理》教学大纲
教师在完成《汽车配件管理》课程教学点和思政点梳理后,进行《汽车配件管理》教学大纲和教案的修订,增加价值引领目标,其具体内容为:正确认识国家汽车工业发展进步对消费者需求带来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建立诚信守法观念;树立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营销价值观、竞争观等。
4.3 合理选择教学平台
目前该学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作为教师,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授课平台的选择。考虑到本课程属于汽车专业类的课程,在各类教学平台中,挑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智慧职教云平台。该平台可进行于教师端和学生端的操作,并记录用户的各项操作,提供十分全面的数据支持[6]。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职教云平台发布包含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资源、考核内容等,学生完成对应部分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师端可以获取到各个环节的学生完成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监管,实时修正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4.4 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通过智慧职教云平台课前发布教学、学习要求,教学资源以及预习内容,并提醒学生做好准备,在要求时间点前完成相关任务。而在提供的课前资源中,包含蕴含课程思政元素材料,让学生明确课堂内容基本框架,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政熏陶;课中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演练,积极讨论,让同学们感受到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汽车后市场生机勃勃,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等,同学们的课中讨论以及回答也在第一时间表现出本专业课程达到了课程思政的预期效果,从而达到了教学效果课堂实时反馈的目的;课后在智慧职教平台发布课后反馈调查问卷,针对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发起讨论:中国国产汽车配件数量不断攀升,如何提高质量并改善管理效率,在国际上有较高的竞争力,通过该环节从而进一步巩固课程思政效果。
4.5 优化课程教学环节
在实际课堂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进行案例引入教学,充分利用案例生动性的特点,例如引出海尔集团营销观念及承担社会责任、共享单车价格战、瓜子二手车广告被罚等典型案例,让学生切实学会在国家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机遇下,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如何以及该怎样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经营观,能够以扶贫等方式回馈社会,建立良好企业形象[7]。
4.6 完善课程考核环节
传统《汽车配件管理》课程考核主要针对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考试,不能涵盖思政教育方面考核。现在演变成进行考核多元化,在平时过程性考核中,专业知识与学生团队协作、思考能力相结合;社会责任、人文素养等多维度相结合,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作为补充。期末考试中,增加案例分析题目分值比例,学生以题目案例为基础,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更加注重价值引领的考核方式,从而对学生进行既全面又公正地评价。
5 提高《汽车配件管理》课程思政效果关键点
5.1 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平等”教学。将课程思政点融入到专业知识中,《汽车配件管理》课程在小组讨论、小组调研活动中,创设情景教学,布置小组任务,让各个小组的组员通过课外预习和组员共同合作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 与到课程教学中。在互动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学习结果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家国情怀、科学精神、伦理道德等,并对它们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是引导者、建设者,只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他们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吸收思政精神养分。
5.2 发挥案例教学生动性
传统专业课课堂以讲解学科专业知识为主,节奏较为单一,而案例可以打破专业课堂乏味感,让学生感同身受,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最优化。在《汽车配件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符合时代特点的典型生动案例,在案例解析环节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巧妙融合,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6 结语
在《汽车配件管理》课程教学中,充分认识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依据基本原则,充分挖掘专业课思政元素,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设计、完善考核环节等,结合案例教学,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案例教学生动性,达到良好的课程思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