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老城区历史建筑的前世与今生
2021-09-08李华
摘要:散落于北海市老城区的历史建筑,是其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综合映射。历史建筑本身具有的文化性、艺术性及历史价值构建了老城区独特的发展脉络体系。本项目通过对北海市老城区历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演变,进行整理、分析,以探索老城区历史建筑文脉属性推进城区文化经济建设的联动机能。
关键词:老城区;历史建筑;再生机能;文化传承
引言:
位于北海老城区的近代建筑主要集中在珠海路老街沿线,其余散落于老城区的部分历史建筑相对较为孤立,使其无法融入新的城区机能环境,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分散于老城区各街道、路段的历史建筑机能日益衰退,它们与城区机能的协调构建亟待推进。为此,以文化动线构建历史建筑景观节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促进区域文脉经济的有效发展,并赋予老城区被孤立的历史建筑新的动态机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北海老城区历史建筑的源流与特质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北海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先后有英国、德国、奥匈帝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美国、比利时等8个西方国家在北海设立领事馆和商务机构,自此开启了当地建筑形式与欧式风格相融合的楼宇建造。这些融合了西式风格的近代建筑包括教堂、医院、海关、洋行、修女院、育婴堂、学校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我国近现代社会史、经济史、建筑史、宗教史及对外开放史等领域的历史见证,是中西文化融汇的珍贵史料。此类建筑形制多为一层或两层,平面布置方正,设有回廊、地垅,地垅上铺设木地板。屋顶多为四面坡瓦,室内有壁炉,窗门大多为拱券式。如今,这些近代建筑大多散落于老城区各街道路段及城区生活功能区内,包括洋关(海关大楼)、德国教堂、大清邮政北海分局、税务司公馆、天主教堂、贞德女校、普仁医院、法国领事馆、合浦中学、森宝洋行、德国领事馆、英教士公馆等。
相对于以上较为分散的历史建筑,位于老城区珠海中路的历史建筑较为集中,被称为“北海老街”。北海老街始建于1883年,长1.44公里,宽9米,沿街为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老街骑楼建筑是西方建筑形式与北海地区建筑的独特结合。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年均湿度大,日照强的地域特征。其建筑首层空间一半作为“堂”一半对外延伸作为“廊”,采用立柱为支持结构,既可增大首层建筑的通风避免潮气直接渗入,又可遮挡阳光照射。二层或三层为室内休息区域,保证了居住空间的私密性同时也扩展了视线景致的映射范围,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时代建筑形制。老街区域历史建筑遗迹较多,包括德盛昌、陈海记、珠海楼、丸一药房旧址、广茂商行、广珍祥、宝华金铺、寿兴祥等。这些建筑遗迹镌刻着北海城区发展的历史记忆,是北海历史时代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映射,曾被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们誉为“近现代建筑年鉴”。
散落于北海老城区的近代建筑,一部分遗存于公建范围之内,与时代建筑的机能属性差异日趋增强。如英国领事馆旧址的附属建筑双孖楼,现位于北海一中校园之内,曾作为6所中小学的校舍使用,如今建筑机能已弃用;新安街5号的许锡清公馆旧址于2017年筹备维护,曾较长一段时间荒废,目前已修整主体建筑及区域环境,亟待赋予新生机能。普仁医院与贞德女子学校旧址现位于北海市人民医院内,普仁医院旧有主体建筑现仅存医生楼和八角楼,贞德女子学校遗存建筑为二层西式风格。如今这两处建筑遗存与医院机能的不断扩张日渐疏离。
还有一部分老城区的近代建筑独立于城区的生活之外,使其丧失了建筑机能属性及其特有的文化精神延续。位于珠海路老街历史建筑群的部分近代建筑,由于常年失修、遭受侵蚀,只能任其日久闲置,废弃残破。北海近代建筑是北海地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见证,同时也是中西文化艺术交融的结晶。北海近代建筑遗产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部分,应与城市的发展携手同行,不应摒弃它们独特的历史属性、艺术价值,任其凋零。
二、老城区历史文脉机能联動的构建意义
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开始将历史性建筑再生机能置于理论高度,引导与整合历史建筑保护理念融入到社会实践之中。二战后,建筑遗产的认同范围不断扩大,大规模的建筑保护越来越有利于复兴社会生命,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与“历史性”“艺术性”的修复。随着现代建筑理念的普及,自20世纪50年代末,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吸纳了新兴材料、结合了当代技术并与当代建筑实践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70年代中期以后,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逐步与社会生命与其自身存在价值、城市的建设相关联起来。如,里卡多·波菲尔改建的水泥厂住宅-事务所已呈现出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更多可能性。1978年,本杰明·汤普逊事务所(Benjamin Thompson Associates)改建的波士顿昆西市场,已将历史性建筑的再利用融入到市民生活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展,传统建筑的许多方面无法与现代生活相协调,西化思想与生活方式被推向时代的浪尖,人们渐渐开始反思我们该保留什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的大城市出现了一批以改建形式保留下来的建筑遗产,如上海花园饭店、登琨艳工作室、广州中山纪念堂等。直到21世纪,建筑遗产的再利用的规模逐步扩大,如北京的798、上海的田子坊、1933老场坊等。现今,国内许多城市开始了对建筑遗产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建筑遗产的再利用范围逐渐扩大,有对单体建筑的再利用改造,也有对建筑群组的整合再生性利用,如杭州的河坊街、成都的宽巷子、广州的永庆坊等,这些更新与再利用将建筑遗产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的精神价值得以再续,并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建融入时代生活,成为城市特有的印记。
北海老城区历史建筑,以珠海路为代表的老街在其形成与发展时期所经历的商业繁荣与今日城市区域发展需求已不相匹配,如今商业消费已由老城区演化变迁至今日的新区地段,对于消费结构与功能需求构建而言,商业化开发已不再是老城区历史建筑再生机能拓展的优势;其次,过度的商业开发已严重影响历史建筑的本质特性,削弱其独特的地域性、文化性价值。在对我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中梁思成先生首先强调了历史建筑对于城市文化延续的重要性,他曾为保留历史建筑做出了多次努力。梁先生指出“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北海的近代建筑遗迹作为城市建筑集合中的一个分支,它与时代不同层级建筑同样承担着维护城市或是区域机体运作的职责,它曾经或许是城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或是城市机体不可取代的一部分,它的过去、它的现在与未来都与城市的构建紧密相连。为此,构建北海老城区历史建筑文化机能联动,不但可以有效地推进对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同时也可使之成为推进文化经济建设的新动能。
构建合理的功能需求已成为老城区历史建筑再生机能的先决条件。在北海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地标性建筑规划定位中,北海近代建筑应以弘扬地区文化,传承地方特色为己任。为此,北海老城区历史建筑的再生性机能应以构建文化、公共机能为主,如文化历史属性功能、城区历史文脉传承等,在其构建形式上可以社区、团体及社会多方力量使老城区历史建筑的新生机能融入到城区机体发展的需求运行中1。
三、城区机能联动构建的借鉴与实施参照
西方国家对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性利用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基本上可以归结到环境、经济与社会结构相协调发展的层面之上。如德国对鲁尔工业区长达五十年的转型改建,其涉及各个阶段不同阶层的协调发展,并由德国联邦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鲁尔区内不同区域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鲁尔工业区的重生经历了再工业化、新工业化、区域改造一体化与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四个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促成了各项政策的确立,并引入了区域城市规划理念。鲁尔区的物质空间规划的“协调”理念,即使空间的各项需求达到平衡,这包含了保护与恢复自然空间价值,同时它也将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利用和城市结构规划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2。英国对伯明翰历史街区SohoHouse的更新虽然主力在于政府推动,但也积极鼓励社区参与,注重各个层面的相互联系,并对该社区民族历史文化的挖掘而赋予其新的活力和吸引力。SohoHouse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是伯明翰塑造城市文化的一大要重举措,在展现它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历史的同时,又缓解了该区域居民生活与工业衰退日益加剧的矛盾问题3。
国内两岸一些对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经验也值得借鉴。以台中放送局再利用推动经验为例,其更新实践提出了开放式对话(多方提案)、建立民间伙伴关系(委外机制)、串联城市文化景点、参与都市空间改造策略4等多方共同参与的改建方式,达成了城市历时空间的保存与再生目标。香港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于2008年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通过招标选出有能力的非牟利团体,将政府产权的古建“再利用”,赋予旧大澳警署、雷春生、前荔枝角医院等十余座老建筑新的社会价值,在充分发挥旅游吸引力之外,更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西方各国对庞大规模的工业遗产更新转型还是我国海峡两岸对单体或群组建筑遗产的再生实践都突显了建筑遗产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它的曾经、现在与未来都无法脱离城市机体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价值。
四、北海老城区历史建筑的新生与传承
西方国家对建筑遗产的再利用已融入到城市建设与发展当中,他们将历史建筑更新后与城市生活相融合,赋予了历史建筑新的新生机能,并展现了历史建筑的独特气质。而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对历史建筑公共职能的再生性利用展开探索,为此我们不能将建筑遗产作为一个单独的环节来对待,应将其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历史建筑与城市的时代生活产生共鸣。
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性利用不仅仅是对历史建筑的外部修缮与再生功能的商业开发,更是为了延续其本身具有的文化、艺术及精神价值;让其功能的重生则是使之与城市机能相协调的再利用,使其成为城市机体运作的一部分,而不是脱离城市存在的独立个体。从城市宏观角度上看,不同地段的单体建筑就像一个个细胞一样,以一定的组织形成街区和城市区域5。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机体的一个细胞,它与城市机体其它部分同样承担着维持城市或者说是一个区域的正常运作。历史建筑作为城市建筑集合中的一个分支,它与其他机体建筑同样承担着维护城市或是区域机体运作的职责,它曾经或许是城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或是城市机体不可取代的一部分,它的过去、它的现在与未来都与城市的构建紧密相连。为此,构建老城区历史建筑再生利用的城区机能联动,不但可以有效地对历史建筑进行更好的维护,同时也将其历史、文化、艺术等综合价值得以传承和延续。
为提升北海近代建筑群及建筑遗产的保护力度,对其进行合理适度利用,使其新生机能得以融入时代生活,推进北海城市历史文化,艺术精神的传承。笔者自2015年开始对北海历史建筑的现状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索老城区历史建筑的再生利用方向与可实施参照,并提出对北海老城区历史建筑“新生机能联动构建”的观点6。近年来,北海市相关单位对老城区近代建筑群及建筑单体进行系统性维护,并以文化景观作为构建导向,于2019年启动了北海近代建筑历史文化景区创建国家级景区工作,编制完成了《北海近代建筑历史文化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案》,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支持为充分展现北海近代历史文化资源价值,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北海历史文化景区《印象·1876》項目开启了北海历史建筑的新生之路——《印象·1876》北海历史文化景区位于北海老城区,东起迎宾馆,西至文物大院;南接英国领事馆旧址,北至滨海路,面积约0.03平方公里,由解放路、中山路衔接英国领事馆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大清邮局旧址、北海海关大楼旧址等近代建筑遗迹组成。《印象·1876》文化景区由相对分散的历史建筑作为景观区节点,构建历史建筑间连续动线,以整合“独立”于近代建筑群组之外的建筑单体,形成区域景观节点串联,拓展面域覆盖范围。项目对英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大清邮政北海分局旧址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在充分保护文物建筑、保持建筑历史风貌的前提下优化空间环境。
北海历史文化景区《印象·1876》以老街建筑群落为主体单元,较为系统的组织收纳与引导相对分散的历史建筑遗迹,使其“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形成区域文脉动线。在文化景区节点的构建下,使曾经较为“孤立”的近代建筑遗迹获得新生机能,融入到城市的文化、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展现了北海独特的港口城市文化特质,充分发挥了近代历史建筑的公共属性和社会价值。
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近年来已成为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随着老城区的改造,遗留在旧区的历史建筑渐渐无法融合新的城区机能需求。老城区历史建筑以其独特的象征符号,是城区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印记,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将历史建筑的再生机能结合城市文化,艺术传承使其获得更好的保护。为此,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应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保护与发展并行,既要有利于城区传统风貌的保护,又可优化协调老城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做到“与历史对话,与时代接轨”,切合实际,把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7。
作者简介:李华,女,1983年生,蒙古族,苏州大学艺术硕士,现任职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研究13年余,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能力扎实,曾参与多项教改及科研项目,并发表相关论文。
参考文献
[1]欧阳旭.旧城更新中建筑地域性的表达[D].中南大学,2007.
[2]厄休拉·凡·匹茨, 张晓军.鲁尔:一部区域规划的简史[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3):16-22.
[3]雯清.国外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案例[J].浦东开发, 2013(9):33-35.
[4]陈韦伸.城市历史空间的保存与再生——以历史建筑台中放送局再利用推动经验为例[C].文物出版社, 2013:132-143.
[5]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李华.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苏州大学.
[7]赵千河,吴娟.北海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城乡建设,1995,12:28-29.
作者简介:李华,女,1983年生,蒙古族,苏州大学艺术硕士,现任职于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研究13年余,教学经验丰富,专业能力扎实,曾参与多项教学及科研项目,并发表相关论文。
本文为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历史建筑片区文化属性推动构建城市联动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