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灵奇旅》:皮克斯回归生命哲学之作

2021-09-08伟青

综艺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皮克斯错位火花

伟青

假设你在奋斗多年、梦想即将成真的节骨眼上,却悲催地意外离世,你会不会不顾一切想要重返人间,迎接本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巧得很,Joe这么想,而且也这么做了。

Joe是皮克斯新作《心灵奇旅》的主人公,对爵士乐饱含热爱的他终有机会与知名爵士乐手同台演出,却一时不慎“灵魂出窍”,来到一个名为“生之来处”的神秘所在。在这里,每个灵魂宝宝都将被管理员随机分配个性,并在点亮“火花”之后获得前往人间的通行证。为了重回自己的身体,Joe成为灵魂宝宝“22”的导师,经过一番波折,二人终于领悟了生命的意义。

在《寻梦环游记》中讨论过“死亡”之后,温情脉脉又野心勃勃的皮克斯又大胆地把目光投向了“如何生”的宏大命题。

超凡的想象、独特而舒适的美感、幽默温情、富于哲思、余韵悠长、举重若轻、老少咸宜……在《心灵奇旅》里,独树一幟的“皮氏”配方如愿生效,上映至今,《心灵奇旅》烂番茄的新鲜度95%,豆瓣评分8.9。

对于动画电影而言,“灵魂”及“生之来处”“死之归所”这类抽象概念不易表达。然而将抽象概念具像化,从来都是皮克斯的拿手好戏。在《心灵奇旅》中,主创团队建构了三个平行世界——现实人间、死亡世界、生之来处。其中,人间以熙攘喧闹的纽约街道来呈现,色彩丰富而写实;“死之归所”被赋予璀璨的“天梯”造型,突出理性简约的崇高感;重头戏“生之来处”则被塑造成一座生机勃勃的乐园,柔和缥缈,充满糖果色的梦幻感。

在如此奇异的舞台上,心有不甘的Joe遇到了22——常年混迹于“生之来处”,因为对生命缺乏期待而坚决不肯“投胎”的另类灵魂宝宝。

他们身上带着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一个积极入世,一个消极出世;一个一丝不苟,一个大而化之……典型的“错位”关系。这是好莱坞塑造喜剧关系时的常见手法,也是皮克斯的“惯用伎俩”,同样的模式我们在《飞屋环游记》里的老卡尔和小罗身上见过,在《汽车总动员》里的闪电麦昆和板牙身上也见过。

这样的错位关系带来一系列充满“错位感”的情节:Joe与22重返人间,Joe变成一只猫,22却进入了Joe的身体;Joe一直以22的导师自居,最后却是22教会Joe什么是生命的真谛;起初,22想帮Joe重返人间,最后却变成Joe帮助22开启生命……这些设计在提供笑料的同时,为剧情发展制造了动力,为故事整体走向画出一道道弧光。

故事的最后,Joe与22 都找到“火花”(Spark),这个“火花”正是《心灵奇旅》的题眼——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心灵奇旅》给出的答案是:生命不仅仅是你毕生追求的梦想,更是你所拥有的每一刻。就此,影片的野心公之于众,它想让每一位观众与自己达成和解——所谓“生命的意义”是一道多选题,实现梦想固然重要,但只要懂得生活,“平庸”地活着同样意义非凡。

凭心而论,《心灵奇旅》并非完美之作,例如故事老套;人物塑造相对扁平,功能性大于复杂性;情绪转换的铺垫略生硬,缺少细节;结尾说教意味突兀……但这些缺点放在“生命意义”的宏大设定之下,就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它是那种让你眼中、心中都能闪光的作品。

25年来,皮克斯一直在围绕“生命”下着一盘大棋,在《寻梦环游记》《飞屋环游记》中寻找爱的意义,在《头脑特工队》中让观众认识自己,又在《心灵奇旅》中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可以想见,终有一天,皮克斯能通过自己打造的动画世界,完成关于生命哲学的闭环。

猜你喜欢

皮克斯错位火花
点燃自主探究的火花
持久的火花
皮克斯的动画帝国
拿开以后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群策“错位相减法”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
“错位相减法”那些事儿
我们只有120只了!
再见了,我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