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槐的播种与育苗技术

2021-09-08张淑梅

种子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育苗技术

张淑梅

摘    要:棉槐一般指紫穗槐,属于豆科紫穗槐属。棉槐是优良的造林树种,具有抗旱、耐盐碱、抗低温、抗洪涝等特点,在固定荒沙、保持水土、重绿荒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具体的棉槐种植项目,介绍了地区概况,总结了棉槐播种与育苗技术经验,为做好棉槐播种与育苗技术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收获更大的种植效益。

关键词:棉槐;播种技术;育苗技术

棉槐属于豆科落叶灌木,枝褐色,被柔毛,叶互生,花有短梗,荚果下垂呈棕褐色,花果期为5—10月。作为优良灌木树种,棉槐可在荒地、河堤、盐碱地等环境下存活,被广泛应用于加工饲料、生产肥料等領域。棉槐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落叶灌木,枝叶、枝条、根茎等均有很大的用处。其枝叶可用作绿色肥料,枝条可用于编织竹筐,根茎属于较好的蜜源植物。优良的棉槐种子发芽率在70%以上。根据棉槐的生长特性,用好棉槐播种与育苗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可切实保障棉槐种植效益。

1   地区概况

以朝阳县棉槐种植项目为例,详细介绍该地区的具体情况。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13 ℃,年降水量达到400~1 000 mm。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选在荒山、河岸、盐碱地等地区种植棉槐,种子发芽率可达到80%左右,年均产量符合预期标准。

棉槐喜干冷气候,对土壤要求不高,在半干旱风沙区,沙层的水分含量为2.5%~3%,棉槐也能正常生长。枝叶富含大量粗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成为朝阳县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首选饲料植物,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综合来看,该地区棉槐容易种植,且效益较稳定。

2   棉槐播种与育苗技术分析

棉槐属于落叶丛生小灌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迅速。结合朝阳县棉槐种植经验,总结棉槐的播种与育苗技术。

2.1   种子采集与处理

棉槐高1~4 m,叶子呈卵状、椭圆状、披针状椭圆形等多种形态,花絮集中生长在枝条上半部分,荚果长7~9 mm、宽3 mm,呈下垂、弯曲形态且内部包含种子。

9月荚果成熟,直至次年3月在枝上脱落。10月上中旬是采种的最佳时期,应选择优良的棉槐进行采种。从穗轴上剥落种粒,摊晒后除去杂物,约5 d晒干后净种装袋,置于阴凉、通风处贮藏[1]。

棉槐播种前,要及时处理内含油脂的荚果皮,解决外皮不能被水浸透的问题,确保种子发芽、出苗周期等后续工作不受影响。在春季,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晾晒种子,除皮可用风车、簸箕等工具,将其置于45~50 ℃的温水中,浸泡1~2 d,直至种子充分吸水膨胀。期间注意每天换水一次,避免影响浸泡效果。浸泡完成后捞出种子,将其置于0.5%高锰酸钾溶液中,放置时间不少于3 h,消毒完成后继续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待完成浸泡与消毒工作后,准备催芽。按1∶3的比例要求,将种子与湿软的沙子均匀搅拌,放于背风向阳(温度在20~25 ℃)的场所,保持湿度在60%左右,将湿草片盖于其上,并每天用温水喷洒种子的表面,确保种子处于干湿均匀的生长环境。少量种子咧嘴露白,发芽后可一次性播种。

2.2   选地与整地做床

(1)选地。基于棉槐生长特点,在播种前应科学选择育苗地。4月下旬至5月上旬,首选中性沙壤土地块,因为其土质稀松、地势平缓、便于排灌等优势突出,同时要求土壤厚度不宜大于20 cm。培育幼苗,若选用沙质、黏性土壤,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土壤肥力,例如施加有机肥料以优化土壤营养结构。

(2)整地做床。清除育苗地上的杂树、杂草,培垄做床规格为长10~20 m、宽1.1~1.2 m、高0.10~0.15 m,按照南北向或其他方向进行。在床面撒上干化鸡粪,施量不得少于0.5 kg/m2,育苗可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深耕25~30 cm,使土壤与鸡粪充分混匀。床缘的两侧用锹拍实,播种前浇透水,2~3 d即可正式播种。

2.3   播种、覆盖与喷水

(1)播种。棉槐于春季播种最佳,一般时间在3月底至4月初。可在播种时采用条播方式,按照沟深3~4 cm、播幅宽8~10 cm、行距18~20 cm的要求,向沟内撒种。也可在播种时采用撒播方式,将种子均匀撒于床面,控制种距在3~4 cm,其优势在于产苗多,但不便进行整地拔草。播种时要顺着床面或横床面,按要求控制播种量与产苗量,例如朝阳县棉槐播种量应控制在5 kg/667 m2以内,相应产苗量则应处于3万~4万株。待完成播种后,在表面覆盖1~2 cm湿软的薄沙土,以保证播种不受外在因素影响,预计8~10 d会陆续出苗。

(2)覆盖与喷水。在床面上覆盖厚草帘,规格在1 cm左右。喷水时床面浸湿深度不小于5 cm,第二次喷水间隔5~7 d,确保最大限度地提升喷水效果。出苗后苗高5~7 cm,可撤出草帘。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如遇到旱季,应及时喷水。11月初,若还未进行掘苗工作,则应喷水1次,为越冬做好准备[2]。

2.4   苗期管理

苗期田间管理需要进行间苗,要做好水肥管理,抓好中耕除草,保证苗木生长粗壮。

(1)间苗。一般播后7 d内出苗,14 d齐苗。撤出草帘后进行间苗,去劣存优。苗高3~5 cm,开始疏苗,剔除细弱苗、有病虫害苗、过于密集的双株苗等劣质苗木,一次疏完,直至留下好苗。苗高6~8 cm,遵循“去密留稀”原则,等距间苗,保证苗木疏密适中、分布均匀。当苗高10~15 cm时需要进一步间苗,保持株距10 cm左右。

(2)水肥管理。待间苗完成后,为预防苗根透风,应在傍晚及时浇水。在苗木快速生长过程中,因生长迅速,所需水量较多,做好浇水工作是其顺利生长的重要保障。按照少次多量的原则,灌水量不宜过大,能满足苗木生长水分需求即可,避免影响苗木生长质量。苗木生长后期停止浇水,预防产生苗木充分木质化现象。若夏季大量降水时间过长,及时开垦沟渠排除积水尤为关键,对苗木健康生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关于苗木施肥管理,从幼苗出土到初生期开始,要做好施氮肥工作,保证苗木生长所需的营养充足。在苗木速生期,施用尿素10 kg/667 m2或配合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在苗木生长后期,追肥工作应陆续停止,此时苗木能安全越冬最为关键。

(3)中耕除草。6—9月,间隔20~30 d,及时拔除床面杂草。待幼苗出齐后,松土、除草不少于一次。在苗木生长期,全年中耕除草次数不少于4次,利于疏松土壤,预防苗木的水分与养分受损[3]。

春季育苗的苗木高为1 m时,可选择在冬季前或第2年春季移栽。秋季育苗一般适宜在第2年冬季前移栽。為提高移栽成活率,移栽前可在距离地表15 cm处剪断,促进萌蘖,剪下的枝条可用作插条。在移栽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苗木根系的保护,做到随起随栽。棉槐造林密度需要根据造林目的和水土条件来合理确定,如果用于作绿肥、饲料等用途,造林密度也应适当提高。根据不同情况,一般栽植300~400株/667 m2或1 000株/667 m2。

3   做好棉槐播种与育苗技术工作的建议

朝阳县棉槐种植项目年均收成达标,播种与育苗技术得到了有效运用,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棉槐播种与育苗技术工作效率,收获更大的种植效益,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3.1   善用扦插育苗技术

在棉槐播种育苗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扦插育苗技术。在应用扦插育苗技术时,应注意3个方面。一是插条剪取与贮藏。2—3月,剪取不少于1年的充分木质化生枝条,粗度控制在6 mm以上,用含水量不小于25%的河沙封埋于山洞内或建筑物北墙根下。用稻草代替河沙来封盖插条也是可行的,厚度控制在5 cm左右,且需定期喷水,避免影响贮藏效果。二是插穗剪截与浸泡。按照10~12 cm的长度进行剪穗,顶端剪口距顶芽长度不少于1.2 cm,其穗上、下端剪口应平断,保证插穗剪截符合标准。在缸、盆或水泥池中放入插穗,浸泡时间控制在48~72 h,注意换水。三是扦插。畔表覆地膜结束后,漏膜即可准备扦插。先用尖头的硬竹棍扎孔穴,再在穴内摆好播穗。注意扦插穗距不少于10 cm。

3.2   做好病虫害防治

棉槐茎叶中含有抑制病虫害的特殊物质,抗病害能力较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对轻松。在棉槐播种与育苗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对提升棉槐播种与育苗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灯光诱杀金龟子等害虫,或使用40%甲基辛硫磷进行防治。对于大灰象甲等害虫,可用90%的敌百虫进行苗木植株杀虫,使用80%乐果乳剂200倍液诱杀春季刺槐蚜初卵,使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预防刺槐蚜虫。

4   结束语

棉槐作为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优良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根系发达等显著优势,且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不高。在棉槐播种与育苗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合理运用播种与育苗技术,做好选地整地、选种播种、苗期管理等工作。善用扦插育苗技术,做好病虫害防治,确保苗木健康生长,从而提升棉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 1 ] 王文兵.紫穗槐育苗及造林技术[J].乡村科技,2020,11(35):77-78.

[ 2 ] 高延林,邵军辉.紫穗槐播种育苗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23(11):34-35.

[ 3 ] 冯树林,李博渊,吕国利,等.紫穗槐幼苗不同生长阶段叶水势对干旱胁迫与复水的响应特征[J].草地学报,2020,28(5):1363-1371.

猜你喜欢

育苗技术
杨树的育苗技术
浅析杨树的育苗技术
简述红豆杉快繁育苗技术以及管理
有关营林防病措施的研究
毕节市早实核桃实生育苗技术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乡土树种与国外优良树种育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