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研究

2021-09-08姜维庆

种子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栽培管理技术育苗林业

姜维庆

摘    要:近年來,随着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也相对比较严重,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因此,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促进现代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林业资源对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现代林业苗木种植与管理技术是保证林业发展的关键,科学有效的苗木种植和管理技术是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可提高林业的发展速度,确保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分析。

1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现状

目前,我国林业育苗仍采用传统的育苗技术,未能及时更新先进的育苗技术,导致无法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严重影响了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阻碍了现代林业的发展。传统育苗技术水平较低,育苗过程较为简单。在育种过程中遇到幼苗缺乏营养物质或病虫害的侵害,不能及时处理,会增加育种的死亡率,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林业最常用的育苗技术是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是将育种放入容器中进行栽培,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繁殖,有利于固定根系,避免根系发育不良,降低幼苗的成活率。但是,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作为新兴的育苗技术,技术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对不足,工作水平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幼苗的生长[1]。此外,部分地区的林业部门没有将当地种植的实际情况纳入项目规划中,并提出了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设计理念,极大地阻碍了当地林业的发展。因此,改善育苗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林业种植和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因此,人们从意识形态上已经认识到林业发展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然而,在林业苗木种植管理中,因为林业种植和管理人员工作素质等客观因素,在林业栽培种植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苗木成活率和栽培管理质量。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必须根据林业总体发展趋势,结合当地的环境和土壤等特点,不断优化苗木栽培和管理技术,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实现高效的林业栽培管理。这样不仅能稳定地增加我国森林覆盖率,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我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稳定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3   技术要点

3.1   选种与催芽

在进行选种和催芽前,工作人员必须详细调查和分析当地的生态环境、空气质量以及气候条件特征,参考并选择树种在生长过程中的因素,根据树种习性选择有效的催芽方法。通常情况下有3种常见的方法,分别在水、微量元素以及催芽试剂中进行浸泡。其中,水浸催芽方式操作比较简单,且经济效率高,因此在育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2]。例如,可用热水加速刺槐的发芽,先将水温控制在80~90 ℃,然后将刺槐树种浸入水中直至种子膨胀至原始种子的两倍。浸泡时要根据种子数量调节耗水量,以免因水分过多而导致发芽不完全。为了使每个种子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有必要在浸泡的同时保持搅拌,并在水温变凉时将其除去。通过手动筛选和机器筛选,去除皱缩或有虫洞的种子,再按照上述方法促进发芽。达到浸泡标准后,取出种子,将其放在干净且平坦的地面上,并用隔热效果更好的物体或草帘覆盖。在此期间,安排专人控制温度,在2~3 d后可种植种子。与上述操作方法类似,温水浸泡方法需要将水温控制在40~50 ℃,树种会在7 d内生长出新芽,可进行播种。

3.2   育苗方法的选择

在现代林业育苗和栽培工作中,育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适当的育苗和栽培方法可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传统的林业苗木栽培方法主要采用树木移栽的方法来育苗。优点是成本低廉、易于操作,但缺点是工作量大、栽培周期长、易受自然因素影响、幼苗稳定性差。有组织的育苗方法主要是通过嫁接和容器栽培来育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缩短苗期,提高育苗效率和成活率,缺点是需要设置专门的使用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大多数林业苗圃和栽培工作而言,低成本、易于操作的传统林业苗圃和栽培方法是首选,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嫁接或容器栽培[3]。

3.3   移植技术要点

移植幼苗技术是提高幼苗成活率的重要内容。在3月下旬至4月初之间选择适宜移植的时间,考虑区域温度的变化和环境特征。但是,在秋季移植幼苗前,需要对幼苗进行修剪枯枝、病枝和其他枝条等工作。一些枝繁叶茂的幼苗也需要修剪并用特殊药物处理。在移植过程中,如果苗圃和绿化区相距较远,则需要对幼苗做好保湿和保鲜工作,采取浸水等方式提高幼苗根部的水分,防止幼苗因缺乏水分等原因降低幼苗的成活率。幼苗移植成功后,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移植幼苗的照顾和管理,以确保幼苗健康生长。同时,根据幼苗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施肥。如果土壤肥力发生变化,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及时采取措施。另外,在树木不同的生长阶段,要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减少为害幼苗和林木的病虫害发生。

3.4   合理选择苗圃

如果想做好林业苗圃和耕种的相关工作,首要任务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苗圃。在林木育苗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调查准备,并根据树种和有关标准合理选择苗圃。一般来说,苗圃需要具备地形平坦、灌溉方便、酸碱度适中以及土壤肥沃、病虫少的土地。当然,除了土地本身的条件外,交通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幼苗后期的运输和转移。尤其注意,对于喜欢遮阳的树种,苗圃应选择在有阴影的斜坡上;对于喜光的树种,苗圃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斜坡上。选择苗圃后,林业人员要制订计划,并根据幼苗的生长特性和具体的育苗任务设计规划区域。例如,将其划分为播种区、移植区等不同的区域,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方便员工管理苗圃[4]。

3.5   注重土壤的管理

除了为林业苗圃选择合适的苗圃之外,在苗圃的后期工作中还要做好土壤管理。对首次育苗的苗圃,应尽快进行深耕。在正式播种的前一年,秋季和夏季要进行两次深耕处理。土壤管理是为了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改善土壤柔软度,为种子发芽提供必要的氧气、水分等条件,提高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如果苗圃中已种植其他植物,则应在种植前清除先前种植植物的残留物。另外,根据土壤条件和植物生长特性进行技术调整和土壤施肥管理。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有机肥,土壤施肥管理决定了森林幼苗的质量,特别是对于首次开放的苗圃基地。在耕种幼苗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并在秋季再次耕种。这将使土壤疏松,在第二年耕种时可促进幼苗的生长。对于长期使用的苗圃,必须清洗并耕种,及时清除留在土壤中的苗木根部和杂物,进行适当的种植。

3.6   加强育苗的过程管理

育苗过程的科学管理是现代林业育苗和管理的最关键部分,人工操作和机械操作是当前苗圃和栽培管理的两种主要工作方法。在小型苗圃中,手动操作更为合适。而大型苗圃,机械操作有助于育苗工作。不管使用哪种操作方法,如果要管理幼苗的种植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幾点。

首先,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种子发芽时需要大量的水分作为基础,播种后工作人员要反复浇水。注意水分不能积聚,以避免根部腐烂。其次,要做好土壤除草疏松工作。一方面,在苗圃早期阶段使用的基肥较多。此外,夏季降水量充足,苗圃内会生长出更多的杂草,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除草工作。幼林抚育主要在植树造林后到幼树达到设计标准为止采取保护措施,包括从幼苗的生产阶段到幼苗生根以及幼苗成功存活和生长的过程。幼苗对生长环境有很高的要求,对温度、土壤和日照时间都有一定要求。充分利用土壤的深耕、除草和施肥的相关方法来保护树苗,这要根据树苗的实际生长情况来确定。幼树应在适当的时候修剪树枝,幼树的高度应不超过相关规定,死树应及时移除并重新种植,以确保整个林业建设规模。另一方面,在降水后,土壤容易被压实,这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因此,工作人员应在降水后及时进行土壤疏松工作。最后,提高员工素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苗木管理以及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强化林业工作人员育苗的管理观念。员工要树立科学合理的苗木理念,认识管理的重要性,确保林业苗木有效发展。同时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确保苗木规范合理地进行种植,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促进林业发展作出贡献。

4   结束语

林业苗木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林业建设的重要课题,改进林业育苗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苗木成活率。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苗圃管理,有利于开展林业苗圃技术管理工作。因此,有必要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促进我国林业育苗栽培技术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周洪岩.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20,40(2):91-92.

[ 2 ] 孙云龙.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20(8):66-67.

[ 3 ] 邓守君.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140-141.

[ 4 ] 温启栋.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探析[J].种子科技,2020,38(9):43,45.

猜你喜欢

栽培管理技术育苗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淮南沿河滩区林茶间作无公害栽培技术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厚皮甜瓜春季凉棚栽培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甜樱桃新品种晓文1号及栽培技术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