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索亚形象分析

2021-09-08夏桂鞠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索亚吐温汤姆

夏桂鞠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行者。他一生作品众多,且题材涉及范围广泛。从内容方面讲,其丰富的人生履历为他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总是个性鲜明、特色突出;他总是着眼于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小事来探寻生活的真谛,以自身的切实感受来表达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看,他将幽默和讽刺的写作技巧运用得淋漓尽致,因此,他的作品既富于幽默诙谐的情趣,又不乏尖锐深刻的批判。总之,他开创了美国文学史的新局面,是美国文学史上划时代式的人物。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19世纪完成的巨作。小说以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圣彼得堡小镇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调皮捣蛋、不守礼节但又天真活泼、富有正义感的少年的成长经历。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汤姆冒险经历的生动描绘,表现了少年儿童内心深处的纯真无邪和天真烂漫以及其自身对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追忆。总之,《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及新奇有趣的故事情节一跃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其实,小说的主人公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自身童年的缩影。马克·吐温在年幼的时候父母双亡,小说的主人公汤姆亦是如此。可是他又渴望得到关爱,因此,马克·吐温将汤姆置身于寄养在姨妈家这样一个背景来叙述,所以较之作者自身而言,汤姆是何其幸运。虽然波利姨妈的刻板严肃也是主人公向往自由、渴望行侠仗义的重要动因,但波利姨妈的关爱还是给予了汤姆莫大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总而言之,汤姆又不仅是作家为儿童所创造的一个多面性的人物,更是成年人回忆童年的情感寄托。因此,对汤姆的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启示人们:有些时候,成年人要试着遠离尘世的喧嚣,学会向小孩子看齐,以孩子的心境去思考问题,做出选择,并让自己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永远保持善良和真诚,以微笑面对世界。

一、文献综述

《汤姆·索亚历险记》历来都是国内外的畅销书目,主人公汤姆的形象也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路易斯称赞它作为一部成年人描写童年的作品“充满着诚挚和真实”,是“第一流的文学经典著作”(1987);约翰也认为“这本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使这本书出版一百多年来一直魅力不衰”(2006);同样,我国学者也给予了这本小说高度的评价和赞美。我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让人读时赏心悦目,读完念念不忘的作品”(何玉蔚,2016)。小说中所描绘的小镇可谓是美国社会的缩影,汤姆的形象也将美国乡下儿童的贪玩爱闹但又不失童真善良的品格表现得活灵活现。总之,这两方面的性格在汤姆身上完美融合,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之一。

二、汤姆·索亚形象分析

(一)贪玩爱闹、不守礼节的顽童形象

汤姆·索亚在小说中一亮相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喜欢恶作剧,喜欢出风头,喜欢耍小聪明,喜欢和哈克做点不正当的小把戏;相反,他讨厌波利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教和束缚,讨厌刻板伪善的宗教仪式,更讨厌枯燥无味的生活—这一切都让他觉得无趣与不舒服,因此,他总是绞尽脑汁找点乐子,例如在饭前祈祷的时候趁姨妈不注意偷吃东西,用人的头颅吓唬醉酒的波特,给猫吃解痛药闹得家里天翻地覆,等等。就这样,一个贪玩爱闹、不守礼节的顽童形象跃然纸上。在文中,马克·吐温还特别安排了一个与汤姆性格完全相反的人物—希德,一个循规蹈矩的模范儿童,好学听话。因此,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对比下,汤姆的顽童形象更加鲜明。或许从传统的眼光来看,汤姆显然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一个“问题少年”,“但换一个角度看就会发现,这所有的恶作剧也好,不守规矩也罢,都是孩童的天性,也是他充满童趣的地方。他用逃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枯燥无味、刻板迂腐的学校教育的反感”(顾玲,2021),用恶作剧、不守礼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特立独行的生存方式以及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渴望。因此,在汤姆身上,人们总会发现自己童年的影子,或者是汤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读者小时候对一些事情想做但又不敢做的遗憾。总之,汤姆的形象唤醒了人们内心对童真的渴望,同时也让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聪明机智,随机应变的智者形象

在小说中,马克·吐温将汤姆·索亚的聪明机智也描绘得活灵活现。因为他的聪明机智、随机应变,所以每次在犯错后要接受惩罚的时候,他总是能想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鬼点子来为自己开脱。聪明睿智的他还经常把自己身边的小伙伴耍得团团转,自己却坐收渔翁之利。一次波利姨妈惩罚他粉刷围墙,做不完不能出门,这对于好动的汤姆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当朋友来找他的时候,他故意装出刷墙很有意思的样子,引得小伙伴们竞相拿出自己的玩具和零食来找他交换一个“工作机会”,然而他却在一旁引以为豪,沾沾自喜。他不喜欢老师陈腐无聊的说教教育,更讨厌背诵《圣经》,可是为了博得心爱女孩的芳心,他总是用一些有趣的小玩意从那些背诵下来《圣经》的小伙伴手中换取奖励,最终对《圣经》内容知之甚少的他却从老师那里得到了最丰厚的奖励,他也大出风头。可能从这几件事看来,他的聪明都是一些所谓的鬼点子,但在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依然可以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用自己的聪明机智化解一个个困难。在山洞与贝基一起探险却迷路时,他能够想到利用风筝线来标记自己走过的路,寻找出口。所以说,汤姆的机智不只是些小聪明,他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实处。

(三)富有正义感,勇于担当的男子汉形象

汤姆贪玩爱闹的表象后面还隐藏着一颗金子般的心,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勇于担当的十足的男子汉。在目睹印第安人乔杀害医生并诬陷无辜的波特后,哈克与汤姆发誓约定这件事情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秘密,可是当得知波特要被处以死刑时,他无法承受良心的折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公开出庭作证,证明波特的清白。面对这种情况,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汤姆这般英勇无畏、坚定果敢呢?一次,贝基出于好奇,打开了老师放在抽屉里的书,却不小心把墨水洒在书上了,为了帮助贝基逃脱惩罚,汤姆主动站起来承认错误然后勇敢地走上讲台接受处罚。当汤姆和贝基在山洞迷路时,虽然汤姆也有些害怕和焦虑,但他不停地安慰贝基,让她待在有水源的地方并保持希望,自己独自去寻找出口。随着一次次的冒险,汤姆已经从刚开始那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逐步成长为一个富有正义感、勇于担当的小小男子汉了。

三、对汤姆成长过程的思考

仔细梳理整个小说的情节脉络,我们不难发现,汤姆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体。从表面来看,他是一个十足的“问题少年”,但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坏孩子,或者说他并不是真坏。他只是想通过一些小把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获得快乐而已,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儿童活泼天性的使然。在经历了一次次冒险之后,汤姆逐渐成长,变得果敢、坚定起来。然而,正是由于汤姆身上所体现的这种矛盾的性格特征,才让故事显得更加生动真实,因为,这是一个普通小男孩本该有的样子。其实,“这部作品还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王云霞,2012),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把小说中所反映的主题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转变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们的一些恶作剧行为,家长不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耐心和关怀,因为犯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他们的权利,这些可能只是他们渴望得到关注的一种方式,虽然方式可能欠妥,但他们有些时候并没有恶意。特别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童来说,叛逆任性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总是无所不用其极让自己成为众人的焦点,以期获得大家的认可或赞扬。然而,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的想法往往都不够成熟,因此,常常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所以,作为合格的家长,人们必须积极和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无忧无虑、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结语

汤姆,一个贪玩爱闹、不守礼节的孩子,是无数少年孩童的典型代表,也是无数读者童年的缩影,他做了许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毫无疑问,汤姆的童年是精彩纷呈的。另外,汤姆身上所体现的坚定果敢、勇于担当也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和钦佩,不可否认,汤姆是一个十足的男子汉,一个真正的英雄。马克·吐温就是通过对这样一个男孩眼中世界的叙述,表达了自己对孩童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的追忆。作者笔下调皮可爱的汤姆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人崇尚自由、敢于冒险的精神。总之,马克·吐温将幽默与讽刺的写作手法融会贯通,将汤姆的纯真善良以及内心对正义的坚守描写得淋漓尽致,使其人物形象经久不衰,成为一个充满永恒魅力的人物,也让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之一。

猜你喜欢

索亚吐温汤姆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贪吃的汤姆
马克·吐温的孩童时代
百年畅想
一只小海狗的使命
掉钱
《败仗秘史》与马克·吐温的反战诉求
童年的味道
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