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与语言特色

2021-09-08魏倩莹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3期
关键词:林鱼老人与海鲨鱼

魏倩莹

在实际的文化作品创作中,文化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比如许多科幻、幻想等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和现阶段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会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但是不同的文化作品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特点,文化差异性较大。但是就我们中国人而言,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时,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会体现得更加显著。所以要重视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象征体验,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比如,在对作品《老人与海》进行赏析时,要重视其所体现的象征意义和语言特色。这个故事中所描绘的主人公和命运斗争的故事,在各种角色淋漓尽致的表现下,将其所表达的意义深入地体现出来,整个文章不仅语言生动活泼,而且学习价值显著。

一、《老人與海》所象征的意义

所谓的象征,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想象和图像来对其蕴含的意义进行体现,对不可体现的含义进行暗示,让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阅读者的情感共鸣,让文学作品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让文学作品淋漓尽致地体现自己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海明威作为一名闻名世界的现实主义作家,其在对作品体现方面,所运用的象征手法能够将作品蕴含的物象表达出来,实现读者对意象和情感的激发。

在作品《老人与海》中,作者为了将意象体现出来,运用了独特的体现手法,修辞手段在各个段落中都有体现。作品中的人物圣地亚哥主要体现的是生命英雄,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虽然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只要不放弃,积极地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就有改变的可能。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不能轻易地放弃,而应选择勇敢地面对,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生命的力量。在本作品的学习中,我们能感悟到主人公和大鲨鱼之间的较量,总体斗争中,主人公都是十分勇敢的,树立了自己的英雄形象,将自己的感情进行了丰富的演绎。因为,大海附近的渔民主要就是通过捕鱼维持自己的生计,虽然老人在大海上坚持84天划船钓鱼,但是他一无所获。即使这样,老人也没有丧失生活的自信心,依然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在《老人与海》中,有一个十分经典的表达,其主要表明:眼睛就是一个人心灵的表达,眼睛可以比喻为蓝色的大海,如果大海中漂浮一艘破烂的船,我们能够显著地体会出其中的差异,整个差异就是对人物情感和性格特点的表达,其所象征的意义就是人物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为了自己的目标实现而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态度。虽然84天都没有钓到鱼,但是他始终相信在第85日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钓到想要的鱼。其中不难看出,钓鱼就是一个意象,钓鱼象征着作者人生理想的实现,这充分表明他为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断奋斗的信念。在这篇文章中,十分形象的描写就是老人与大马林鱼之间的较量,通过画面,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发,无论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何种困难,只要逆流而上,就能实现困难的解决,即使自己的能力有限,也不要轻易放弃勇敢奋斗的勇气。在一定程度上,老人和大马林鱼的较量,不仅是体力方面的对比,也体现了精神的斗争。

因为将人类和鲨鱼进行相比,力量悬殊是比较大的,毕竟人类的力量十分有限,拼死和鲨鱼对抗也难以有很好的结果,但是文中老人并没有因为力量的悬殊而放弃,而是勇敢地面对,利用各种手段,和鲨鱼进行斗争。虽然他没有什么有效的工具,但是他可以将自己捕鱼的工具利用其中,同时还需要克服饥饿问题。毕竟就主人公而言,老天对他是十分不公的,他的一生困难重重,但还是没有将他打倒,反而让他越挫越勇,不会轻易向恶势力低头。

作品中海里的鲨鱼代表的是破坏性力量,也代表各种掠夺和灾难,这其实体现的就是人的一生中所要面对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所以,作者海明威通过对鲨鱼的描绘显示出:对于受到鲨鱼袭击的大马林鱼,老人觉得仿佛自己被袭击,他认为既然要跟鲨鱼做斗争,那么就一定要斗到死。这其实体现出来的就是和困难殊死搏斗的勇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

二、《老人与海》的语言风格

(一)简单明了的语言特色

在这个故事中,对于语言的描写形象生动,运用了多个不同的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因为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将情感和思想内容体现出来,但是具体的体现效果与语言有着直接的联系。作者海明威认为,如果人们经常反复地见到某一事物,那么就会使这种事物变得平淡化,人们就无法体会到这种事物的敏锐知觉。因此在对作品进行体现的时候,所利用的语言最好不要太过繁杂,毕竟繁杂的语言不利于人们理解。简单的语言才可以淋漓尽致地将文章的价值和所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展现作品的巨大魅力。作品《老人与海》描述中,通过进行各种语言特点的利用,实现创作的价值提升,这个过程中虽然作者也利用了一些口语,但是整体的句式结构较为简单,整体利用起来比较简单。比如在描绘主人公和马林鱼的斗争时:“马林鱼纵身一跳,全方位展现在海面上,就好像示威,在阳光下鱼的上颚呈现剑状,闪闪发亮,就像对老人示威,想要从精神层面上将敌人打垮。在老渔夫正想要称赞的时候,大马林鱼马上又跳到海中,将它的尾巴摆来摆去,立即逃走。”所利用的语言风格十分简单,其中原文的词语基本控制在一百一十个左右,但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所涉及的单、双音节词汇数量并不多,这就会使这个语句的表达更加简单有趣。另外,作品《老人与海》的语言特点中,更加注重虚实结合,从而让整个作品变得更加有穿透力和节奏感,真正地体现出了人鱼之间斗争的紧张感。

(二)简单化的语法结构

1.常用小词

该作品在对语法结构的体现方面,经常会用到一些小词,因为词属于音义结合范围,利用的时候具有一定独立性,许多内容的表达都是通过措辞和词汇量获得的。比如文中用到的词汇有:“so”“good”等,尤其是在文章开头的表达中,“and”使用的数量超过七次,这样简单化的语言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将语句体现的意义表达出来。

2.常用多义词

通常一个词语会有多种意义,将其利用在不同语境中,就会有不同的意思,而且每个词语在语法中体现的词性具有一定差异。在《老人与海》作品中,对于多义词的利用篇幅较大,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多数使用的都是名词,名词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修饰,从而让整个作品看起来丰富有趣。

3.主要省略的结构

在作品的语法表达中,要加强对省略句的利用,从而生动地将语言的风格体现出来。《老人与海》作品中多数的语法表达都是言简意赅,比如:“Not as long as he keeps them up.”这句话的开头为“Not”,该词语的利用直接将老人的心理感受体现出来,没有任何的拖沓,这也充分地体现出了主人公与大马林鱼间的斗争是必然的。这样可以充分说明,文章对于语言的表达所利用的结构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可以避免语言使用的口语化,加强作者对作品的理解,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置身其中的氛围,激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三)含蓄

正因为该作品的语言较为简单明了,所以在小说特点的体现方面变得更加含蓄。即使作者没有对故事情境进行任何解释和评论,也能够将问题的故事情节体现得更加完善。比如:文章表达中,老人在早上温情脉脉地将小男孩从睡梦中喊醒,并用无声的语言让小男孩感受到温情。语句中“温情”一词的利用,将老人对小孩的情感体现出来,这种情感的体现和老人的硬汉形象完全不符合,但是老人优雅的一面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大众眼前。同时,整个表达中,还加强了作者对含蓄写作手法的利用。首先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将鱼类和人物的斗争描写出来。另外,文中利用的比喻手法较多,能够让读者将个人的思考体现出来。比如:“But his left hand always been a traitor and would not do what he called on it to do and he did not trust it.”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想使用“traitor”进行暗喻,表达老人对自己不能灵活使用左手的愤懑。虽然老人和鲨鱼搏斗后失败了,但不表示老人是失败的,他虽然没有武器,但是从未放弃反抗。

综上所述,在作品《老人与海》中,十分形象地体现了英美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与语言特色。在作品中,通过海明威对不同象征手法的利用与语言特色的个性化表达,塑造了十分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老人与海》作品中,体现的是圣地亚哥、大海、鲨鱼等不同的象征意义。作者在有限的文字利用中,实现对无限发展思想的表达,引发读者不断思考,而且作品的语言风格简练,让读者通过一粒小小的沙子看到了全世界。

猜你喜欢

林鱼老人与海鲨鱼
《老人与海》(节选)
《老人与海》读后感
鲨鱼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大马林鱼
鲨鱼来袭
鲨鱼之最
背负恶名的鲨鱼
直面失败,迎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