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红色诗词 传承红色精神

2021-09-08吴菊芳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1年8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理想信念诗词

【关键词】诗词;革命精神;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8-0158-03

【作者简介】吴菊芳,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南京,210032)教师,一级教师。

一、教育背景

当下,祖国繁荣昌盛,和平安定,这为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部分中学生对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缺乏感恩之情,对党艰苦奋斗的历史了解甚少。针对这些问题,我结合毛主席的部分经典诗词作品,设计了此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挖掘诗词作品中的红色精神,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继而感恩幸福生活、传承红色基因。

二、教育目标

认知方面:分组讨论毛主席诗词,了解诗词诞生的历史背景,挖掘其中的红色精神。

情感方面:感知诗词中的红色精神,增强家国情怀。

行为方面:有感情地朗诵毛主席诗词,以其中的红色精神激励自己。

三、教育对象

七年级学生。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资料,准备硬板纸若干、油性彩笔若干。

学生准备:分组学习毛主席诗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概括诗词中体现的红色精神;准备合适的背景音乐,挑选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毛主席诗词作品在课堂上朗诵。

五、实施过程

导入:配乐朗诵《七律·长征》,营造积极、奋进的课堂气氛。

(一)梳理毛主席诗词,初步感知红色革命精神

教师:我们在课本上学过很多毛泽东主席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可以看作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们不仅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其中蕴含着极其可贵的革命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讨论毛主席的三组诗词,感知诗词背后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深入挖掘诗词中所体现的红色革命精神。

1.分组学习毛主席诗词。

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学习毛主席诗词,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表格,挖掘诗词背后的历史,概括诗歌中体现的红色精神,最后确定小组代表发言分享。

第一小组代表发言内容提示:我们这组学习的诗词,是毛主席在1927年到1934年之间的作品,这段时间正是土地革命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的时间,毛主席的这几首诗词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欣欣向荣、不断胜利的革命形势,诗歌气势恢宏,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情怀。例如:《西江月·井冈山》就歌颂了井冈山将士英勇斗争的精神;《采桑子·重阳》整首诗积极奋进,突出体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豪迈乐观的革命情怀;《清平乐·会昌》集中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及其积极乐观的可贵精神。

第二小组代表发言内容提示:我们组学习的这一组诗词作品都是毛主席在长征时期创作的。通过毛主席诗词,我们再次回顾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在这样的艰难险阻下,红军战士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几首诗词集中地反映了那段时间工农红军在面对苦难时的精神面貌,比如《忆秦娥·娄山关》就表现了他们面对失利、困难从容不迫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七律·长征》反映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乐观豪迈的情怀,《清平乐·六盘山》歌颂了红军战士不怕苦难,有着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第三小组代表发言内容提示:我们组学习的这组诗词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创作的,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居安思危,再次歌颂红色革命精神,身体力行地回顾并倡导“红色精神”的回归。如《七律·登庐山》体现了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七律·到韶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都回顾了革命时期艰苦卓绝、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可贵精神品质,更是高度赞扬了不屈不挠、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革命斗争精神。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学习毛主席诗词让我们的精神再一次受到了洗礼,毛主席以他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宽广的胸怀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

2.小组总结红色革命精神。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经典诗词,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在这些诗词中蕴含了哪些红色精神,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探究。

学生发言,明确红色革命精神的内涵。

学生回答预设:

(1)艰苦奋斗、不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

(2)积极进取的、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

(3)意志坚定、勇攀高峰的大无畏精神。

【设计意图】此环节带领学生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毛泽东的诗词作品,让他们深入了解诗词作品的历史背景,初步感知诗词作品中传达出来的红色精神。

(二)吟诵毛主席诗词,深刻体会红色革命精神

教师:同学们,毛主席的诗词是中国红色文学中一座雄奇的高峰。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诗词,我们不仅回顾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熏陶。请同学们拿出课前你们准备好的背景音乐及挑选的毛主席诗词作品,接下来我们将开展一次诗词朗诵会,在朗诵中进一步感受革命情怀。

5个学生代表配乐朗诵毛主席诗词,教师从情感、语气、语调、語速等方面进行点评。最后,全班学生在激昂的音乐中再次朗诵《七律·长征》。

小结: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诵中,我感受到了“红军志气豪,不怕雪山高。谈笑攀星斗,困难脚下抛”的豪气干云,更感受到了“茫茫大草地,千里无人烟。搀扶难举步,革命志弥艰”的坚强意志。这些荡气回肠的诗作汇集成了一部无比雄壮的英雄史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深情朗诵毛主席诗词,进一步了解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的历史,感知红色革命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和熏陶,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制作红色标语,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并吟诵了毛主席的经典诗词,深入挖掘了诗歌背后蕴含的红色革命精神,那么这些红色精神在今天过时了吗?我们该在实际生活中怎么实践和传承红色精神呢?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回答预设1:没有过时,我们应该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精神,勇于克服畏难心理,在学习上勇攀高峰。

学生回答预设2:没有过时,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正是缺少这样的精神,比如说我发现有些同学挑食、浪费粮食的现象严重,这时我们就应该发扬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的精神,珍惜每一粒粮食,感恩现在的幸福生活。

…………

教师:是的,红色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成为新时代我们党永葆生机和祖国繁荣昌盛的制胜法宝,它已经成为根植于每个中华儿女身上的血液和基因,我们要牢记这些优秀的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践行这些精神。现在请大家把刚才领悟到的红色精神制作成标语,贴到教室和食堂相关的地方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这些标语。

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组讨论标语制作问题,标语版面自行设计,形式可以多样但应注意庄重、美观,能起到一定的警醒和教育作用。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将前面两个环节中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将红色精神理论化,加深对红色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并且通过思考红色精神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将红色精神践行到学习以及生活中去,从而进一步传承红色精神,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锻炼学生艰苦奋斗、不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理想信念诗词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诗词书法作品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赣南中央苏区美术文化内涵研究
论赣南苏区美术文化在苏区革命精神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