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枯败着葱茏

2021-09-08陈曦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女主人灯火小屋

陈曦

天津市作家协会文学院签约作家,青年评论家,著有《隔日沉香》《玄冰之心》等图书,400 余篇作品发表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十月少年文学》《东方少年》等刊物,文学评论见于《文艺报》《中国图书评论》《中华读书报》《北京晚报》《天津日报》等报刊。

猝然临之的变故,无法逆转的衰颓,不得不做出的艰难告别。《空屋子》在尺幅之地,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进行了一次带有生命教育意味的讲述。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苦痛与挣扎,博大与深情,更重要的是,作者以童话的形式呼告:人生如逆旅,每个生命都要在“枯败”的过程中找寻“葱茏”的可能。

这篇短童话讲的是一座房子在主人意外去世后从逐渐空荡到最终倾颓的过程。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交互使用让故事勾连起抒情与叙事的经纬,而带有象征色彩的灯火、旧照、流浪汉、杂草、野猫,则在情感的蓄势与外放中增添了儿童文学最宝贵的、举重若轻的哲思。阅读的过程,同样也是客观反溯主观的过程,文本世界与读者的现实世界乃至精神世界的有效互文是这篇文章最大的魅力所在。

女主人的离去,让原本属于小屋以及屋内一切物品的温馨荡然无存,他们必须面对冷寂、恐惧、无助以及将要失去自身价值的凄凉。作为整体存在的小屋只能承担起决策者的责任,他用一盏灯火给了屋内物品以希望和保全。紧闭房门,防止被入侵,守护这丰富却又空荡的空间。此时,封闭是小屋想做的全部事情。

其实,得知女主人离世后,小屋就陷入了两难。他独自承受噩耗的同时,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他每天晚上点亮那盏灯,维系着一个美好的谎言。当他在八仙桌的追问下说出实情后,不得不打开了门上的锁。这是他第一次向外敞开。打开门的那一刻,他才真正开始面对自己的心。这之后,文章开始了叙述空间的重要内移,不再以“圈禁”的形式来执着于“美好的曾经”,它以博大逆转了自私,尽管这注定十分艰难。

一件件家具被搬走,小屋成为空屋,唯有呼啸的风充满着他的身体。作者把這些别离做了飞白式的处理,老友们如何告别,怎样的目送,是否留下委屈的泪水,作者都没有提及,叙述上的留白给了文本更加丰厚的空间。作者将笔力集中在烤火炉身上,他因“无用”而得以与小屋相伴。在灯火中,小屋久久陷入深情的回忆。女主人与小屋的往昔,那些承载着爱与温存的旧事点点浮现,这是童话最令人动容的一笔。虚幻愈是美好,现实便愈发冷寂,曾经沧海倒灌进思念的河流,那回想,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中看到的美好景象。我们在温馨的笑中,真切地感到了泪落的冰凉。

草种借着风扎根屋瓦与流浪者突然的搬入,都是小屋敞开后被迫的接纳。但草的大肆入侵让小屋患病,而流浪者的居住却让他感到安慰。因为在小屋的意识里,遮风挡雨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尽管他不得不面对老迈的侵袭。“小屋一遍遍回忆着和女主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想用回忆来抵抗侵入身体的荒芜。”一遍遍回忆,犹如一次次温习。小屋犹如一位老者,开始不断重回往昔。

实际上,在女主人离去的那一刻,小屋的生命便停止了成长。春去秋来,小屋残破、枯槁,在悲戚与自暴自弃的哭声中被野草攻城略地。直到一只野猫悄然而至,才让小屋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本身的价值上——遮风挡雨、庇护生命。

当小屋看到那群小猫时,第一次忘记了自己的苦痛。他感到了生命的欢愉,所以即便坍塌,他也是那般释然与从容。决定接纳全部生命的他向天空、大地,向万物敞开了自己的怀抱,最终在枯败中茂盛葱茏。

从“我”到“无我”,小屋获得了生命的意义,也将思考的空间轰然打开,指向读者生活着的现实。

这是一篇立意高远的童话,它讲述的实际上是生命的历程。别离、衰老、死亡,这些生命的必修课全部被作者统摄在一篇短小的故事中,让我们能够读到痛苦中的希望,歇斯底里后的重生。当敞开替换了闭锁,当博大取代了狭隘,生命便走向了丰盈与轻灵。同时,这篇童话还让我们明白,没有什么主题能被圈定在儿童文学的范畴之外,只要作家有足够远大的抱负与足够高的水平。

猜你喜欢

女主人灯火小屋
春天的小屋
Chapter 3 The ring and the lamp
灯火有刺
女主人和她的麋鹿
专横跋扈的鸡
远远近近的灯火(外二章)
山中小屋
神奇的小屋
《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