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象,大象,你要去哪里呀?

2021-09-08兔儿果

新少年 2021年8期
关键词:亚洲象象牙大象

兔儿果

如果问今年在网上最受关注的动物是谁,那答案恐怕要非大象莫属了。从云南西双版纳的栖息地出发,十几头大象一路向北迁移……要去到哪里,又为什么迁移,虽然至今没有科学的、明确的说法,但象群这趟“冒险”的旅行,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将目光投向这些高高壮壮、憨态可掬的“大家伙”们。

“世界大象日”于2012年设立,为每年的8月12日,初衷是呼吁人们关注身处困境的非洲象和亚洲象,到今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本期,请各位小读者跟随我们走近大象,了解它们、喜欢它们,进而保护它们。

“两大巨头”比比看

首先,我们来说说大象家族的成员。同其他种群繁盛的动物相比,大象家族有点儿冷清,因为地球上现存的象仅有两个属两个种,也就是亚洲象和非洲象。我国野生的大象属于亚洲象。别看都高高大大的,长得还很像,其实仔细比比看,“两大巨头”间的差异也不少呢。

先说体型。这个差异其实是最显著的,亚洲象作为亚洲最大的陆生动物,当它遇见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非洲象时,就只能屈居第二了。可以看一些数据对比:成年非洲象的身高可达4米,亚洲象的身高约3.5米;成年非洲象的体重可达7.5吨,亚洲象的体重约6吨。也就是说,在“大哥”非洲象面前,亚洲象这个“小弟”明显小一号。

再说耳朵。亚洲象和非洲象都拥有大大的耳朵,那谁的更大呢?答案是非洲象,这和二者的生存环境不同有关。生活在炙热的非洲大草原上,忽闪忽闪的大耳朵能帮助非洲象更好地降温;而大都栖息在森林中的亚洲象,很容易就能找到树荫躲避阳光,不需要发挥散热作用的耳朵也就相对较小。

记住了以上两点,大致就不会认错亚洲象和非洲象了。当然,从头型、鼻子、象牙、皮肤褶皱和脚趾等方面找不同,也不会将“两大巨头”搞混。以象牙为例,亚洲象只有雄象有象牙,雌象没有;而非洲象不论雌雄,都是有象牙的。

如果觉得数据还是不够直观,那你可以这样想象一下,非洲象和亚洲象的体重差相当于20个成年人的体重之和。悄悄告诉你,别看亚洲象的体重不及非洲象,肚子可比非洲象大不少哟。

对于非洲象来说,大大的耳朵真是绝佳的散热装备。非洲象的耳朵长达60厘米,上面的皮肤很薄,还布满毛细血管,当血液流过耳朵时,快速扇动,就能起到降温的效果。

看看头部,非洲象明显要圆一些;亚洲象不仅有个大脑门,你注意到了额头处没,还有两个明显的鼓包呢。

关于大象,你可能有所不知

喝水被呛到?不存在!

恐怕很多人都想问:为啥大象用鼻子喝水,不会被呛到?这是因为大象鼻腔后面有一块软骨,就像“阀门”一样,象鼻吸水时,“阀门”关闭,水就不会呛到气管或肺里。大象的长鼻子粗壮又灵活,当一只手或一条腿来用也完全没问题。

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跳跃

虽然看起来高大威猛、无所不能,但实际上,大象有一件无法做到的事情,那就是跳躍。除了体重过重以及骨骼结构特殊这两个主要原因外,大象脚部的骨骼之间空隙小,也缺乏跳离地面所需要的弹性结构。强行跳跃的话,容易摔倒骨折,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爱抹“防晒霜”

大象在泥潭里撒欢儿的场景大家应该不陌生,它们喜欢把自己浑身弄得脏兮兮的,不是因为贪玩儿或是不讲卫生,而是在对皮肤进行保护。大象的皮肤虽然厚实,但也怕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有了泥巴这层“防晒霜”,防晒的同时还能防蚊虫叮咬。

意想不到的“亲戚”

大象是食草动物,那它跟同样是食草动物的马、牛、羊等有没有亲戚关系呀?很可惜,大象跟它们的关系都挺远的。要说跟大象亲缘关系最近的,喏,是令人意想不到、外貌差异非常悬殊的这二位:左边的是海牛,右边的是蹄兔。

听觉嗅觉都不赖

有研究发现,大象除了靠听到的叫声交流,还可以通过接收象腿有规律地敲击地面发出的地震波交流。它们的嗅觉也很灵敏,闻同类留下的粪便和尿液就能判断位置,然后准确地找到象群所在的地方。

数量在不断减少

因为偷猎频繁、象群本身繁殖率低等问题,亚洲象和非洲象的数量都在不断减少。在我国,野生大象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等地,数量也仅为300头左右。同大象和谐相处,拒绝象牙制品,保护大象,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亚洲象象牙大象
寻找象牙参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行为训练对圈养亚洲象行为的影响
一根象牙筷
象牙长啊长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
象牙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