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护理中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2021-09-08王熙刘璐姜雨佑
王熙 刘璐 姜雨佑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病护理中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慢性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慢性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之上应用连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慢性病了解、自护能力(ESCA评分)、生活质量(NHP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慢性病了解评分、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给予连续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其对慢性病的认知,提升自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连续护理模式
慢性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主要与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有关[1]。相关研究指出,临床治疗慢性疾病时配合科学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2]。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慢性病护理中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60~81岁,平均(68.79±2.71)岁。观察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69.31±2.58)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慢性病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之上应用连续护理模式:针对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护理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尽量采用口语化语言或方言,结合宣传图册、宣传片等提高宣教效率;患者得知自身患有慢性病后,情绪变化会经历否认、愤怒、妥协、抑郁、接受5个阶段,针对这一变化历程可针对性对患者进行疏导,以科学的方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与社区医院联网,结合社区服务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关照,定期组织志愿活动检查患者血压、心点图、血尿便常规,关注自身健康。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对慢性病了解、自护能力(ESCA评分)、生活质量(NHP评分)情况。采用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估自护行为,总分0~100,自护行为越差分值越低。以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评估生活质量,NHP总分100,分数越低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慢性病了解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75.55±2.37)分VS(76.08±2.42)分,P>0.05;观察组护理后对慢性病了解评分高于对照组[(94.07±2.63)分 VS (81.49±2.50)分,P<0.05]。
2.2 两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比较
觀察组护理后的ESCA、NH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慢性病了解评分、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给予连续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老年人对慢性病的认知,提升自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莫秀献,廖春玲,唐艳妮,等.老龄化视域下老年人护理现状及不同群体对老年护理模式的构建的评价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1):226-228.
[2]张艳梅,徐玉兰.连续性护理与管理的医疗服务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慢性病的应用[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2):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