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企业美的“出海经”

2021-09-08

第一财经 2021年9期
关键词:亚马逊美的科技

北,位于广州、佛山两城的交会处,类似于三角形的重心点。这里河流交错,区域优势明显。受到港澳经商氛围的影响,广粤向来走在潮流前沿。而让当地人颇为骄傲的一点是,在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北镇,诞生了美的和碧桂园两家全球500强企业。

2020年的最后一天,美的宣布进行业务板块的焕新,将原来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和数字化”四大板块,调整为“智能家居事业部、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机器人及自动化事业部、数字化创新业务”五大业务板块。根据美的集团2020年年报,美的的暖通空调业务营收占比为42%,消费电器占比为4 0%,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占比为7.56%,其他业务占比为10%。

而从区域来看,美的的海外市场也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年报显示,海外营收占比42.38%,这已是美的集团海外营收连续5年占比超过40%。在海外市场,美的已经形成包括美的、COLMO、东芝、Arctic King、Master Kitchen、Eureka等在内的品牌矩阵。

一个扎根于家电枝干,正四处长出枝桠的美的正在茂盛生长。

全球经营,寻找新增长点

与大部分中国制造业型企业相似,美的出海之路也是从OEM代工开始。

据美的集团副总裁、美的国际总裁王建国向《第一财经》杂志介绍,美的出海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趁着“改革开放”的趋势,美的做的是产品的纯出口。

到1990年代末期,美的开始在东南亚地区的订货会上露脸,给越南等国家的各类经销商做代工服务。而2006年,以在越南建设工厂为开端,美的真正开启了海外自主品牌经营的探索之路。

从2011年美的三大战略主轴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到2021年美的四大战略主轴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不难看出,全球化经营一直是美的核心战略之一。

美的判断,全球家电产业版图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欧美企业普遍盈利能力不高;日本企业正经历集体性衰败,回暖乏力;三星等韩国企业没有在家电板块投注太多精力。因此,中国家电企业完全可以在海外有一番作为。

2010年到2011年,美的陆续收购了埃及空调企业Miraco和美国空开利的拉美家用空调业务。2016年,随着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美的再次出手,连续将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意大利空调企业Clivet和日本电器老品牌东芝纳入囊中。短短十余年间,美的共发起了十多起并购案,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美的得以迅速拓展业务版图。

因地制宜的本土化策略

在全球开疆拓土的同时,美的也在积极推进其海外市场的研发网络。截至目前,美的在海外共设有18个研发中心和17个主要生产基地,这些机构为美的搭建全球产业链,更好地洞悉当地消费者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

“欧洲人对品牌的偏好非常强烈,即便你产品做得非常好,甚至创新程度很高,但他不了解你的品牌就很难选择你。相反,美国就不会有如此强烈的品牌偏好。”王建国说。他发现,在美国的线下渠道,产品并不是按照品牌来划分陈列,而是按照功能与容积。当同样价格的产品摆在一起,产品功能是否具备独特性便成为拿下美国市场的关键。

美的在美国路易维尔研发中心研发出的U型空调窗机就是因此脱颖而出的。U型窗机的研发与设计精准地找到了该类产品的用户痛点,规避了大多数空调窗机使用的不便。它可以让用户自由地开关窗户,将噪音屏蔽于室外,另外,这台机器可以由用户DI Y组装,所以,即使这款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但单凭能省去近200美元人工组装费这一点,就深受美国消费者的喜爱。

在王建国看来,因地制宜是成功出海的关键要素,产品需要考虑当地消费者的偏好和生活习惯。比如,不同国家对数据隐私的态度和侧重点就非常不一样,“中国人喜欢人脸识别,但美国人不喜欢这种方式,所以就可能需要用到红外线感应技术等方式来解决识别问题。”

拥有多品牌矩阵的美的,在各市场也会采取不同的品牌组合策略:针对东南亚市场看重日本品牌的特点,美的会以“东芝+美的”双品牌策略组合运作;在看重产品功能创新的北美市场,则以美的主品牌为主;而在欧洲,美的将进一步探索合适的品牌模式来切入市场。

美的也建立了自己的海外线上渠道,2020年,其海外电商占美的整体销售的5%以上。它甚至还把国内火热的“直播带货”引入到海外。去年年初,马来西亚分公司就用这个方式收到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空调订单,相当于全年总销量的60%。

通过收购埃及空调企业Miraco等交易,美的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迅速拓展业务版图。

云化智能的科技企业

除了全球突破,T+3和效率管控也是美的近10年发展的关键词,这还带来了美的在下一个10年的增长点。

所谓“T+3”,T指的是美的在供应链上接收客戶订单、原料备货、工厂生产、发货销售的四个周期,3指在每个环节的交付时间不得超过3天。如此,消费者从下单到拿到产品,前后不会超过半个月。“T+3”概念的提出倒逼美的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上不得不想办法利用更高效的数据系统将订单集约化,并完成采购、工厂、物流等各环节的信息协同。从流程上来看,自“T+3”改革之后,美的的产品销售从原来的库存式生产变成了订单式生产—销售前端要有顾客的订单,工厂才会下单安排生产。

T+3的标准也提高了美的在智能化制造方面的能力。美的在2014年提出了实现全品类产品智能化的目标。其中,美的物联网云平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连接所有家电产品,整合各类资源,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家居服务。除了给自身的设备联网、智能化提供支持外,它还是一个开放平台,允许其他设备厂商接入,降低其智能产品在云端投入的成本。

由于美的产品的用户遍及全球,因此美的智能家居平台也需要为北美、欧洲、中东等地区的用户提供及时、稳定、可靠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美的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建立起安全、稳定可靠、运维方便、服务范围涵盖全球的智能家居平台。经过对多家云平台的性能、服务水平、覆盖范围等方面的综合评估,美的选择了亚马逊云科技作为其海外平台的IT基础架构合作伙伴之一。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基础设施使美的无需投入巨资去购买机器设备、租用机房和网络,就能快速搭建起海外智慧家居平台。

智能家居平台连接着用户的智能家电产品,相关用户数据都存放在上面,而欧盟和美国对数据合规性都有严苛要求。亚马逊云科技则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安全服务,而且还有很多针对系统安全问题的最佳实践,它在全球也都通过了相应的合规要求,因此,美的可以依托亚马逊云科技的相应服务,满足不同国家的合规性要求,快速在海外部署自己的应用。“IT架构部署在亚马逊云科技上,这些安全合规的问题就都是他们帮助解决,无需我们操心。如果我们自己去做这些工作,可能需要一个无比庞大的团队。”王建国 说。

此外,亚马逊云科技成熟和丰富的全球客户经验,也是选择合作的一个驱动力,“亚马逊云科技的经验很丰富,已经有很多全球成功公司跑在它的云平台上,包括我们的很多上下游全球合作伙伴也在上面,这样就形成一个很好的数据生态链。”

在全球化拓展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日益智能化的美的早已将自己从一家家电企业升级为科技企业。而它和亚马逊这两家同样崇尚创新的企业的关系也在逐步深入。

“亚马逊的生态特别完整,我们的业务铺在云上之后,不仅能实现快速部署、快速响应,更重要的是,亚马逊会把自己更多的业务触点连接起来,通过后台不知不觉地为用户提供很多便利服务。”王建国说,“我们和亚马逊的合作还有更多可能性,比如集成亚马逊智能服务功能实现美的产品的智能化,借力覆盖全球的亚马逊电商平台快速直达消费者,而依托亚马逊云科技的云服务可以实现智能化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所以One Amazon是能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事实上,美的与亚马逊合作推出的一款搭载后者智能语音助手Alexa的烤箱,就是在这样的生态合作中,快速晋升为美国市场的畅销品的。

猜你喜欢

亚马逊美的科技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好美的雾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科技助我来看云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科技在线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