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在临床上怎么治疗
2021-09-08王磊
王磊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失去平衡引发的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扩大导致大量脑脊液积聚的情况。目前认为是脑脊液循环通道上引起的阻塞促使脑脊液无法达到吸收部位或者吸收部位发生障碍的情况。脑积水对于人体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故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是对患者生命安全最大的保障。本文系从脑积水的病因、临床表现等展开叙述,重点对脑积水的治疗内容进行科普。
1脑积水的病因
脑积水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两大类。
第一点是脑脊液分泌过多。造成脑脊液分泌过多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脉络丛乳头状瘤是引起脑脊液分泌过多的重要原因,在婴儿群体中相对多见;由于脑膜炎等各类炎症的刺激,会促使脑表面的静脉怒张和脉络丛充血的情况加重,此时脑脊液分泌异常增多的现象就比较容易出现。
第二点是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这一点也是被认为是引起脑积水最主要的病因。脑脊液循环通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梗阻,均可能会造成吸收障碍,最终导致脑积水的情况发生。但是阻塞部位和阻塞原因等均会有所区别。如常见的阻塞部位主要包括侧脑室受阻、室间孔受阻、第三脑室受阻、中脑导水管受阻等,而造成阻塞的原因则多与脑肿瘤等压迫脑室有关等。
2脑积水的表现
脑积水的发病群体不同,其相应的疾病症状也会有所区别。
如婴儿群体患有脑积水时,可能会出现头颅形态的改变,脑脊液循环的阻塞部位会决定患者的头颅外形,如是由第四脑室的出口阻塞引起的脑积水,那么极有可能引起头颅与躯干的生长比例失调的情况,而且头颅由于过大过重,可能会出现垂落在患者胸前的情况。此外还可能会出现神经功能失调,颅内压升高的情况。
如儿童群体患有脑积水时,相应的脑积水类型会更加多样化。急性脑积水患者主要会出现颅内压升高的现象,还有可能会出现视力障碍和意识障碍等;慢性脑积水患者则主要会出现双侧颞部或全颅疼痛、恶心、呕吐、智力发育障碍等;正常颅内压脑积水,其主要表现为头围偏大、智力迟缓、学习能力低下、轻度痉挛等;静止性脑积水相对而言症状较轻。
3脑积水的治疗
3.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脑积水症状比较轻的患者,药物治疗后大多是可以起到治疗效果的,但是更多属于暂时缓解病情的作用。常见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乙酰唑胺:乙酰唑胺主要通过抑制脉络丛上皮细胞膜上钠-钾ATP酶的合成来抑制脑脊液的分泌,一般情况下成人一日服药3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的服药时间需要实施间断疗法,同时在服药期间注重补充钾剂。
利尿剂:常用的药物主要为呋塞米,但是服用该药同样也只允许短期服用,同时服药期间要注重补充和监测患者的電解质水平,否则极其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等。
高渗脱水剂:常见的药物主要包括甘露醇、甘油果糖等。
3.2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是目前用于治疗脑积水的最主要方式。现对以下常见的两种手术展开介绍:
(1)脑室外引流术。脑室外引流术属于短期应急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阻塞性脑积水的治疗,需要将后颅窝、脑室内和中线部位的病变部位切除,然后对血性脑脊液展开引流工作,患者术后比较容易度过脑水肿期。该手术的穿刺部位主要集中在脑室前后角的位置,脑室前角的穿刺部位可以选择眉间中点向后12厘米。旁开中线2.5~3厘米,然后需要沿着双外耳道进行矢状穿刺,进针深度大概维持在4~6厘米左右即可;脑室后角穿刺部位则需要集中在枕外粗隆部位,旁开中线2.5厘米左右位置等。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感染,这与术中的无菌操作有着密切关系。术后出血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这与穿刺时致使血管破裂有着密切关系。
(2)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相对而言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较低。进行该手术时,需要为患者选择脑室前角或脑室三角区域穿刺点进行脑室穿刺,先将脑室端分流管置入脑室内,置入成功后,需要进一步固定分流阀;然后使用导针将远端的分流管顺行或进行逆性沿皮下潜行埋置处理,分流管与分流阀连接之后,观察到CSFA分流管腹腔端有裂隙流出之后,再将管放入腹腔内即可。
此类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脑室管堵塞、术后感染等。除了以上介绍的两种手术,脑积水手术常见的手术类型还包括腰椎蛛网膜下腔-腹腔分流术、体腔分流术等。
4结语
脑积水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类脑部症状。本文主要讲解了脑积水的病因为脑脊液分泌异常和脑脊液吸收障碍两大类,其症状则会随患者的情况而有所变化。其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和手术两种,而以手术治疗为主。希望以上知识能为大家提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