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西部奋斗 让青春出彩

2021-09-08苗廷波

新西部 2021年8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志愿志愿者

在国家深入推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国家战略进程中,高校在志愿者招募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由于高校在志愿者招募過程中存在的宣传教育方式单一、宣传内容注重口号式和标语式、覆盖范围不够广泛;考核选拔标准不严格、程序简化;跟踪服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联动管理机制,导致高校招募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数量与质量、规模和效益无法实现有机统一。应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环境,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严格规范考核选拔流程,严把选拔关口,做到选拔质量与数量相统一;提升服务意识、加强联动管理,做志愿者的暖心人、贴心人,为高校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序健康发展凝心聚力。

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下简称“西部计划”)的国家战略,这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的子项目,是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专项工作。截止今年,已累计选派30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到中西部2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100多个县市区旗基层服务,为我国西部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有力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主体,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计划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承担着为国家、西部和基层选拔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志愿情怀、乐于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才的时代使命。因此,高校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西部计划的有序推进和长远发展。目前学界更多关注和分析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整体现状、大学生志愿者就业、个人自身成长等问题,对高校这一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主体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前期宣传教育、中期考核选拔和后期跟踪服务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科学理性分析高校在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一步强化高校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主体意识,为国家西部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能够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现状的情况调查

为了更加全面客观掌握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重点以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校大学生和从事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的教师、工作人员为主体,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宣传教育、考核选拔、跟踪服务三个方面全面研究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真实呈现其招募现状。

针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和在校大学生总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问卷调查主要了解高校对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宣传教育和宣传方法的重视程度、考核选拔、跟踪服务的真实情况。同时,为了收集更广泛深入的资料,本研究还重点选择了12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和3名从事志愿者招募工作的教师、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的认识和看法。

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教育方面

宣传教育是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起始阶段,在志愿者招募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宣传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志愿者招募的数量和规模。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高校志愿者招募的手段、内容和覆盖范围等方面了解分析高校的宣传教育情况。

1、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宣传教育形式缺乏创新性、典型性。高校对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缺乏足够的创新,在宣传教育方式上普遍采用海报、黑板报、校园广播、横幅等传统的途径进行宣传,较少采用新时代大学生普遍使用、易于接受的微博微信、抖音视频等新型媒体进行宣传,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体缺乏有机的融合。同时,高校对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在充分发挥榜样引领、模范带动等方面缺少有效的手段,不能够及时将优秀志愿者的先进事迹进行全面、广泛宣传,不能达到以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效果。

2、宣传教育的内容注重标语式、口号式宣传,不能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志愿服务教育等时代精神融入其中。高校在宣传内容上往往注重“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标语式宣传,对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精神、时代精神的内涵研究不够系统、阐释不够接地气,进而导致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影响缺乏足够的渗透力和引领力。访谈过程中还发现,绝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精神、理想信念的教育仅仅停留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堂和主题班会,未有效贯穿到教育教学、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3、宣传教育局限于学校层面,未深入到班级、宿舍等基层单元组织,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大多停留在学校层面,由学校通过校园网、横幅、宣传海报等方式面向在校学生进行宣传,各分院或相关部门很少参与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宣传组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欠缺。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校园海报、横幅等方式知晓的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对西部计划项目依然缺乏更加细致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前期的宣传教育覆盖面不够广泛深入,分院、班级、宿舍等组织未发挥好基层教育引导的基础性功能,也未形成“学校—分院—班级—宿舍”为一体的四级联动宣传教育机制。

(二)考核选拔方面

考核选拔是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关键环节,在志愿者招募工作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考核选拔的标准是否严格直接影响着高校志愿者招募的声誉和质量。本研究主要从高校志愿者招募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等方面来研究高校的考核选拔情况。

1、考核选拔过程中标准不严格,容易出现人为降低标准的现象,导致志愿者素质呈现明显的差异化。高校在选拔西部计划志愿者时,往往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较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志愿服务经历的考察,不能够有效选拔出德才兼备、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志愿者,从而导致志愿者在西部地区进行志愿服务时,往往因条件艰苦、岗位压力大出现离岗离职等现象。访谈中,还进一步了解到部分高校为了完成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的指标名额,人为降低标准,出现报名即被录取的现象,直接导致志愿者质量严重下降,严重影响西部计划服务项目的声誉和良好形象。

2、考核选拔的程序过于简化,主要以面试为主,忽视了志愿者专业知识、心理素质、情景模拟等方面的测试。高校将面试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的重点环节,对学生进行面试选拔,面试的内容主要围绕个人报名的原因、亲人的态度、如何开展好志愿服务工作、个人的学习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服务岗位的情景模拟等测试较少涉及。通过对高校教师的深度访谈,了解到部分高校未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情景模拟测试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未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且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如果外聘专家,将进一步增加高校志愿者考核选拔的成本,而且成效有可能甚微,所以高校往往不愿在考核选拔环节中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高校在考核选拔面试环节中,由于报名的学生人数较多,面试人员为提高工作效率,未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打分,主观个人意愿色彩浓厚,导致评分不能如实反映志愿者的综合素质,选拔出的志愿者也无法达到数量和质量的统一。

(三)跟踪服务方面

跟踪服务是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的有力支撑,在志愿者招募工作中发挥着保障性作用,跟踪服务的时效性直接影响着高校志愿者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本研究主要从高校志愿者招募后期的沟通交流、定期寻访以及与各地项目办、志愿者服务单位联动管理机制等方面探究高校的跟踪服务情况。

1、高校与志愿者缺乏常态化联系,沟通交流不及时。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到高校在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前期,虽然掌握了志愿者的联系方式、服务单位等个人信息,但在志愿者后期服务的过程中,高校很少主动甚至从未联系过志愿者,志愿者也基本从不主动与高校取得联系并汇报自身的工作情况,长此以往,高校与志愿者之间由于缺少定期的沟通交流,联系渠道逐渐受阻。同时,由于志愿者到达服务地时,当地的项目办往往会再次根据当地的具体需求和志愿者的专业、特长以及个人意愿重新进行人员安置和岗位分配,导致志愿者新的岗位与高校前期掌握的服务岗位不一致,严重影响了高校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2、定期寻访重视程度不够高,走马观花式寻访、留痕式寻访较为突出,无法准确掌握志愿者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和工作态度。通过对志愿者和高校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大部分高校从未对西部计划志愿者进行过寻访慰问,即使部分高校建立了定期寻访的制度,但时间跨度也比较长,一般都是每隔三至四年寻访慰问一次。寻访慰问期间,由于高校志愿者服务的地区和单位比较分散,加之时间有限,高校往往只选择志愿者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寻访,通过当地项目办组织志愿者召开座谈会,了解志愿者的工作、生活状况,无法客观真实有效掌握志愿者的总体情况。高校也基本没有实地走访过志愿者服务的工作单位和生活场所,对志愿者的工作内容和性质缺少细致深入的了解,对志愿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很难及时发现,更不用说为志愿者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

3、高校与各地项目办、志愿者服务单位未建立有效的联动管理机制,缺乏解决好志愿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有效措施。高校选拔出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由高校所在省项目办统一安排到志愿者服务所在地,后由服务所在地的项目办统一进行协调安排,为志愿者分配相应的工作岗位。期间,高校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娘家”,未有效参与到志愿者岗位分配的过程中,亦未能及时与志愿者所在地的项目办和服务单位建立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制。因此,各地区项目办和志愿者服务单位不能够及时将高校输送的志愿者在单位的服务现状,定期向高校进行反馈,高校也不能够及时深入了解志愿者在服务期间的实际状况,这样一来,高校与各地项目办、志愿者服务单位就不能够有效联动,协同管理西部计划志愿者,也很难共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志愿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高校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过程中的路径安排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环境,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要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介的有机融合,深度挖掘先進典型和优秀事迹。充分利用好校园广播、校园网、报刊、互联网等各类媒体,以新闻、专题、横幅、海报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面向在校学生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充分发挥好分院、班级、宿舍等基层组织的教育引导功能,逐渐形成“学校-分院-班级-宿舍”为一体的四级联动宣传教育机制;积极宣传西部计划志愿者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优秀事迹,进一步发挥好优秀志愿者的引领示范作用,帮助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宣传好党和国家出台的关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优惠政策,努力在校园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唱响当代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中国精神、时代精神、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度研究和科学阐释工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在校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培育力度,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引导好在校学生热爱和拥戴中国共产党,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树牢为民服务、奉献国家的意识。

(二)严格规范考核选拔流程,严把选拔关口,做到选拔质量与数量相统一

要严把志愿者招募选拔入口关,细化完善招募标准,提高招募质量。在不断总结志愿者招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数量和质量统一、规模和效益并重”的原则,加强综合考察报名志愿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志愿服务经历、专业成绩以及社会实践等情况,择优遴选志愿者,真正将具有奉献精神、德才兼备且甘愿到西部基层经受锤炼、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高校学生选拔到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中来,为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要严格规范招募程序,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相统一,始终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放在首位。优化志愿者考核选拔流程,以面试作为志愿者选拔的重点环节,突出志愿者心理素质测试、情景模拟测试,选拔出综合素质强、工作能力突出的志愿者,做到优中选优;加强对高校面试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避免主观个人色彩对面试选拔的影响,同时明确评分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西部计划招募实施办法,选拔合格的志愿者,做到面试分数能够如实反映志愿者的各项综合素质。高校在所有的考察环节中,要始终以“严”字当头,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做好招募、选拔工作,坚持做到思想政治考核不合格的志愿者坚决不要,各考察环节不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坚决不推。

(三)提升服务意识、加强联动管理,做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暖心人、贴心人

要加强与志愿者的沟通交流,建立常态化联系。及时更新志愿者联系方式,搭建QQ、微信等新媒介交流平台,拓宽高校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实现高校与志愿者的良性互动;建立和完善“月-季度-年”汇报制度,要求志愿者每月、每季度、每年定期向高校“娘家”汇报自身情况,确保高校能够及时掌握志愿者的工作状况、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以便能够帮助解决志愿者的疑难困惑,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者的价值。

要加强定期寻访的重视程度,注重寻访慰问的实际效果,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寻访。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志愿者寻访慰问工作,做到应访尽访、绝不遗漏,将高校的温暖送到每一名志愿者手中,让志愿者切身感受到高校的关怀;缩短寻访周期,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一年一访或两年一访,增进高校与志愿者之间的情感;高校在寻访慰问期间,要坚持座谈交流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走进志愿者的生活住所和工作单位,只有亲身融入到志愿者的一线生活和工作之中,才能真正走进志愿者的心中,才能真正为志愿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指导。

要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各地项目办、志愿者服务单位的联动管理机制。高校应及时主动与各地区项目办和服务单位建立密切的关系,做好“高校-各地区项目办、高校-服务单位”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各地项目办、服务单位应将高校输送的志愿者在单位服务的现状,定期向高校进行反馈,高校也应及时主动深入了解志愿者在服务期间的实际状况及需求,只有充分发挥好高校、各地项目办、服务单位三方联动管理机制,才能协同解决好西部计划志愿者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为志愿者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让更多的志愿者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到西部奋斗,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大学生志愿服務西部计划”项目在高校实施进程中,日益变得成熟和完善,现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大特色项目和建设工程。为进一步保证西部计划在高校开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增强西部计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应当积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回应国家所需,克服自身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道路,明确新方向,力求将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实施好、管理好和服务好。

作者简介

苗廷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青年工作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志愿志愿者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志愿者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