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库化建设:媒体转型的重要发展路径

2021-09-07蔡红梅

传媒 2021年16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

蔡红梅

摘要:媒体进行智库化建设是实现转型的可行路径之一。国家政策环境的有力支持、自身技术条件的逐渐成熟,以及媒体日益发展壮大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媒体智库的蓬勃发展。实践证明,媒体主动从传统视角跳脱出来,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媒体与智库的优势叠加、融合发展之路是高起点的理性选择。传统媒体高质量智库化发展,需要发挥品牌优势搭建平台,夯实媒体智库化转型发展基础;需要整合优势资源强化研究,打造凸显行业特点的研究体系;需要强化科技赋能深度合作,实现传统媒体转型发展。

关键词:媒体智库 智库化建设 发展路径 品牌优势

科技是时代前进的号角。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纷纷转型升级寻求突破。新媒体使人人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渠道上的独有优势正在丧失,但同时,传播技术的升级,也为信息多维度、多层次传播、服务社会提供了便利。因此,媒体拓展智库服务新功能,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同时,以智库建设提升自身权威性和专业性,是值得关注的一种探索。媒体建设“媒体型”高端智库,将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媒体+智库”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延展媒体事业边界,开辟新空间,赢得主动权。当然,传统媒体高质量智库化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如何保障、如何实现、如何引领这三个问题,需要从搭建平台、加强研究、深度融合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发挥品牌优势搭建平台,夯实媒体智库化转型发展基础

媒体智库的前期发展较为依赖媒体积累的品牌资源。媒体信息业务多年的积累,为媒体智库开展研究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持和重要的文本支撑。在媒体智库的起步阶段,媒体依靠原有传播平台和多年积累下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自建立之日起便受到一定的关注,容易获得社会广泛的信任,利于打造自身品牌,形成良性循环。

新华社智库是较早直接以“智库”命名的媒体智库,早在1992年就成立了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以高质量的调查研究向党中央报送信息和咨询报告,发挥了智库作用。2015年,新华社智库作为综合性智库列入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这是媒体智库发展的新起点,标志着媒体智库建设迈上更高阶段。目前,新华社智库进一步整合主要研究力量,设立了国情与战略研究中心等6个研究中心,以丰富多样的服务方式,大力提升社会影响力,形成了一种可推广复制的智库服务模式。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2014年专门打造了复合型智库——南方传媒智库,所提供的舆情服务具有鲜明的特色,逐步在业内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近年来,继续依托长期与社会基层广泛接触,且具有独特观察分析能力的记者和编辑团队,同时借力知名大学“外脑”力量,构建全链条服务模式,深度介入政策制定的前端程序、中期建言与后期完善过程。南方传媒智库依托自身扎实的研究能力,以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为己任,为政府提供政策咨询与民生调研服务,以细分领域的科研优势服务于相关政策的落地生根。

传统媒体的智库化转型,有其本质职能和内生诉求的坚实支撑。通过智库化建设,其战略研究能力、思想传播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业务层级和专业能力均得以强化。因此,媒体智库不断涌现,媒体智库的布局与建设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传统媒体智库化转型呈现三种基本路径:独立智库品牌的深度内嵌、全面智库化的整体变革、寻求外联的战略协作。具体形式随着各家媒体的实际情况、特色定位、目标指向而有所不同,但其本质职能和内生诉求是一致的,即主动面对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以智库建设带动自身转型,在投身智库建设的过程中,大幅提升自身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在打造品牌的同时,媒体智库积极完善自身产业结构,为政府、企业、机构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也为媒体开辟出了新的发展和价值变现之路。媒体型智库有效整合了智库的政策影响力和媒体的大众影响力,因而更具公信力。

二、整合优势资源强化研究,打造凸显行业特点的研究体系

把传统信息的加工、生产和传播,转变成以深度研究为重点的资源整合,即围绕资源聚合信息产品服务社会,这是媒体智库的特点。积累多年的业内信息源和影响力,使媒体智库对公众而言具有信息量大、渠道广的优势。同时,媒体型智库还具备自上而下的传播渠道比较畅通的优势。

媒体信息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这必然导致媒体智库的研究领域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多重选择。依托媒体现有的资源优势,在其原有的核心领域垂直深耕,再以内部结构重组与融合再造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媒体智库,是值得尝试的发展方向。媒体机构在智库建设的过程中,若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就必须找准建设的切口和着力点。

光明智库基于“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特色定位,依托陣容强大的学术委员会,整合旗下的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部门机构,通过平台的建设以及项目的牵引和活动凝聚,实现组织重构和生产流程再造。光明智库主动设置研究选题,联合多家智库机构进行重大主题研究,激活长期积淀的思想理论资源。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澎湃新闻,全力为公众号及其背后区域、机构赋能,通过直接合作互动、借助外力等,量身打造有思想、有深度的产品。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推出《全国政务舆情回应指数评估报告》开展舆情分析,推出《部委新闻发布会传播效果评估研究》开展传播效果评估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其智库团队密切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的重大命题,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对外传播研究领域。

此外,一些地方媒体智库也在学界和大众舆论场打造差异化的智库产品,充分发挥媒体智库的专业效能。如南方舆情、羊城晚报传媒智库等都充分利用母体媒介平台的品牌影响力,以媒体专访、成果发布、沙龙论坛等形式打造了系列服务地方的智库产品,在各自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媒体智库品牌形象。

媒体智库具有区别于一般智库平台的优势,可开展实践研究,为双方或多方提供共享共用的智力资源;可进行社会决策咨询,为决策机构提供兼具决策、传播的智力支持。智库与媒体的融合,并没有形式的限制,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融合。打破单一的成果发布途径,建立权威、有效的发布平台,有利于丰富、凸显媒体智库的品牌价值,有助于增加对公共政策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媒体智库实现了专业智库与媒体机构功能优势的充分整合,其高质量发展,不仅激活了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的深厚积累,而且将媒体的社会号召力转化为智库的决策影响力,在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引导社会意识形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功组建媒体智库的关键在于建立有特色的研究体系。媒体智库在资源整合和政策研究上具备比较大的灵活性。发挥平台优势,做好精品论坛、峰会等活动,以咨询、培训、会展、教育等形式,提供定制化服务将有助于发挥媒体智库的独特作用,也有助于媒体不断完善自身产业结构,以应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转型实践告诉我们,媒体智库在调动资源、深入研究,以专业、理性的声音发挥启民作用,为政府、企业谋战略、提对策、提供智力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转型的升级发展,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媒体与智库融合发展之路已经形成。

三、强化科技赋能深度合作,实现传统媒体转型发展

变化带来挑战,也孕育着机会。媒体智库建设是传统媒体应对新潮流和新技术,走好融合转型之路的关键选择,同时,科技发展也为媒体智库赋能。媒体智库利用新媒体手段和传统的编辑出版技术相结合,对信息进行分析、解读、判断,形成整套内容生产、整体深度协作的融合传播新机制,以此来引导舆论,对抗信息碎片化、低水平重复传播等对主流舆论权威的消解。在科技的助推下,媒体智库围绕课题研究,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云平台、大数据资源以及媒体智库专家,进行调研、数据采集、研究分析、报告撰写,起效快、转换活、成本低。

封面智库“封面云”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内容管理、用户运营管理、经营营销升级、数据计算存储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在云计算中心进行汇集和处理。中国外文局旗下的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开发了覆盖全球上千家主流媒体、上百家智库的舆情数据库,并通过海外社交媒体进行信息抓取和跟踪分析,做到了研究的精细化、差异化,打造出“海外传统媒体中的涉华舆论”等系列产品。《南方都市报》充分挖掘数据资源,将新闻生产与数据生产有机结合,以数据生产带动新闻生产的智库化高位运行。中国教育报刊社从网络评论做起,通过搭建“教育行业网格化数据监测与分析平台”和“领教”APP,为行业用户提供调研诊断、教育发展规划编制、定制培训等线下服务;通过数读热点、智库报告等栏目,为各地教育部门、各类学校的决策与行动赋能。

从立足信息传播的传统业态转向以知识成果生产为内核的矩阵化服务,媒体智库能够实现在垂直领域的深耕细作,从而打造具备品牌美誉度的产品。其内容产出必然是“精品”,在生产层面将获得优化,充分彰显出科技赋能下的传播优势。

没有先进技术支撑的转型发展,是走不远的。新技术使用的深度和广度,是评价一个媒体智库传播力和影响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媒体智库在运用新技术时应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定位,充分发挥新技术发展优势,丰富和拓展传播手段,形成强大的合力,全力打造媒体智库辨识度,增强媒体智库在政策引领中的解释力与话语权。

当下,媒体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挑战,主动寻求转型发展路径已成为行业常态。从“搭平台、请专家、办论坛”等活动形式,走向研究成果对上有上报通道,对下有落地途径;从单学科、个别领域的研究,走向多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研究;从机构内的理论探讨走向真实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媒体智库仍在不断做专、做深、做实、做优、做强,在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服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当然,媒体智库化建设仍处于持续探索的阶段,媒体在智库化建设中,还存在内部机制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够明晰、人才储备匮乏、合作平台较为狭窄等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媒体和智库的定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媒体社会效益的内涵已经从主流舆论引导逐渐转向社会服务治理,实现了功能延展。虽然并非每一家媒体都适合成立媒体智库,但是媒体智库化功能的拓展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设更具“思想工厂”性质的媒体智库,很有必要。实践证明,智库建设可以成为媒体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提升新闻舆论水平的“推进器”。

媒体智库建设是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方位、整体性地规划目标和方向。媒体智库建设者需要以更开放的大局意识,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在人才聚合、资源累积和技术进步等多个层面,全面打造符合长远发展需要的良性发展系统。抓队伍融合,促进全员转型;抓媒体融合,推动整体升级;抓市场融合,形成多元支撑。未来,媒体智库仍需进一步发掘潜力,完善机制,加强有效融合,实现既“引领公众”,又“影响决策”。媒体智库的定位、产品生产、运行和管理机制,需要更加务实的探索。

作者单位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参考文献

[1]里昕.中国媒体智库的发展特色及发展建议[J].社会科学文摘,2018(01).

[2]蒋李.媒体的智库化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报业,2018(17).

[3]任琦.思想力与传播力的放大器——媒体内容生产的智库化转型思考[J].传媒评论,2020(12).

[4]王斯敏,陆先高.智库化建设: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新闻与写作,2018(06).

[5]麦尚文,张钧涵.融合创新:主流媒体智库化转型的价值逻辑及基本模式[J].中国出版,2021(05).

[6]王斯敏.以智库化媒体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光明日报社智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报业,2020(24).

[7]黄浩,王雪.基础、路径与前瞻:媒体智库的融合传播与特色发展[J].青年记者,2021(01).

[8]里昕.新科技在智库中的运用——以媒体智库为例[J].智庫理论与实践,2020(05).

[9]张帆,杨柳春,岳凌生,等.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践行智库期刊使命担当——以《中国科学院院刊》开办“智库战‘疫”栏目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06).

[10]李光全,汪玮.新型特色城市法治人才智库建设方向与重点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11]汤耀国.从瞭望智库的实践看媒体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J].传媒,2020(13).

【编辑:孙航】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
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财经类大学智库的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