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高校垃圾分类管理效果的研究

2021-09-07金虹田忠晗李志远彭洋铭石雨新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

金虹 田忠晗 李志远 彭洋铭 石雨新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再利用的水平体现着一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作为一个国家教育和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高校师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师生提升垃圾分类意识和提高垃圾分类效果,非常值得研究。基于对现有的高校垃圾分类工作的现状调查,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找出高校现有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校师生;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3-0153-03

2019 年習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在新时期下,实行垃圾分类、与节约使用资源,社会大众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同时垃圾分类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体现之一,这对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的。”[1]高校处于社会大众视野的高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高校师生树立正确的垃圾分类意识,努力践行环保责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高校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因此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高校的教育和管理中重视垃圾分类至关重要。目前在高校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缺少垃圾分类的动力、有效的普及政策与惩奖机制等。本文以高校垃圾分类现状为出发点,探索和研究优化高校垃圾分类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些学者从大学生自身出发,调查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和意识,也有一些学者对校园内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探究,并提出有效建议,促进高校垃圾分类政策贯彻落实。王丹青等人以烟台大学为对象,探究大学生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方面存在着的严重“知与行不合一”现象[2]。朱栩等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形式,探讨了大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发现尽管学生大多有分类意愿,但实际垃圾分类比例却非常低,因此建议学校采取更多举措来改善垃圾分类环境,监督管理学生进行垃圾分类,以此来推动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3]。肖丹瑶等人通过对国内城市和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构建了高校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体系框架,并为推进高校垃圾分类发展提出对策建议[4]。本文在充分了解校园垃圾分类现状基础上,研究对高校垃圾的收运过程进行部分改善,以此提高高校垃圾分类的效果。

一、高校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整个社会的高知识群体的发源地,既承担了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又对全民垃圾分类走向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扩大生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生活垃圾,校园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我国高校垃圾分类现状的概述

1.高校生活垃圾的范围界定

本文中高校生活垃圾的主要是指在高校师生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学习、授课或科研等活动而产生的废物,囊括了塑料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以及瓜果剩菜等,这些垃圾覆盖大学宿舍和教学楼等公共活动区域。

2.高校垃圾分类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到24 206.2万吨,如图1所示。根据教育部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了解到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3.0万所,全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已达到2.82亿人。高校人数逐年增加,垃圾分类在大学校园里无疑变得越来越重要。

(1)学校层面。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垃圾分类缺乏相应的措施,没有切合实际的垃圾分类体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并不完善,一些高校内的学生聚集地甚至没有设立分类垃圾桶,学校的垃圾清运体系也有待完善。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对于师生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宣传力度小、工作流于形式,没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师生切实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处理方法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导致老师和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对常见垃圾类别辨认不清,以至错误分类的现象普遍存在。

高校提倡垃圾分类,但实际投入却不高。学校对垃圾分类的实行缺乏相应措施,学校方面对学生垃圾分类约束性不强、监管力度弱,对垃圾分类没有明确的奖惩措施。

(2)学生层面。对于素质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大学生来说,理应对国家倡导的垃圾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95%的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我国现阶段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但是多数只是在了解的层面,只有23%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切实做到了将垃圾分类投放。

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自身对垃圾分类意识并不强,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如何垃圾分类投放的细节不了解、不掌握。目前学生在学校中很少接触到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较少,能准确分辨出垃圾种类的学生并不多。

现阶段我国垃圾分类政策落实得还不是十分完善,除了部分一线城市外,大多数地区都尚未实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虽然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有所了解,但缺少在实际生活中的实施落实,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表层[5]

(二)高校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正有序地得到推广与完善,在高校校园内,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1.学校层面

(1)对学生垃圾分类投放缺乏行政约束。在高校学生公寓生活区,由于快递和外卖数量大等原因,校园垃圾产生量逐步在增加,其中大部分垃圾可进行回收利用。由于学校采取的垃圾分类措施少,并且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对于垃圾分类也没有相应奖惩措施,导致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弱。

如果在高校生活区大力提倡变废为宝,实施垃圾分类,再加以校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就能增强大学的公信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如果将合理的垃圾分类规定写入校规,学生行为就能得到更多的约束,学校形成良好的分类风向就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再生资源智能回收系统设计(宝特瓶类)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