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基础课程科研型讲义的编写与实践

2021-09-07杨仕椿吴文权蒋自国

大学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编写

杨仕椿 吴文权 蒋自国

[关键词]科研型授课讲义;编写;研究型教学实践

在高校的基础课程教学中,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需要,研究型教学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研究型教学是一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能让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创造一种更有生气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创新意识和激发创造动机的新兴的课堂教学理念。而科研型授课讲义的编写,是进行研究型教学的初始准备和必要条件,更能体现教师深度备课、钻研教材、教学研究以及进行学科建设的综合要求。

对于民族地区的高校来说,理科师资相对偏弱,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相对偏低,招收的学生起点较低,学习能力不强。为了实施科技创新的人才培养战略,适应民族周边地区经济教育文化快速发展,在教学中深入开展研究型教学改革,实施科研型讲义编写与研究型教学实践,能适应新形势需要,迅速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培养创新意识和激发创造动机的新兴课堂教学理念,能让学生主动地收集、加工、处理信息,模拟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别于传统教学讲义的编写,科研型授课讲义是以科研论文与报告的格式与程式来统领教学内容、学习方法、重难点突破以及课外探索研究,是一种教师以研究性方案来实施教学程序的教学设计,更能体现教师深度备课、钻研教法、研究学法、教学改革、学术研究以及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综合要求。

编拟适合研究型教学的科研型讲义并进行应用型研究实践教学,是民族地区高校数学专业及其他理科专业进行教学过程改革的良好途径。通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施,本研究团队在教学研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果对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竞争力,以及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强化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项目介绍

(一)项目简介

本研讨项目以实现高校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探索能力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同步提升为目标,实施科研型讲义编写与研究型教学实践。

1.探索区别于传统教学讲义的以研究型方案来实施教学过程的科研型授课讲义编写经验,利用科学研究的程式统领授课程序。

2.对研究型教学进行实践尝试,实施发现问题、设计方案、研究探究、获得结论、理论应用、交流拓展等过程,让学生参与教学与科研,形成一套以提高“探究型”学习素养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为目标的可行性教学方案。

3.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改革与科研水平,构建“深度备课、钻研教法、创新教学、研究提升”教学实践方式,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以教学促进科研,用科研服务教学。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解决民族地区高校理科相对偏弱、师资教学科研能力较低的问题,通过科研型讲义编写与研究型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大面积提高大学基础数学课程教学的应用性、学术性、研究性。

2.解决偏远地区高校学生起点低、学习能力弱、创新力不强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3.解决学校从专科向本科以及从普通本科向应用型本科“两转型”过程中教师发展、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问题,探索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支“能站讲台、能做指导、能出成果”的全能型师资队伍,适应民族地区及周边地区经济、教育、文化快速发展。

二、实施方法

(一)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探索科研型授课讲义的编写,利用科学研究的格式和程式来统领授课教案、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与顺序,按照科研论文写作的格式编写:(1)提出问题;(2)建立概念;(3)分析主要性质;(4)理论与方法应用;(5)知识复习与巩固;(6)关于理论的进一步拓展;(7)问题与研究;(8)参考文献。

范例:下面以初等数论课程的“质数·算术基本定理”一节为例,给出科研型授课讲义的编写格式。

(1)教学目的;(2)教学方法介绍;(3)教学过程:a.问题的引入.b.算术基本定理与推论,注记,资料——Mersenne数介绍.c.例题探讨;d.质数问题介绍(增添内容);e.问题研究(拓展内容),问题1,引申;问题2,引申;(4)课外研究问题;(5)习题;(6)参考文献。

2.应用研究型教学的实践

精心设计教学的探究式引入。探究式引入注重问题的针对性、逻辑性、连贯性、启发性和直观性,注重数学思想与艺术积累。可以采用数学典故引入、成果引入、对比法引入、设疑引入、发现探究引入、练习式引入、创设问题引入等方式。

对教学内容的性质、定理的研究评讲与探讨。在课程教学中,对定理讲解之后,安排“讲评定理、研究定理、拓展结论”环节,主要讲解定理所揭示的问题、定理的应用特点、定理条件和結论的逻辑关系与相应结论,讨论定理的另证与应用等。

例题探讨的启发性教学。在例题教学中,思考求解的跨度与深度,翔实简略恰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一步是怎么来的”和“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进行教学讨论。将讨论式教法放在定理研究、讲评例题、理论运用等方面。在典型例题、习题与问题的处理上,教师细致分析,或者让学生尝试讲解,主要包括:例题在基本概念方面的应用,例题在基本理论方面的应用,问题所揭示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习题、例题中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对比,例题的条件和结论的扩展等。

拓展与提高。对定理、例题、习题、问题进行拓展思考与研究,对命题进行拓展与加强,对定理进行特殊化与一般化探究,对结论的应用与推广、相似情形的移植与研究等。

3.强化课外学习与探究指导

利用课内外教学时机,教师出示思考题与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课外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研究进展,或通过师生讨论,或通过独立思考等方式研究解决。

4.教师深度备课、教法探讨与科研讨论

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更新教研教改新成果、新方法。以前沿课题作为突破口,以教学促科研,进行学术研讨,凝练主攻方向,加大教学研究力度,进行教学团队与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二)具体途径

途径1:确立学生的“读、讲、编、撰、拟”的学习辅导制度,提高课外辅导质量,即专业课程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研读1~2本数学习题集;讲解4-5道数学例题;自编3-5道高质量题目;撰写1篇学习创新实践心得;编拟1套数学综合试卷。

途径2:通过课内外讲座、报告、单独辅导、印制资料等形式,介绍学科前沿,全方位加强科研创新锻炼,鼓励学生提出观点,撰写解题心得和科研小论文。

(1)出示加分题,供感兴趣、有余力的学生探索、研究;(2)成立数学研究兴趣小组,系统辅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3)辅导论文写作,让学生将自己获得的成果整理成论文,并投到相关期刊。

途径3:主办校级數学期刊《数学学习与研究》(每年两期),刊登学生的解题心得与研究小论文。

途径4:实行教学科研讲座、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制度,研讨最新资料中的教学经验与教改成果,研究最新文献中的问题与结果,并注重吸收消化应用推广。

三、项目实施的创新点

(一)项目实施的创新点

1.以深度备课理念为基础,率先探索科研型讲义的编写,并进行教学实践尝试。

2.在学生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3.注重学术研究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教研、科研能力,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实现师生同步提升的目标,有较强的钻研性、操作性、实用性。

(二)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的比较

1.本项目实施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学设计、课程建设研究与师资提升中尚属首例。

2.在国内外以及省内外师资雄厚的高校中,主要为培养研究复合型人才实施研究型教学,其对象为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我校针对基础薄弱学生,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努力进取的学习品质。学生在专业学习、课外研究、创新创业探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系列成果。

四、探索实施取得的成效与推广应用

(一)具体成效

1.近十年来,在初等数论、高等代数、高等几何、初等数学研究、常微分方程等课程教学中,我们完成了重点章节的科研型授课讲义编写,并在教学中反复使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数学教育专科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解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参加本科自考首次过关率达到90%以上。

2.通过本成果的实施,课程建设成绩斐然,获准四川省精品资源建设课程1门——初等数论,学校精品课程两门——中学数学建模、数学分析,并积极建设各类精品课程。

3.教师教研、教改水平进一步提高,建设学校教学团队1个,主持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两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30余篇,获得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1项。

4.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1)项目组教师多次获得各级荣誉与学术兼职,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等。

(2)在学历方面,有4位教师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高学历的比例进一步增大。

(3)在职称方面,教师职称相应提升,晋升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形成了相对合理的职称结构。

5.项目组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进一步加强。

(1)主持、主研建设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两个:数论和编码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组合数论与信息计算;学校优秀科研团队1个:数论、组合与编码研究团队。

(2)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5项、四川省教育厅课题10余项。

(3)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与学术探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10篇,国家权威A、B类期刊4篇。

6.通过研究型教学实践,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四川赛区各级奖励10余项,参加四川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比赛,获得三等奖3项。学生主持完成校级科研课题12项,其中重点项目6项,一般项目6项,在各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二)推广应用

本成果在相应基础课教学中推广应用,连续培养了八届学生近1200人,学生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各中小学对我院毕业学生和实习、见习学生的评价较好,通过麦克斯调查以及回访毕业生的数据结果表明,经过在校期间科研创新锻炼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适应力较快,竞争力强,在继续深造中成绩优秀,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教研教改骨干。

本成果的实施与推广,在藏汉双语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我院与藏汉双语学院合作研究的四川省第二批省级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藏汉双语卓越初中数学教师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和实施方法。

五、专家评价与社会认可度

(一)校外专家评价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蒲志林教授、廖群英教授以及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硕士生导师李军教授等均对本项目进行了良好的评价。他们认为,项目团队成员通过编写科研型讲义,利用科学研究的程式统领授课教案与教学过程,注重课外学习与探究指导,能够提高大学基础数学课程教学的学术性、研究性,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大学基础类课程进行课程建设,以及中小学的教育指导,也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应用意义。

(二)媒体报道

1.項目组成员杨仕椿的事迹及成果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四川省高校优秀教师风采录》《阿坝师专报》刊登报道。

2.项目组成员吴文权的事迹及成果被《中国高校教育之窗》《阿坝日报》《阿坝电视台》《阿坝师专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三)社会认可度

1.本项目成员通过科研创新活动的培养和锻炼,获得了“四川省师德标兵”“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阿坝州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10余项。本项目成员中,有四川省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两人,四川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奖获得者1人。

2.本项目成员通过成果的实施,在学科建设、学生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4人次获得学校“学科带头人”称号,两人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

3.项目成员中有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四川代表队集训教练1人,积极参加外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竞赛辅导工作,并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在校学生也积极参加一些培训学校、奥数辅导班等辅导,社会反映较好。

六、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1.存在的问题

对专科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教学,受益面较小,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受益面;对于本科学生来说,应加强在本科学生中进行科研创新教学,注重优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同时,作为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的质量还需提高,研究方向以及应用型研究成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我们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本科数学教育、教学以及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加大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使教学内容与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易于实践。

在具体的探索中,对其他基础性课程以及部分应用操作性课程做相应的研究改革,探讨在科研型讲义编写与应用型教学中的具体途径,凝练适合民族地区高校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成果,强化站得住、留得下、能充分发挥自己教学、科研能力的全能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锻炼。

七、结束语

本项目通过实施,基本实现了高校理科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探索能力与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同步提升,实施了科研型讲义编写与研究型教学实践。探索出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讲义的以研究型方案来实施教学过程的科研型授课讲义编写经验,对研究型教学进行了一定的实践尝试,形成了一套以提高“探究型”学习素养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为目标的可行性教学方案。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改革与科研水平,初步构建了“深度备课、钻研教法、创新教学、研究提升”的教学实践方式。

猜你喜欢

编写
作业指导书贯穿维修电工技师研修的探索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原则和设计
谈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编写
探究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策略
浅议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编写导学案的点滴思考
“三卷式”学案教学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