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年钓友百态

2021-09-07姜鑫坤

垂钓 2021年9期
关键词:钓鱼人钓友老杨

姜鑫坤

现在钓鱼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仔细看的话,其实钓友群体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不但成员涵盖三教九流,钓鱼的目的也各不相同。

老杨的境界

老杨,一个央企的中层干部,主管生产,工作超忙、超紧张,因此钓鱼的时间少之又少。但他善于利用碎片时间,比如周日下午有几个小时的空闲时间,老杨肯定不会错过,他会去斤钓塘。到了塘子后,他会慢条斯理地架上鱼竿,至于调标之类的小程序肯定全部忽略,浮标歪歪斜斜地立在水面,看一会儿没口,他就会拿出一份报纸。没错,钓鱼带报纸是他的标配。尽管手机的信息量更大,但是他依然热衷于纸媒。他会安静地看上一会儿,然后舒舒服服地向后一仰,把报纸蒙在脸上,和周公来个约会。

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一条倒霉蛋咬过他的鱼钩,那是一条2斤多的鲤鱼。在鱼塘老板手忙脚乱的指挥下,上岸的过程有惊无险。老杨脸上的笑容很灿烂,春风得意的那种。这条鱼填补了老杨人生的一项空白,为了向全世界宣示这条鱼的所有权,老杨打了十多个电话,宴请了十多位朋友,在推杯换盏、面红耳赤的喧嚣声中,大家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突破。这顿饭老杨消费600元。

宴会结束时,大家一致真诚地祝愿老杨下次还能有收获!虽然酒劲上涌,可老杨还是冷静的,他说: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我,不可能钓到鱼。

现在的老杨还会在闲暇之余去斤钓塘,还会带着报纸和杂志。用他的话说,在斤钓塘钓不到鱼不用花钱。

从钓技角度讲,老杨无论如何都算不上一个合格的钓鱼人,但我觉得他钓鱼偏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他没有披星戴月、风吹雨淋的辛苦,在从容、宁静的气氛中真正做到了放松。

钓困了,就睡一觉

鲍老师的偏执

鲍老师和老杨正相反,他钓鱼一定要成为收获最多的那个人,否则在成为下一次“库冠”之前都会寝食难安。最经典的一个案例发生在前年,我们一起钓了十几年的三个老钓友去山里的一座陌生小水库夜钓。到了水库,大家各忙各的。我和张老师选钓位马马虎虎,我的标准是周围人少、地方宽敞就成,张老师只要车能停在身后,方便睡觉就行。鲍老师则是精挑细选,认认真真地巡查一番,最后把钓位确定在深水和浅水交界的一个地方。

不巧的是,第一个看到鱼口的居然是我,很轻微的碎顿口,一提竿竟然中鱼了。别看吃口不怎么样,这鱼是真的有劲,扔了两次失手绳才把它弄上来,3斤多的鲤鱼。

貌似鲍老师醋坛子漏了一地:啥口?

我如实回答:咬得不咋样,碎頓口。

话刚说完,我就感觉到我好像对不起鲍老师了。

不出所料,接下来嗡嗡嗡的鱼竿破空之声不断传来,只要浮标稍有风吹草动,鲍老师必定双手抱竿子玩命地抡。

然而,更不讲理的是,接下来我又中了一条4斤的草鱼。

一直放空枪的鲍老师又开始问:啥口?

我如实回答:送起来一点儿,跟小鲫鱼相似。

好家伙,在我钓到第三条鲤鱼的时候,鲍老师开始补窝子了,哗哗哗好一顿扬。天黑后我上了第四条,张老师也开张了。反正只要我和张老师任何一个人上鱼,鲍老师就会狠狠地补一次窝子,然后愁肠百结地自言自语:咋回事呢?

半夜的时候我又上了一条,鲍老师在对岸特别不甘心地说了句:都十条了?

听这语气,醋坛子底儿都漏了。说实话,我真没查数。

接着鲍老师又来了句“张老师都六条了”,然后把钓组拽出水面,气急败坏地重新调标,折腾完了之后还是没口。这时候我都想故意放口了,可是张老师居然不合时宜地上了条大的,折腾了十多分钟线断鱼逃。

鲍老师彻底坐不住了,开了头灯,搬家!向张老师靠拢!四十分钟后搞定,然后又是一顿打窝子,颗粒、老坛玉米、鲜玉米,不要钱似的往里扔。

简短地说,天亮之前我和张老师都有几条鱼入护,唯独鲍老师一口没看见。

天刚蒙蒙亮,鲍老师又搬家了,这次没再打窝子,因为窝料打光了。

搬家后的鲍老师,抬竿子的动作没了,换饵的频率没了,一手托着腮帮子,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完!这是灭火了。

我开始收拾东西的时候,鲍老师没动。

张老师收拾装备的时候,鲍老师没动。

我俩收拾完了,靠在车跟前抽烟的时候,鲍老师还没动。看这架势,人家不钓上一条鱼来都不打算回家了。

终于老天垂怜,大太阳要把人烤冒油的时候,鲍老师中了一条!

哎哟我的天呢,我和张老师长舒一口气,这条鱼要是不来,我俩都得在这陪着啊!

后来我们又结伴钓了几次,每次他都不是库冠,再后来打死也不去了。

鲍老师钓鱼,性格使然,他过于争强好胜,每次都把本应很休闲的钓鱼活动当成赛场,非要争个高下不可,不拿第一就受不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的钓友,钓得好时,返程途中显现不出来疲劳感,很兴奋;钓得不好则意兴阑珊,连续几次钓不好时,再好的水库也会被他列入黑名单。

鲍老师争强好胜,喜形于色,钓不过别人就闷闷不乐

老疙瘩的现实

老疙瘩,因为在兄弟之中排行最小,所以叫老疙瘩。他是另一种钓鱼人,在我的印象中,他很少和别人搭伴,除非偶遇。这人其貌不扬,但是钓技不容小觑。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他总能不声不响地创造一两次纪录。此人从不炫耀,想了解他的辉煌,只能从别人嘴里打探。他对目标鱼没啥要求,只要多就行。黑坑他也钓,水库他也玩。

有一年春末,我去一个小水库钓鲫鱼,天亮从家出发,自以为起得够早。到水库一看,已经有人了,近前一瞅,竟是老疙瘩,他的十把筏竿全都进入战斗状态。这得起多大早啊!

那天我们相邻玩了一天。因为熟识但是了解得少,所以我对他的一举一动都比较留心。

他换饵的时候,拿出一个小药瓶,在地上铺了个塑料袋,再用红虫夹小心翼翼地从瓶里夹出红虫,散落在地上的红虫他会重新捡起来装回瓶里。他解释说,买半斤红虫能分装十个小瓶,每小瓶够钓一次的。他的渔具很粗糙,但实用;他的钓组都是自制的,可以说做工精良,起码我做不到这么精致。

釣鱼无关名利,只求自己想要的那份快乐

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是一天当中最温暖的时刻,他却收拾东西要走,因为他要赶在天黑之前把钓到的鱼卖掉。

用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去养家糊口者貌似真的不多,尤其在钓鱼领域。说白了,老疙瘩钓鱼的目的就是为了卖钱。

宝哥的特长

宝哥最大的特点是“目中无人”,在我们这个小圈子里,我还没听他夸过谁,似乎别人都不行,唯他独尊。值得一说的是,宝哥确实有本事,在钓鲫鱼方面,他好像真的鲜有对手,一把2.7米小竿钓小鲫鱼确实挺有频率。不过,只要换个鱼种,换个水库,你就能轻松击败他。

有一年,我的一个在钓鱼圈内比较有号召力的哥儿们联系了一个不开竿的水库,组织了一场钓鱼比赛,报名者甚众,有200多人。宝哥也报名了,勾搭着我还有几个老友也报名了,还组了一个什么队,名字我忘了。

组队的这几个人各有分工,宝哥利用自己的优势,狂拉小鱼凑尾数、凑重量,我和其他几个人逮住什么就钓什么,只要是有效鱼就不放过。

不开竿的水库里面的鱼都是羞涩的,突然间乌央乌央来了这么一群人,这些鱼全都消失不见了,钓小白鱼都成了奢望。宝哥立刻傻眼了:剧情不应该这样啊!

可剧情偏偏就是这样,擅长钓鲫鱼、钓小鱼的宝哥真的一无所获。

能说他技艺不精?可以,他这种水平在我们眼里肯定算不上高手,但是绝不能否认人家对钓鱼的热爱,只是每个人对钓鱼的定义各有不同罢了。我们认为的钓鱼是全水域、全鱼种、全钓具、全钓法的那种广义上的钓鱼。而对宝哥来说,短竿高频钓鲫鱼才叫钓鱼,而且要让自己的技艺不断精进。看似狭隘了些,但这也是钓鱼的一个目的,很多人就是在这种相对狭隘的领域里玩得不亦乐乎的。像有的人只玩黑坑,有的人只玩水库,有的人只玩鲫鱼,有的人只玩大鱼,有的人只玩路亚……能说人家不是钓鱼人吗?

玩,就要玩得乐呵,我们不求在钓鱼这件事上收获什么名利,我们追求的只是自己想要的那份快乐。所以呀,就像千人千面一样,在回答中年人为什么爱钓鱼的问题时,一千个钓鱼人会有一千个答案。

猜你喜欢

钓鱼人钓友老杨
视界
钓大鱼
湖边钓鱼
必须解决的几个钓鱼问题
孙老板的高招
钓友的表情包
老杨
老王办厂
识破
钓鱼钓到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