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变局下七国集团的发展动向

2021-09-07邵峰

当代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拜登国家

邵峰

2021年6月11—13日,七国集团(以下简称“G7”)峰会在英国康沃尔郡卡比斯湾举行。除七国领导人外,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南非和欧盟领导人也应邀参加此次峰会。G7领导人在抗击疫情、重建经济、税率与贸易改革、绿色转型等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并发表联合公报。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公报在疫情溯源、涉疆、涉港、台湾等多个问题上发表了歪曲事实、颠倒是非的言论,对中方进行蓄意诬蔑,对中国内政横加干涉,人为制造对立与分裂。鉴于G7仍在国际多边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有必要对其发展走向及对中国影响给予客观评估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应对之策。

大变局中的G7角色定位

尽管国际格局变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崛起使得G7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加之西方国家内部矛盾难以协调,国际社会一些人士甚至认为G7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但不容置疑的是,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G7还会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一、G7仍是西方大国最重要的政治联盟

自1976年正式成立至今,G7一直是西方主要工业国领导人会晤、讨论和协调政策的论坛,其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作为元首会晤的辅助和补充,G7有时也举行部长级会议,讨论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其功能从单一的协调经济政策逐渐向政治、安全等层面扩展,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机制之一。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得G7变为G8。2014年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俄罗斯被排除在外,G8又回到G7。过去几年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政策,极大扰乱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导致美国和主要盟国关系紧张,G7逐渐式微。拜登政府上台后,着力修复与盟友关系,并在2021年G7峰会上明确宣示“美国回来了”,要“重振大西洋联盟”,使得G7未来发展产生新的变化。

从G7成员国发挥自身国际影响力的角度看,G7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一方面,美国要维持其世界霸权,在很多全球性问题和国际安全问题上仍需要盟国的辅助。因此,G7是美国团结西方盟友和发挥全球领导作用最重要的战略依托。另一方面,从其他成员国的角度看,G7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机制之一,能够为其参与全球治理提供独一无二的平台。作为地区性大国,这些国家必须借助G7这个平台,才能发挥远大于自身实力的国际影响力。

二、G7仍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协调对外政策最重要的国际机制

G7原本就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接连发生的“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1975年严重经济危机而成立的,其宗旨就是为了协调各大国的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经过长期的合作实践,G7的功能不断扩展,已成为西方主要国家讨论和协调经济、政治、安全政策的主要平台。当前,G7成员国虽然在一些全球性问题和贸易关系上存在分歧,但这一合作机制总体运行平稳。

大变局下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西方国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G7对全球事务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也呈弱化趋势,但其成员国更加重视G7这一协调机制,以期共同应对威胁和挑战。G7成员国通过内部磋商和协调立场,进而推动西方大国在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二十国集团(G20)等其他更广泛的国际组织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

三、G7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很多影响全人类的、单个国家难以解决的跨国性问题不断产生,主要包括跨国安全、经济危机、生态恶化、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治理日显重要。G7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参与全球治理、进行政策协调的重要平台,其推动自身关切的全球治理相关重要议题和解决方案进入G20等更广泛的多边平台讨论中,通过“抱团”影响相关全球性问题的决策讨论,并推动达成广泛的全球性共识。例如,本次G7峰会通过了新的全球税收协议,达成企业所得税率最低为15%的协议。随后,OECD于7月9日发布签署该税率协议的132国名单;7月10日,G20财长会议在威尼斯通过了该协议。此外,G7峰会公报还宣布,将向全球提供超过10亿剂新冠疫苗,协助全球80%成年人接种,以期在2022年底前结束疫情。

四、G7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讨论应对所谓“中国挑战”的重要渠道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快速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西方国家的战略焦虑与日俱增,各種“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特别是特朗普任内,美国更是把应对所谓“中国威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拜登政府更明确把中国定义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并据此对自身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当地时间2021年6月10日,G7峰会召开前,艺术家在英国康沃尔郡用回收的电子垃圾打造出的雕塑作品,雕塑形象包括英国首相约翰逊、美国总统拜登、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等G7领导人。(IC photo图片)

在2021年G7峰会上,所谓“中国挑战”成为与会领导人讨论的焦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戏称,“中国虽然不是G7成员国,却主导了整个峰会的议程”。G7成员国领导人在不同程度上都认定“中国正在成为西方的重大威胁”,峰会联合公报不仅公开点名中国,并且在疫情溯源、涉疆、涉港、台湾等问题上继续攻击抹黑中国。可以说,美国近来抹黑攻击中国的几乎所有议题都在公报中有所体现。6月5日,拜登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专栏文章,强调“美国必须以实力地位领导世界,与盟友一起对抗俄罗斯和中国”,“确保民主国家而不是中国来书写21世纪贸易和技术领域的规则”。

G7在对华政策上的发展趋势

中国本不是G7的核心议题,但随着国际格局“东升西降”态势愈发明显,加之新冠肺炎疫情下中治西乱的现实对比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对中国的防范遏制,G7对华政策和手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G7对华政策的对抗性、针对性增强

一方面,G7在政治上防范、对抗中国的因素显著增加。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没被邀请参会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话题”却主导了峰会的主要议题,凸显与会各国因中国快速崛起而产生的战略焦虑。尽管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不要成为中国的附庸,也不要与美国结盟”,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讲“有些问题如果撇开中国,将永远无法找到解决方案”,但这些外交辞令仍然不能掩盖他们内心对中国的不安、担忧和防范。

另一方面,G7在战略上合力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日益显现。拜登政府基本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对抗中国的政策方向,并且对外交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由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单打独斗”变成了现在的“联合制华”,具体做法就是拉拢欧洲国家一起对抗中国。在美国的主导和推动下,G7合力遏制中国的趋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021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以及国务卿布林肯先后到访欧洲,企图游说德国与法国这两个欧洲大国跟美国一道对抗中国,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的。当前的西方世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原英联邦成员国,在对抗中国的问题上跟随美国的步伐比较紧,而以德国、法国、意大利为首的欧洲国家则更多表现出战略模糊。事实上,即使在这些国家,虽然在政府层面对美国的“联合制华”政策表现得不置可否,但是其国内也存在强硬的反华政治势力,相关国家未来的政策走向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美国联合世界一些国家在芯片领域对中国进行制裁。(IC photo图片)

二、G7遏制中国的路径和手段逐渐明晰

在防范和遏制中国的问题上,G7国家存在一定共识,但在言语行动和领域力度上有所不同。以美国为主要推手,相关国家对华遏制的手段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在主权和安全问题上对中国加大威慑力度。拜登政府总体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不断在主权和安全问题上挑战中国底线,加大对中国的遏制打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提升与台湾当局的关系,在东海、南海不断挑起争端,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威慑。澳大利亚、英国等一些美国盟友也参与其中,导致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出现倒退。

第二,在民主和人权问题上持续向中国施压。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仍然执意歪曲中国的人权状况,近期更是利用涉疆、涉港、台湾问题不断发起对华“人权攻势”。这种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冷战思维,目的是贬损中国形象、分裂中国大众。中国人权状况的进步和改善,不仅中国的民众能够切实感受到,国际社会也有目共睹。利用人权和民主议题向中国施压,破坏中国的社会稳定必然是徒劳的。

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问题上持续攻击抹黑中国。美国不仅在国内把疫情防控政治化,在国际上也一直不断挑起关于新冠病毒起源的争论。某些西方国家还对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国际医疗援助指手画脚,抹黑中国形象。多数国家和有识之士都认为,新冠病毒溯源必须以科学为依据,反对将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在当前变异病毒更具传染性并引发新一轮疫情的形势下,只有加强多边合作,各国才能最终战胜疫情。8月2日,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政党、社会组织和智库向世卫组织秘书处提交《联合声明》,强调国际社会需要加强抗疫合作,呼吁世卫组织公正地开展全球新冠病毒溯源,坚决反对将溯源问题政治化。

当地时间2021年7月18日,澳大利亚与美国两军主导的“护身军刀”联合训练在澳大利亚昆士兰举行。(IC photo图片)

第四,在科技领域对中国采取恶性竞争政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科技领域所处的国际环境总体比较友好。但是近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开始采取较为系统的限制措施,针对性更强,范围越来越大。美国滥用国家安全的名义,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抹黑中国科技企业,通过出口限制、出口封锁、实体清单、技术转移清单等手段,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制裁,对中国产业政策指责施压,对双边人才和学术交流进行严重限制。

第五,采取大規模举措和行动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对外合作和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规模惊人,而且推进速度很快,西方国家对此忧心忡忡。拜登在2021年G7峰会上提出美版基础设施建设倡议,试图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进大型建设项目,以替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纽约时报》报道称,拜登6月12日敦促欧洲国家和日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数千亿美元的资金,为那些依赖中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提供替代选择,以对冲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G7峰会联合公报称,“将建立以价值为驱动、密切协作、市场主导、高标准、多边金融机构支持的‘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伙伴关系,以满足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强烈需求”。拜登称该倡议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更公平”,可更好地满足各国基建需求。这是西方国家首次讨论并提出一个直接替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方案。当然,G7成员国内部分歧也显而易见,一些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并不愿被绑上美国的对华战车,目前该倡议还处于政策协调阶段,没有细节设计,更没有涉及具体的援助资金数额。

结语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G7国家的咄咄逼人,中国应在统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把握大势、精准施策,不断增强对外工作的灵活性与主动性。

我们要认清美国对华遏制打压的本质和手段,做好同西方反华势力长期斗争的准备。在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访华前,为回击美方非法制裁,2021年7月23日,中方宣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对前美商务部长罗斯等7个美方人员和实体实施制裁。我们要认识到,中美关系目前陷入僵局,面临严重困难,根本原因就是美国一些人把中国当作“假想敌”;美方的“竞争、合作、对抗”三分法就是遏制打压中国的“障眼法”;在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对抗遏制是本质,合作是权宜之计,竞争是话语陷阱。因此,应对美国的遏制打压、开展中美世纪博弈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联合制华”等逆流,要进一步加强与友好国家的战略合作。特别是在大变局下,中俄两国共同面临美国和西方的打压,无论是维护全球战略稳定,还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中俄双方都有共同的战略需求,关键是如何加强和深化两国的战略协作。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我们应全面总结中俄关系始终航向不偏、动力不减的成功经验,对各领域合作新目标、新任务作出顶层设计,为《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总的来说,G7作为一个整体,尚不能视作中国的敌手,只能说是一个松散的、排斥中国的、具有强烈竞争色彩的、西方大国的国际联盟。美国因素对G7未来发展方向势必产生重要影响,但也应看到G7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目前,拜登政府正在不遗余力地拉拢、引诱、施压一些国家在对抗中国的问题上选边站队,造成这些国家在外交政策上的进退维谷和不知所措。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中国应保持战略定力,在运筹好大国关系的同时,坚持斗争与合作并举,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努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拜登国家
普通人拜登
拜登就职
“老男孩”之战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返璞归真
“拜登”献吻拜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拜登.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