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居住空间融合研究★
2021-09-07李明哲刘志宏
李明哲 刘志宏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0.2%[2],然而,中国的实际城市化率却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指标。中国的大量城市中存在着外来人口,即非城市户口,这些人虽然生活在城市之中,与普通市民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之中,但并不能完全享受到同市民同等的待遇。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导致城市外来人口虽然被纳入到了城市人口的统计当中,但其在城市当中的生活状况却远远不如拥有城市户籍的居民[3]。在居住、医疗、教育、文化、政治参与等多个方面,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区隔现象都成为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令人堪忧的问题。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苏州市位于江苏省的东南部,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全国人口流动最频繁的地级市之一。根据苏州市公安局2019年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2月,全苏州市域范围内流动人口总计802.06万人,常住人口1 072.17万人,其中常住流动人口近600万人[1]。苏州市流动人口占比高、分布范围广,在昆山等地区甚至出现了流动人口数量超过常住人口的状况(见表1)。
表1 苏州市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区划统计表 万人
大量的外来人口的涌入,为苏州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社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居住问题。无论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还是学历较高的大学生,居高不下的房价和房租所导致的居住难题已经成为苏州市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排斥力。
1.2 研究目的
通过对苏州市外来人口居住空间问题的研究,对苏州市外来人口的生活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分析外来人口的居住空间所存在的社会特征及问题,并探究其形成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苏州市未来合理的城市社会发展模式和外来人口居住空间的优化措施与改进建议。
1.3 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社会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到城市并常住在城市当中。在这些外来人口当中,由于文化学历、家庭背景、社会观念的不同,本身在住房问题上就已经存在着差异,这更加剧了我国城市的社会分层现象和区隔现象。
苏州市正处于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需要大量城市外来人口来缓解部分行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分析研究外来人口的居住空间,有助于解决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和社区环境问题。这对于合理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和外来人口身份的转变。
2 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居住空间的社会特征
苏州市的外来务工人员占据了苏州市总人口很大的一部分比例。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远离家乡,独自来到大城市打拼。根据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所提到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居住需求往往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类需求,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势必会带来大量的住房需求。本文将从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现状来分析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所具有的社会特征。
2.1 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空间区位条件
图1显示了自2008年以来,苏州市外来人口居住区位分布情况[2]。根据图1可知,苏州市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苏州市的郊区以及周边的县级市范围内。在苏州市中心和古城区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比例很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苏州市中心人口密度过大,居住空间不断被压缩,抑制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苏州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工厂加工、产品包装、物流仓储等行业,其工作地点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远离城市中心,且该地区房租较低,并有一定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因此,大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了居住在城市边缘区,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将这些地区作为自己居住空间的首要选择,在这些区域形成了外来人口的集聚,例如苏州市吴中区的莲花新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区。
从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的来源上看,目前苏州市的城市住房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获得住房构成了一种社会排斥,使他们在住房的获得途径上极其有限。大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进入城市的初期,通过租赁城市闲置房屋和廉价房屋来获得居住空间。而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中,住房支出占据居民日常消费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经济压力较大,不能够承受平均水平的住房支出,因此其居住空间仅仅能够满足居住的功能。
2.2 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空间环境条件
从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环境来看,整体呈现出一种同质性的聚居特征。由于信息的封闭性和条件的限制,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大都是通过亲戚、朋友等介绍,或者是怀着对于大城市生活的向往来到城市生活的,这类人群往往与城市市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因此,他们更愿意和与自己有着相同背景和同阶层的人居住在一起,并形成了以地缘、血缘、业缘等为关系的居住空间社交纽带。
如表2所示,通过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方式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租赁房屋的比例高达61%,另外还有32%的外来务工人员可以居住在单位所提供的集体宿舍中,仅有7%左右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在苏州购买商品房[3]。如此高比例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租赁房屋,难免会在城市郊区形成一定规模的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区。因此,政府也在这些地区开发了一些房地产,通过较低的价格专门租赁给外来务工人员,并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服务。
表2 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方式分布表
但由于这一类的租赁房屋价格较低,所形成的社区环境也远不如城市中的其他社区。为了满足更多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这类社区存在着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户型设计简单等特点。在居住环境方面,配套设施少,绿化面积小。甚至在一些城市落后地带,基础的公共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脏、乱、差”现象突出。
3 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
3.1 居住空间小,不同类型居住空间分异大
根据苏州市统计数据,2017年,苏州市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51.2 m2,然而,无论是员工集体宿舍,还是租赁房屋,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均居住面积都不超过30 m2,远远低于苏州市人均居住面积。企事业单位提供集体宿舍,无论是企业自建宿舍还是集体公寓,一半都是6人~8人一间,上下铺的形式,两间为一组,共用一个卫生间,人均居住面积约为10 m2[4]。但这一类的居住空间管理方便,较为安全,设施完善,能够保证日常的水、电、煤气、网络等日常开支,并且能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类似于快餐、超市、理发店、菜场网吧等基础的生活服务,居住在这里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满足每日的生活需求。而第二种,则是外来务工人员自行在外租房,人均居住面积约在20 m2~40 m2不等。与前者不同的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小区的环境、周边设施、交通通达程度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相较于第一种居住空间而言,这一类的居住空间成本更高,风险性更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满意度也得不到保证。
而对于自由租房的人来说,他们的选择其实更加广泛,但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大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环境普遍简陋。城市的郊区是城市和农村的交接地带,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使得原来此地区的本地居民成为了小众群体。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经济能力十分有限,仅能勉强支撑城市郊区地带的房租。但有限的空间和土地,承载不了过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房东将一间住房隔成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房间,分开出租,这样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但长远来看,势必会增加社区工作的管理难度,周边的社区服务趋于供不应求的态势,对整个社区的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为社区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综上,无论是居住在集体宿舍还是自租房中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居住空间小、居住环境差、彼此之间居住空间分异大等社会问题,虽然这些底层的居住空间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需求,但是在质量上得不到保障,与普通市民的居住环境差异甚远,十分不利于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居民的社区融合,加剧了城乡分异的现象。
3.2 居住支出占比高
许多低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城市郊区的住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租低。调查显示,苏州市的枫桥镇、浒墅关、车坊镇、唯亭镇、长桥街道、郭巷街道等,因其低廉的房租和周边聚集的大量工业,成为了当前外来务工人员的首选居住地区。以苏州市吴中区的姜庄村为例,这是苏州市郭巷街道一个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区。姜庄村的房租每月一般是1 200元~1 500元不等,已经远远低于苏州市平均水平,但即使是这样,约三成的外来务工人员仍反应房租过高,占据了他们日常开支的很大一部分[5]。
根据相关文献,可以对苏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构成进行总结(见图2)。其中,从事制造加工业占据了60%的比例,从事其余的行业主要有住宿餐饮业、物流仓储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等,整体平均月收入为3 000元左右,低于苏州市平均水平。大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都是独居或夫妻同居,经济来源单一,每个月扣除所支付的房租,日常伙食费,水电煤气等的开支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存款。也正是因为这样,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压力巨大,没有多余的财力进行娱乐休闲活动,业余生活十分单一,从而大大降低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居民满意度和社区幸福感[6]。
3.3 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市民居住空间之间的互斥现象
受不同的生活背景、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在居住空间的选择上,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市民产生了群体隔离。目前在市区的很多高档社区,都设置了门禁,在增加了社区的安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社区的封闭性,这样虽然维护了社区秩序,但却无形之间将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区分到了不同等级的社区当中,造成了空间上的社会分层与对立[7]。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在城市中收入相对较低,一般居住在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低端社区当中,周边鲜有具有共同社会阶层的原城市居民。这种两极分化的社区形态,使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市民缺乏共同交流的公共空间,阻碍了他们的交流与交往,各自局限在自己居住的同质性社区之中。
外来务工人员来到苏州之后,城市的快节奏和高压力使他们感受到巨大的焦虑和不安。对于城市生活的不适应,使他们迫切渴望与城市居民进行交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信息,培养新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快地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但在本地市民的面前,外来务工人员往往处于交流的下游,是被动的那一方,沦为城市的看客。因此,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急需获得集体归属感,而又无法和本地市民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联系,这就导致了外来务工人员更倾向于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当中构建社交网络。最终,外来务工人员之间形成了异于本地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与本地市民阶层发生了断裂,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市民群体之间产生了相互性的自愿排斥。
4 改进建议与对策
4.1 加强政府对于社会空间的统筹和政策引导
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居民的居住空间多维融合,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苏州市政府在主持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福利保障和住房分配时,必须积极开展合理的规划,通过政策的引导,尽可能多地开发一些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小户型的经济适用房和社会保障房,适量平衡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空间的人均面积,提升居住空间的整体品质,进而在空间形态上向市民的居住空间靠拢并围合,促进全社会的居住空间相融合,让外来务工人员在住房问题上逐渐与本地人趋于同化。
4.2 坚持社区规划公共空间原则和多样性原则
社区空间除了满足人的基本居住功能之外,更是人最基本的交往单元。一个完善的混合居住的社区必须有一个足够的公共空间,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这个公共空间既要有开放性,同时必须有一定的领域范围与边界标识,一个缺乏领域感和归属感的公共空间难以形成凝聚力。而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小区内部,由于建筑密度较高,绿化较少,楼与楼所围合而形成的空地成为居民主要的活动空间。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自卑的心理,会让他们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警惕,并本能地进行排斥,再加上高层住宅的遮挡,让此类公共空间的封闭性十分强烈,不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增强社区的融入感和安全感。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将此类公共空间向开放性的公共空间过渡,加强在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社区内的联系和彼此之间的呼应,通过社区活动、建设公共绿地、改善社区服务和管理,将外来务工人员吸引到社区的街道当中,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参与感。另外,还要合理分配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以及道路用地之间的比例,配合适当的景观点,以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以及完备的设施,推动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交往。在公共空间的设置上,要因地制宜,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不同诉求,个性化设计[9]。
4.3 推进公众参与并增强社区活力
混合居住空间的社区建设是一个社会利益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好坏,关系到居民的自身利益。一个和谐、平等发展的社区,必然是一个充满社区活力的居民共同体,这种社会关系与居民持续不断参与社区管理与规划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社区的建设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如果缺乏公众参与,很有可能导致外来务工人员的价值观被其他社会阶层所取代,居民的感情需要、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等非物质性因素也逐渐被冷落[10]。因此,应当让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只有参与其中,他们的意愿才能得以表达,他们的需要才能得以满足,他们的利益才会得到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不仅可以增强社区、社会的凝聚力,而且可以加强个人的社区认同感,也无形中增加了社区、城市的活力,在体现了对人充分关心的同时,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和融合性。
5 结语
我国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构成比较复杂,相应的居住空间和住房情况也各不相同,其住房观念和住房需求也差异深远。本文选取了苏州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研究,他们多数的现状居住空间是租赁房屋,居住质量较差,居住环境比较简陋,且呈现出同类人群聚集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三点:外来务工人员收入较低,无法负担高昂的房价;可提供给外来务工人员的房源较少,主要都集中在城乡郊区和工厂聚集的郊区附近;政府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没有特别的保障和福利政策,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
在城市居住空间的融合方面,尽管农民工在城市中常住,但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市民存在差距,形成了差异公民身份体系。尽管新生代的外来务工人员已经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与城市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模糊,但他们在社区中的待遇仍然与本地市民截然不同,他们的社区参与权未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不能直接表达自己作为社区居民的合理诉求。我们应该加强社会福利保障的同时,拓宽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参与渠道。只有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在社会层面的广泛而有深度的参与,才能够让外来务工人员真正从心理上认同城市、融入城市,消除地域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