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多维度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析

2021-09-07陈君华宋常春丁志杰周永生闫浩然王彦平张少卿牛斐洱

安徽化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科专业课程思政

郭 雨,陈君华,宋常春,丁志杰,郭 腾,周永生,闫浩然,王彦平,张少卿,牛斐洱

(1.安徽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100;2.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安徽凤阳233121)

“新工科”和“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两个时代命题。2017年,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于2020年5月决定在高等学校培育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推动高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相较于“新工科”建设,课程思政则肇始于2004年,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可以看出,“新工科”和“课程思政”已经并行进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快车道,建设发展趋向同步,建设节点交汇。这不仅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也启发了高校教师对于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新工科专业建设对服务和支撑我国新形势下经济转型、升级和引领具有重大意义,而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切实将“新工科”和“课程思政”两大时代命题进行深层次融合,“显性”专业教学内容与“隐性”思政教学内容交叉融合,培养新时代“又红又专”的高质量人才,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如何应对“新工科”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碰撞交汇所引发的深层次融合,解决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已然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基于当前新工科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现状,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原则、构建思路以及保障措施,为新工科与课程思政教育提供较为可行的教学模式。

1 高等院校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由于新工科专业建设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较晚,且新工科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改革的发展期叠合,两者深度多维的交叉和融合仍然是研究“空白区”,缺乏全方位、系统化、深层次的研究成果,现有的研究成果难以形成示范效应。根据CNKI期刊网的检索研究表明,截至2020年1月底包含“新工科”和“课程思政”检索词的主题检索条目有100条,篇名检索条目有44条。其中,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主题检索为2篇,篇名检索论文仅1篇;2019年主题检索论文24篇,篇名检索7篇;2020年主题检索论文72篇,篇名检索论文35篇;2021年主题检索和篇名检索的论文均为1篇。机构统计数据表明,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之间的差距不大,而且新工科建设高校和重点高校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少,涉及新工科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则更少,仅有8篇(见表1和表2)。此外,以特定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研究为切入点的论文共计41篇,占67.2%;教学模式相关的研究论文33篇,有真正参考价值的论文只有4篇,占6.5%。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对“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探索仅仅停留在文字的描述,或者借助实例进行思政切入,很少提及具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践,实效性验证相对缺乏。这表明以“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主题的研究尚处于教育教学研究的盲区,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

表1 论文发表机构统计

表2 相关论文发表数量统计[4-11]

由于新工科专业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均属于起步阶段,以往的教学模式很难与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相契合,不能将现有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目前,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大都存在重视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课程思政和本土文化在专业课程中深层次的结合与渗透,形成了长期性的“专强德弱”甚至是“专强德无”的教育顽疾。教学内容方面,课堂上的思政讲授内容大多是蜻蜓点水式思政教学、案例式的专业兴趣引导或者割裂式的思政内容引入,存在系统性和互融性不足的弊病。另外,某些专业课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课堂教学流于形式,部分思政教育内容掺杂教师个人主观理解,或者所引用的思政信息甄别不清,不能辩证思考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课堂教学中存在思政元素选择定位不准确,思政教学目标不清晰所造成的。

2 多维度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新工科”建设及《纲要》均以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为指归,培养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新工科人才,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如纲要所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从课程顶层设计与实施层面分析,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保障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

结合上述现存专业课中思政教育教学的特点,课程思政教学应着眼于新工科视域下的融合机制,建立有效且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做到思政内容定位精准,教育目标明确,思政元素选择适当,且甄别性强,思政与专业融合度高,交互性好,显隐互补。

2.1 找准课程思政锚定点,重在精准切入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载体,课程思政则是专业课程的“灵魂”。由于两者之间的教学内容差异性极大,课堂教学中直接切入的难度较大。专业课程是对某一具体专业方向的知识讲解与剖析,应从时事事件、著名人物生平、经典案例等思政方面寻找切入点,突出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的选题。课程思政资料应符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工管经结合的要求,侧重引入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管理领域的资料,丰富思政资源的呈现形式,强化对其自身、专业及行业的多元化认知。此外,思政切入点过多,占时过长也会挤占专业课教学内容,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偏出。因此,对有限的思政元素切入点进行精准锚定,明确其思政属性和思政教育目的,并加以课外和线上拓展与启发,使得思政教育深层嵌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发挥其思政教育功能,是解决两者融合的基本前提和原则。

2.2 建立思政资源库,重在归集分类

在思政元素精准锚定的前提下,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收集整理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政教学资源,建立思政资源库,细化和分类专业教学思政教学点,便于精准教学。

2.3 整合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重在多维度深度融合

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来说,人文底蕴厚实、交叉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和跨界整合能力突出是未来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构建。专业课堂教学中思政切入点首先应从具体的价值导向培育维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工程伦理意识、探索精神及大国工匠精神,继而激发其科技报国使命感和服务社会责任感,厚植其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家国情怀,从而构建出“课程”在国家、社会、个人、专业和新工科五个维度上的深层贯通与融合,实现“1+1>2”的PC+教学效果。此外,“百年树人”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人才培养质量还要依赖于教师、教辅与学生三个“人”维度上的长期联动和协同。

3 多维度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

本文以抛锚式教学模式为核心,选择性地结合了巴特勒学习模式,构建了以五维度情境融合创设和三维度组织教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学生、教师与教辅三者之间的高效协同,契合新时代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思路如图1。

图1 多维度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1)课前:根据专业和新工科维度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锚点,创设围绕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工科思政情境,使课堂教学渗入核心价值观,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动机,明确思政元素的培养定位,确定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授课目标。

(2)课中:课堂是教学教育的“主阵地”。围绕教学目标和确定的问题,以锚定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典型专业案例、技术发展历程、名人生平等开展课堂教学解读,触发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深层思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起到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作用。探索更丰富的衍生“情境”,综合考虑学生发展、“新工科”要求及课程思政的目标,选择更具有争议的行业、工程师人物、工程项目作为切入点创设学习情境,以保证“情境”创设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课程内容的新鲜度和课程主题的多元化。另外,与时代发展更契合的主题也可能会吸引对社会热点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加入课堂,促进在协作、对话中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碰撞,激发创新、系统、融合的观点。

(3)课后:鉴于专业课授课时限,课堂上的课程思政教学不可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其思政锚点应该是专业课上的“思政触发器”。课堂思政教学不能是独立的思政教学散点,应该为课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留下思政“接口”,提供与之相关的图书、图片、视频等线上和线下资源,拓宽其思政教学的延伸空间,强化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认同。

课程思政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人才,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因此,人才培养绝不仅仅是依赖于专业课教师课堂上的短暂说教,人才培养质量也离不开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过程管理与监控,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专业课教师及时获得学生的思想、情感、意识形态等信息则需要依赖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反馈,并且作为过程监控和引导的中间力量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课程思政的教育本质是“德育”,很难进行量化评价,而且教学模式的育人效果并不能立竿见影,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以体现。因此,构建定性评价与过程性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建立可量化的过程性评价准则,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在学生的持续评价方面,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从单学期的评价转变为跟踪式评价,评估分析学生大学阶段的长远发展和迁移能力,以保证新工科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可持续性。

4 多维度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多维度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有效实施,本文拟从学校、平台、教师和课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以顺利完成“线上+线下”和“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4.1 加强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课堂是主战场,教师是主力军。首先,加大教师思想政治的培养和培训力度,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思政培训和访问研修,提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前提和保障。教师要用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武装自己,提升思想政治觉悟与道德修养;其次,加强各类思政项目的支持引领,推进课程思政研究成果的落地实施,培养一批专业课程思政教师,建设面向新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此外,建立教师课程思政考核机制,完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加大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师考核、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比重,强化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

4.2 积极搭建新工科课程思政平台

基于QQ、微信、易班、快手及钉钉等互联网平台,建设专业、班级、学生干部三级课程思政互动平台,开展思政舆情引导、思政现状调查、时事思政讨论、学生思政动态交流等,营造课程思政教育氛围,加强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对学生思政动向的实时掌控,实现一插到底式的思政教育覆盖。鼓励教师系统开展课程思政方面的线下课堂教学研讨,编写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课程思政教材,积极开发基于新工科课程的思政资源,建设课程思政资源的专题网站和在线平台,方便师生以及社会受众在线浏览和下载。

4.3 拓宽新工科课程思政的践行路径

充分利用学生党课、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专业实习等途径,设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加以锤炼,从而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自主开放实验、创客实验室、教师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转化、赛创融合等专业的培养途径,专业教师提供兼具前沿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新工科方向的科研课题或创新竞赛项目训练,使得学生了解所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瓶颈性难题,认清与国外技术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树立敢于突破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封锁的决心,激活学生的创新动力,切实将专业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合并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

5 结束语

基于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需求,构建五维度情境融合创设和三维度组织教学为核心的融合型教学模式,实现隐性的课程思政效果。“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专业课程面临的全新挑战,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高质量人才的重任。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刚刚起步的长期性教育工程,应把握新工科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属性,立足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注重学生价值回归和职业人格塑造。

猜你喜欢

工科专业课程思政
新工科背景下汽车构造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