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体育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2021-09-06张杰陈权侯德红邱家栋
张杰 陈权 侯德红 邱家栋
摘 要:从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视角,提出“1+2+2”体育教学模式: “1”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2”是以课外体育专项俱乐部(运动技能之翼)和校园健康跑(身体素质之翼)为两翼,“2”是以“学分银行”理念引领的体育学习评价(弹性驱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硬性要求)为双轮驱动。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1+2+2”体育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认为:“1+2+2”体育教学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更有效,主要体现在BMI、肺活量、速度和耐力的改善和提高;该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消除学生因运动基础差异造成的心理压力和挫败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建议按照“主体引领、两翼促力、双轮驱动”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1+2+2”体育教学模式;大学生体质健康;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1487.2021.03.007
1 研究目的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我国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2016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要求将“健康优先”作为第一原则,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3]。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间力量,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其体质健康状况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健康中国行动(2030)明确指出,要强化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监测和评估干预,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确保高校学生体育课时,丰富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形式和内容[4]。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滑趋势,部分指标甚至低于中小学生水平[5]。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路径探索已刻不容缓。立足全民健身,解读我国大学生体质面临的难题,提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1+2+2”体育教学模式,为破解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困境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以 2010—2019 为检索年限,以“健康促进”“分层教学”“课内外一体化”“大学生体质健康”为关键词,以核心期刊为来源类别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共搜集相关文献283篇,筛选与本研究相关的50篇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与研读,为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
2.2 实验法
2.2.1 实验对象依托新生入学后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大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体质健康评分相近的女生792人,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其中对照班391人,实验班401人。
2.2.2 实验时间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
2.2.3 “1+2+2”体育教学模式架构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1+2+2”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为主体, “2”专项俱乐部和校园健康跑为两翼,“2”“学分银行”理念引领的体育学习评价和《标准》测试为双轮驱动,即“主体引领+两翼促进+双轮驱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教学模式。
2.2.4 “1+2+2”教学模式的设计流程对照班采用常规的体育教学进行干预,实验班采用“1+2+2”体育教学进行干预(详见表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体育教学模式,因变量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探讨2种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2.5 无关变量控制实验中为尽量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选择的学生为刚入学的女大学生,实验前测试获取的学生体质健康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表2)。具体控制如下:(1)对照组和
实验组的教学由同一教师担任;(2)实验前确保两个班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场地器材和测试标准相同;(3)学生只参与实验教学要求的练习内容,不参与其他影响体质评分的体育活动。
2.2.6 “1+2+2”模式框架图
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24.0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设定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 实验结果
3.1 实验前女大学生体质评分比较为准确把握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干预前的体质健康情况,严格按照《标准》测试要求和标准,对受试学生进行测试,整理和统计数据。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体质健康水平检验P=0.681>0.05,表明两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实验后女大学生体质评分比较实验结束后,对792名受试学生进行同一标准的体质健康测试,共获取有效数据792对。利用spss24.0对试验后学生的体质评分进行双因素协方差分析,其中,协变量为实验前测取的体质评分,结果见表3。
表3数据显示,实验前测成绩对后测成绩有影响(F=7644.275,P<0.05),在控制了协变量的情况下,组别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423.227,P<0.05),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表3和表4可知,实验班体质评分均值为69.509,对照组均值为68.046,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班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实验后女大学生体质指标变化情况为进一步了解“1+2+2”体育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等方面的影响,对学生体质健康各指标项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5数据显示,学生在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和800米指标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及仰卧起坐的指标P>0.05,差异不明显。综上可知,“1+2+2”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主要表现在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和800米等的提升,對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及仰卧起坐提升作用不明显。
4 “1+2+2”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4.1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提升学生成功体验“1+2+2”体育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前提,以“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和“因材施教”等理论为指导,实施分层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工作的教学模式与方法[6]。以耐力跑设计分层教学为例:成绩≤340”的为优良组,心肺耐力属于较高水平,在课堂上可以安排9~11MET强度的内容,练习时间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感觉和疲劳程度进行调整,教学内容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主,在运动技术实践的过程中带动身体素质发展;成绩在432”~340”的为及格组,心肺耐力属于中等水平,在内容安排上以6~8MET强度为主,可以适当穿插短时间(9~11MET)大强度的内容刺激学生心肺机能,设计追逐类游戏激发学生学练兴趣;成绩在440”以上的为不及格组,其心肺耐力水平较差,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平均强度控制在3~6MET为宜,避免对心肺器官造成过大刺激,教学内容主要以素质练习为主,以趣味性较强的比赛、游戏为主要形式,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耐力水平为目标。教学实验研究证明,分层教学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7]。分类指導是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类,以身体素质分类为例,可以将学生分成提升耐力类、强化柔韧类、提高速度类及增强力量类,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指导策略,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扬长补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精准育人,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4.2 聚焦学生体质,丰富教学内容深入推进课程内容改革,把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课程标准制定和教学设计中加大身体素质教学的内容和考核权重。每节体育课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平均心率控制在120~140之间;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权重不少于30%。教学实验证明,围绕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设计与实施的体育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8-9]。
4.3 两翼促力:专项俱乐部和校园健康跑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一直存在课堂教学与课外俱乐部脱节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无法延续,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又处于无序的自发状态,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最后导致教学整体效果不佳[10]。课堂教学与课外专项俱乐部无缝对接,体育课教师同时担任专项俱乐部教练,真正实现课上学习,课下巩固,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的良性互动,让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筑牢基础。同时,借助移动互联技术,采用趣味打卡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校园健康跑活动,并将健康跑活动情况按照一定比例纳入课程考核,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锻炼。
4.4 双轮驱动:体育课考核成绩评价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将《标准》测试的刚性要求和学习评价的弹性要求相结合,从全面育人这一终极目标出发,扭转当前“重学科、轻育人,重结果、轻过程”的片面思想,在“学分银行”理念引领下,构建全方位、多元化、过程化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成绩考核更加突出过程管理,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将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及参与活动(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参赛获奖、自主锻炼)等情况纳入考核指标,评价体系中每一个模块的积分都可以换算成体育成绩,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驱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1+2+2”体育教学模式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优于传统体育教学。
5.1.2 “1+2+2”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800米等的提升。
5.1.3 “1+2+2”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消除学生因运动基础差异造成的心理压力和挫败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
5.2 建议
5.2.1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将“1+2+2”体育教学融入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特点合理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解决体育教学中“优生吃不饱”和“差生吃不了”的问题。
5.2.2 组建各种类型的课外专项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对接体育教学俱乐部,安排专职教师团队指导俱乐部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天赋。
5.2.3 高等学校要以阳光体育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行校园健康跑活动,严格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的硬性要求。
5.2.4 构建班、院、校三级赛事体系,定期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育竞赛,将学生的参赛情况和比赛成绩计分和累计,关联体育成绩。
5.2.5 搭建校园智慧体育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通“课练测评”,把学生在课内课外的学习、锻炼情况纳入评价考核。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3]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7-24).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
[4]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http://china.cnr.cn/news/20200314/t20200314_525015799.shtml.
[5]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2015-11-25).
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5/1125/c35862-27855794.html.
[6]张强,张雨辰.体育分层分类教学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4,21(04):98-100.
[7]赵平花.分层教学模式对改善独立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 以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 6) : 101-103.
[8]周志雄,席玉宝,章柳云,等.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的体育教学设计与实验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5,38( 01) : 90 -96.
[9]李欣悦.我国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05):102-105.
[10]张波,崔树林,李永华.大学体育俱乐部课程化管理的育人价值[J].体育学刊,2018,25(02):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