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人画探析古代文人的生活

2021-09-06陈云凤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社会生活文人画

陈云凤

摘 要:文章从文人画入手,分析与文人画相关的作者、诗人、诗词、社会思想,从中分析古代文人的生活、思想、社交、礼仪、经济以及社会合作关系。

关键词:文人画;文人精神;文人社交;社会生活

一、文人画的精神

(一)文人画的情趣

如陈师曾所说:“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古人讲究 “形而上”和“形而下”,现在可以查到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即“形而上者谓之道”和“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各种艺术向文学发展,这跟文人阶层力量的扩张有关。文人看不起画工。唐代大画家阎立本,官至宰相,技艺高超,画作栩栩如生,却不准后代学画。为了记录太宗的乐事,他被呼来唤去,身不由己。他告诫后代这种高超的绘画技术千万不能学习,因为一旦专业,就不通达,也就是“君子不器”。可见,讲求技术的绘画并不符合文人画的情趣。

宋代欧阳修、苏轼是文人画的提倡者。说到论画不以形似为重,东坡有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里指儿童年代的知识水平有限,见识局限,看画只能看到形似与否,并不能理解到更深层次的含义,完全刻画物象,就没有“神似”这一说法了。

苏轼比较了吴道子与王维的画,推崇王维,他认为,吴生虽绝妙,却也只能谈其画功。也就是吴道子虽然技艺绝妙,但只是“高级技工”,而王维得之于象外,其画才是神逸之品,也就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所说的重视诗人才情而轻视技艺形似的理念,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

(二)文人画的意象

通常,“文人画”以水墨为媒介,將诗、书、画融于一体,多取材于山水、花鸟,如四君子梅兰竹菊,作为向往精神自由的意象,以此抒发“性灵”,间亦寓有对生活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尚品行,求才情,脱略形似,气韵生动,看重才思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三)文人作画的精神追求层次

流传至今的画家大部分是靠崇拜流传,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是士大夫阶层精英当中有才华和天赋的业余画家。王维作为南宗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官至尚书右丞,得美誉“诗佛”,业余作画,以山水论为理论结晶,人们能够通过他的山水画追求理想,达到一种理想寄托的目的。但凡创作动机不是出于个性表达,其画作就成了市井气、俗气的低层次画作。这种个性的表达实质上是一种感知追求,时人的文化自信来自一种优越感的追求:收藏士绅阶层和文人学士有联系的艺术品。

二、文人精神

(一)文人的风骨

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称的王维,他与后世的苏轼、文征明、倪瓒、赵孟■、郑板桥等人的作品既有文人画的精髓,又能体现文人风骨,不断推动文人画向前发展。

宋朝是一个文人风骨养成的时代,重文轻武,不杀士大夫,大夫可非官但享有俸禄,三百年里产生了大量文人,是文人最好的时代,这样的优待与闲适使他们懂得生活。宋朝的文人除了是读书的学者之外,生活很悠闲,有独特的生活品味。世所公认,宋代文人不仅擅长诗词歌赋,文采斐然,而且精通绘画、书法。宋朝文人辈出,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辛弃疾等。这些文人心里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他们不是完全淡泊名利,而是知道自己的生命中有比财权更高的价值所在——理想。像欧阳修、苏东坡,这些人都可以进退自如,他们有个人的风骨。宋朝养成了文人的风骨,文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理想读书,并非完全是为了政治而活。

(二)文人的情感

文人画公认自王维开端。此说是源于苏东坡对其诗画的评价,即“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文人作画最容易达到画中极品的境界“逸”,这是由文人的性格决定的。逸者,安乐闲适也,逃逸也,放任也。文人这样的心态和个性,使他们从技法的束缚里挣脱出来,不受陈规陋俗的约束。文人临池捉笔,得意涂抹,忘我忘法,非尽情尽性决不罢休。此时的技法在画家眼里都是不值一提的区区小技。逸士,“洒脱玩家”矣。何谓“洒脱玩家”?平淡天真、感情真实者便是。

(三)理想的寄托

文人并不是在逃避生活,因为他们热爱生活。但是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生活的爱,因此他们不得不逃避政治。

陈师曾如是说:“就是画里面带有文人的性质,含有文人的趣味,不专在画里面考究艺术上的工夫。”意思是画作中若是带有文人的才思,能使人产生无穷遐想,这作画的人大概率是个文人。文人画中,无论是绘画手段、视觉走向、感情升华,都是文人通过画面获得的精神自由。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其权力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出身卑微,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为人处世需得谨小慎微,荣华富贵朝不保夕是常有的事。即使如此,这个群体依然是精英阶层的中流砥柱,他们一是具有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的儒家理想主义精神,二是具有不堕于流俗的出世主义精神。他们具有不屈不挠的精英意识,但却遭遇各种不同的不幸,于是他们将理想寄托于艺术,造就艺术辉煌。比如陶渊明辞官归田,不堕于流俗,出世隐居。从彭泽县离任后,陶渊明回归自然,《归去来兮辞》中表达了他乐于耕种,早就想归家的想法,他安于“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生活。于是,先仕后隐的陶渊明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后,才恍然大悟,产生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的大彻大悟,归园田居,在诗与酒中返璞归真。隐士思想就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

三、社会生活

(一)社会思想

上段谈到的中国文人、画家的这种思考方式,究其产生原因,是心灵在世俗世界受到束缚之后,通过艺术去获得解脱的一种方式。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和人文精神,有儒家的“温、良、恭、俭、让”,道家的“柔弱胜刚强”,佛家的“忍”,就是刚柔并蓄,阳刚与阴柔在含蓄之中复归于和谐自然的状态。

(二)文人经济

在古代,文人画成为社交手段,商人富有但地位较低,士人的地位略高但是大多贫困,于是有了士人与商人之间的生意,有人情买卖、礼尚往来等。商人与名人名士交往,与达官显贵交流,是商人提升社会地位的社交手段之一。正如当下人们追求奢侈品、追求精致,也是一种标榜自己的方式。人们需要一些文化产品来装点自己,显示自己的身份。在古代,特别是在宴会上所需的雅谈,捧古贬今,需要特定主题的图画,诸如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画作,它们常被理解为宴会上某人的品格,超脱于商贾利益的藩篱,使得艺术鉴赏执着于前派正统大师风格,并且需要辨别名士作者的真伪。这两个阶层对艺术品的追求都是为了彰显地位。而后社会对艺术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也就出现了代笔现象。此时,人们收藏艺术品需要专人指导,代理人随之出现。这种代理可以采用委托书信或者口头方式,代理人成为交易中间商。

有了这些交易模式,文人画成为人情往来的手段,根据画家身份地位,礼物、交情、钱财都是常见的人情往来形式。18世纪扬州的文人文化和高雅业余文化的价值观都被商业化,艺术品更多是作为礼物、收藏品出售,梅兰竹菊不再单纯代表着高雅品格和旷达超脱的情怀,而是成为祝寿、宴请的礼物。

(三)人情社交

另一種社交手段,是亲友之间互送礼物。例如赵孟■的《鹊华秋色》,赵孟■“尚古意,崇自然”,他推崇“复古”,将古代名家风格图式化、典型化,保障古典典范世代传承。赵孟■能诗善赋,负有盛名,因两朝为官而产生争议,被骂作“贰臣”。当时的文化局势严峻,悠久的文化传统受到游牧文化的严重冲击,他的《鹊华秋色》正是当时文化界中文人维系传统的代表作品,而这也正是他坚持“复古”,开创新派,摒弃了他原来所熟悉的南宋宫廷画风以及元初宫廷崇尚装饰艺术的根本动机。

创作《鹊华秋色》是一种人情社交方式,《鹊华秋色》也是赵孟■与周密心灵交流的媒介,是个人释放“性灵”,“抒怀”的媒介。《鹊华秋色》是对友人周密故乡济南附近山水的描绘,赵孟■将此作为一种人情手段,以偿周密未能亲临其地的思念。画作的内容寄托了他自己两朝为官的艰辛和感受,描绘了他向往的隐居平和之境。

四、结语

文章整体是以文人的诗词与经历为中心,以苏东坡、陶渊明、王维等文人的诗词为主要评论对象,分析古代文人的生活。本文首先从文人画的精神入手,分析了文人的作画情趣、文人画的意象、文人作画的精神追求层次;其次,从古代的社会生活入手,分析古代文人的经济、人情关系;最后,从文人精神入手,分析了文人的风骨、文人的情感、理想的寄托、社会思想。

参考文献:

[1]王俊霞.论新媒体时代文人画的审美特征[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2]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J].荣宝斋,2015(11):252-254.

[3]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

[4]宋葛.论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自由精神[D].开封:河南大学,2015.

[5]高居翰.画家生涯:传统中国画家的生活与工作[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6]裴晓冬.宋代文人画所反映的士大夫精神世界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7]陈思.北宋绘画文人化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8]张濯清.生态视野下的宋代绘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9]王顺.论高居翰对“职业画家”的重新评价[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10]付长华.从《鹊华秋色图》看赵孟■的绘画风格[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11]申大伟.倪瓒文人画美学思想与图式表现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12]刘雪薇.论赵孟■的绘画理论对元代文人画的影响[D].沈阳:沈阳大学,2018.

[13]黄苏.苏轼文人画意境论[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4.

[14]匡栒仪.王维诗文中绘画观初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社会生活文人画
以现象学“本质还原”方法重新审视文人画理论
“文人画”里写春秋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文人画意境的探析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西安晚报》广告视野中的西安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