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的艺术成就
2021-09-06李奉
李奉
摘 要:19世纪的晚清书坛上,《北碑南帖论》、《艺舟双楫》及《广艺舟双楫》都力推“碑学”,使“碑学”盛极一时。魏碑的天真质朴,形成楷法中的“壮美”,是我们学习、汲取的对象。《张猛龙》《始平公》《爨宝子》等都体现了魏碑书法“古”“厚”“奇”“野”“拙”的艺术特点。《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则一反常态,造型以“空灵”“清凉”“飘逸”为主,弱化笔法,追求意趣,其开阔舒展的笔画、天真浪漫的结体,既有楷书的工整,又带行书的笔意。可以说《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是魏碑书法里的一朵奇葩,给学习者留下了巨大的探寻书法美的艺术空间。
关键词:魏碑;法度;性情;意趣
一、历史背景
北魏轻车将军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铭,孝昌元年(520年)十一月,志文正书二十二行,行二十二字,石高四十七厘米,宽四十七厘米。“夫人河南洛阳人……禀一象之醇晖,體坤元之正气。玉貌羞春,兰仪骇望。若乃肃雍之德,婉善之美。……孝昌元年七月廿五日,寝疾终于安武里。……柱落炎州,光沦雪县”,于同年十一月十九日葬于墓地[1]。
自建安十年(205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禁立碑,南朝刻铭皆转入地下。而形制文义皆同碑刻,仅以额为盖相合而置灵柩前名曰墓志,一时间蔚然成风。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曾说“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以及“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可见当时文人学者争相习碑之盛。北魏石刻不仅仅担负着记录史实的重任,同时也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技法之妙、结构之奇、气势之强、变化之大,是其他书体所不能比拟的,艺术形式也是多元的,是汉文化与鲜卑文化的融合,是外夷文化冲击华夏本位文化的瑰异结晶。墓志以其楷法峻美,未经风雨侵蚀,保存完好,书家学者皆为之倾倒,争相购求临摹,珍贵异常。
二、观碑感悟
《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具有一种“高冷”之气,不同于其他同时代的碑刻那样法度森严、中规中矩、不越雷池,而是表现出散逸、洞达、清凉、旷野的姿态,毫无凌厉之感、崩云之重,是北魏书法里的一股清泉,细腻、婉转,沁人心脾。纵观诸碑,《始平公》乃峻美严正之宗,方笔之极轨,重气势,重魂魄,有大丈夫气;《爨宝子》朴厚古茂,奇姿百出,为正书古石第一本;《云峰石刻》则为圆笔之极轨,浑穆古秀;而《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结字自然生动,流畅恣肆,撇捺之间多有异趣又拙中见美。《石门铭》似瑶岛散仙,《爨龙颜》若轩辕古圣,而《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就如孤山道人。
魏碑书法中汉字有三种表现形式,即先书后刻、书而未刻和以刀代笔。《始平公》就是先书后刻的典范,《高昌墓志》直接书丹上石,属于书而未刻,《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是以刀代笔直接刻石。《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体量小字数多,单个字格的宽度不足两厘米,结字摇曳多姿,多见性情。字体笔画随性且凿刻略浅,起收笔爽利,未刻意安排。创作者以不工求工的心态造就一种闲逸、舒放的意趣,使作品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浪漫。
“题勒方畐,真乃居先。”[2]孙过庭指出碑版、摩崖、墓志、牌匾最好采用楷书书写,因其工整、规范,具有庙堂之气,威仪端庄。《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在记录墓主人生平的同时很好地将这一旷达的书法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当然,它只是魏碑书法之中的“小角色”,不能和极具代表性的北邙山皇室元氏宗室墓志相提并论。皇家墓志书丹运笔娴熟,制作刻工精良,能够将原书的笔意细腻地表达出来,彰显了皇室尊贵典雅的气派,是北魏文人书法的高峰。相比之下,《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不管是从制作手法还是书艺水平来看都无法望其项背,故学习书法要“取法乎上”,要开“源”而不是主“流”。魏碑的“法”一定是存在于这些名碑当中的,例如《张猛龙》《始平公》《郑文公》《元桢墓志》,它们一定包含有魏碑的共性,可以指导我们深入探寻魏碑堂奥,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打进去的范本,也是魏碑书法的“本源”,其地位举足轻重。而众多散落各地无名的小墓志、小造像其以刀代笔做工粗糙,我们不能将之作为“法”来学习,它不是我们终身要追寻的书法大道,只是沿途路上的一股“细流”。但是它们那种自然的天趣,朴实无华的美感,却可以取“意”,以增强我们笔下的意趣[3]。
《书谱》曾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北魏初年,北碑以隶书为主,平正端庄如《三体石经》,到中期出现了一种险绝的风格特征如《龙门二十品》,到后期又复归平正如《董美人墓志》,往后就直接形成了唐代楷书的雏形。《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就是北魏后期的产物,属于复归平正的一路,因此显得平稳、朴实、大气。
三、临碑体会
启功云“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告诉我们要懂得透过刀锋的表象把握笔锋之本相。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学碑时才会心明眼亮,才知道取舍。对此,近代魏碑书法大家孙伯翔曾对“魏碑书法的棱角到底是刻工刻意凿之,还是书法家书写时的本来面貌”这一问题进行了肯定回答:“《始平公》字体端庄,线条浑厚,笔力充沛。其转折处产生的棱角必是书法家原本的书写状态。线条那种古、厚的质感是刻工无法企及的,即便能造形也毫无内涵。”
《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是古人以刀代笔,直接凿刻勒石的产物,故其线条锋利、刚狠,处处体现着“刀情刀趣”。今人在临摹的时候更要懂得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开原碑的“薄”“虚”,将线条写“厚”、写“实”。古人的东西可以作为样板,但不能全部拿来作样板,不能作“法”的可以取“意”,但如果把取“意”的拿来作“法”,那就本末倒置了,必然落入“狂”“怪”“野”的藩篱。初学者在写魏碑时往往容易被它的表象所蒙骗,用柔软的毛笔硬生生地去模仿那种犀利的棱角,一味追求刀砍斧劈的生猛,因而字体显得刻板、死板、呆板,毫无生气,更无艺术性可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世纪60年代的“新魏碑”,丢失了书法本真的美,用笔单一,结字生硬,矫揉造作,将汉字写成美术字。这和我们所追求的古代魏碑书法毫无关联,故“新魏碑”仅仅存在十余年就销声匿迹了。魏碑书法一定要体现出书写性这一重要特征。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横平竖直,一搨直下的线条是苍白无力的,就像光溜溜的电线杆并不能产生任何美感。而同样是取直,松树的直就内涵深刻,它虽不是科学上的“笔直”,然而它那种苍劲、坚毅、古朴,以及树干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纹理都使我们感觉到这种直是有生命力的,是顽强不屈的,是大自然创造的美,也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临摹《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要尽量写出滞、涩、绵、厚的线条,用裹锋、切锋、逆锋的笔法进行书写,以体现魏碑的高古,千万不能写得轻、飘、滑、薄,失掉了魏碑“茂密”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起收笔,要慢、实、精,不可太随意、太疾,否则就会使字写得过于轻滑,有失庄重。“一波三折”强调行笔中要随时调整笔锋,做到万毫齐力,力透纸背,一根线条之中要有内涵,转折处要方圆并用,要在细微处见精神。
《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除线条爽利外,结字也十分工整。其字内空间处理较大,知白守黑,大量留白,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正之内[4]。故在临摹的初始阶段应尽量采用实临,还原它的本貌,“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越像越好。到有一定认识之后要采用意临,追求那种似与不似的感觉,增强对比,把字写得宽者愈宽,密者愈密,高者更高,扁者更扁,营造出跌宕、疏密、错落、聚散、虚实等矛盾关系,使其既相互矛盾又和谐统一。书家要善于挑起矛盾,又要有平和矛盾的能力,赋予作品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将今天的东西方美学元素注入古人的书法艺术当中,借用古人的基本骨架造就今人的新面貌。但物极必反,一定要把握一个度,“稀奇古怪”终究不是我们要谈的艺术。书法艺术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它是一种接地气的艺术,需要雅俗共赏。我们对传统书法的学习,乱真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化”,“化古为我”,“古为己用”,即“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妙各自探”。通过对历代范本的学习,汲取营养,把握真谛,懂得取舍,而不是每日重复地“抄书”。
四、关于创作
临帖是我们走进书法大厦的不二法门。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从古人取法再到自己提炼最后完美输出,形成自家风貌,这是我们学艺的初衷。魏碑创作的“法”来自名碑,要“师出有名”,否则就会落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故创作的“底色”是以《龙门造像》《张猛龙》《李璧墓志》等为主。而《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只能取其“意趣”为作品添彩,表现其精神,增强其活力。往往越是生的东西,越是能提炼出好东西来,这就需要书家具备极高的综合素养。
“大字主气,小字主韵”,《北魏封君夫人长孙氏墓志》不宜作擘窠大字,它缺乏阳刚之气,没有扛鼎之力,故只能融进方寸之间的中楷字增加一些小情调,小韵味。“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古人多次指出写楷书一定要有行草笔意,要懂得萦绕关系,否则容易出现字字独立的现象,通篇的“气”与“势”无法有机地结合。“技法”具备之后还需要书家有丰富的“情感”。书法的线条是艺术家心灵的轨迹,需要感性与理性相伴才能在创作时达到“心手双畅”,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气韵生动。
五、结语
书法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的前行者。艺术的实践需要理论作为指导,同时实践又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技道兼修是我们学习书法永恒的真理,用文学去滋养书法,写出更多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作品。古代名碑法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激励着后来人锐意进取,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王壮弘.北魏封君夫人长孙墓志[J].书法,1995(3):8.
[2]孙过庭.书谱[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60.
[3]刘运峰.孙伯翔谈艺录[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06-108.
[4]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88-89.
作者单位:
吉林藝术学院艺术研究院